编码器安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3551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编码器安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仪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码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冶金工业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智能化的实际需求,编码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钢铁企业的高炉生产中,有的编码器需要利用安装装置固定在高炉炉顶与电机轴相配合。由于高炉的运行环境振动大,粉尘大,浸油严重,炉顶设备布局复杂,这增加编码器的安装难度。但是,一旦安装装置与编码器之间发生松动,编码器的连接轴无法与电机轴保持同轴转动的话,编码器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就会出现问题,进而由于编码器无法正常工作又打乱高炉正常的布料作业,甚至,在出现编码器严重故障时,出于降低对高炉布料质量影响的考虑还需要快速拆卸安装装置和更换新的编码器。
[0003]目前,虽然市面上各种厂家和型号的编码器安装支架种类繁多,但由于现场设备情况复杂,受安装尺寸和空间的影响,现有的安装装置与现有设备的电机轴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屡有发生,导致编码器无法顺利安装和调试。
[0004]综上所述,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编码器安装装置,使得编码器安装简便,测量准确,维护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码器安装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编码器安装装置结构不适用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编码器安装装置,从下向上依次为固定底座、支撑调节螺杆和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为圆环夹持部,所述支撑调节螺杆的顶面与所述圆环加持部的外表面底部固定;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道,所述调节孔道为直线调节孔道、所述直线调节孔道的方向与所述圆环夹持部在所述固定底座表面的投影方向平行;
[0008]所述支撑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调节孔道,且由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0009]优选的,在上述编码器安装装置中,所述圆环夹持部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为相互配合的半圆环、由两套螺栓螺母组件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在上述编码器安装装置中,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两套螺栓螺母组件包括夹持螺栓、上固定螺母和下固定螺母;所述夹持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的连接孔,由所述上固定螺母和下固定螺母将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固定连接。
[001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编码器的安装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时只需将编码器夹持在环状夹持部中,再将固定底座固定在高炉炉顶的合适位置即可,然后因为设计了调节孔道,可以在复杂的空间中,做到先固定底座,然后再通过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调整支撑调节螺杆在调节孔道中的位置,而找到编码器连接轴恰好与电机轴同轴的位置后再固定支撑螺杆。这样的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装置就能解决现有的安装装置与现场设备电机轴不配合的问题,安装稳固,能提高编码器的读数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器安装场景示意图;
[0014]101-上夹持部,102-上固定螺母,103-上连接部,104-下夹持部,105-下连接部,106-下固定螺母,107-夹持螺杆,2-支撑调节螺杆,201-上调节螺母,202-下调节螺母,3-固定底座,301-调节孔道,4-固定安装平台,5-编码器,501-连接轴,6-设备电机轴,601-电机轴外接螺杆,7-弹性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安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编码器安装装置结构不适用现场设备的问题。
[00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考附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器安装场景。如图所示,一种编码器安装装置,从下向上依次为固定底座3、支撑调节螺杆2和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为圆环夹持部,所支撑调节螺杆2的顶面与所述圆环加持部的外表面底部固定;所述固定底座I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道301,所述调节孔道301为直线调节孔道、所述直线调节孔道的方向与所述圆环夹持部在所述固定底座表面的投影方向平行。这样的方向是出于调整支撑调节螺杆的需要。所述支撑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调节孔道,且由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
[0018]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安装装置的尺寸可以根据现场安装空间的情况而设计,在此不做限制。安装时,只需将编码器5的连接轴向内穿进环状夹持部中,使得连接轴501与设备电机轴6同轴,利用弹性连接件7将编码器5和电机轴连接,再将固定底座3固定在高炉炉顶的合适位置即可,这个位置就是如图所示的固定安装平台4。因为设计了调节孔道301,可以在复杂的现场安装空间中,做到先固定底座3,然后再通过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如图中的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上调整支撑调节螺杆2在调节孔道301中的位置,而找到编码器连接轴501恰好与电机轴同轴的位置后再固定支撑螺杆2。上述左右方向是指与编码器的连接轴平行的方向。这样的话,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装置就能解决现有的安装装置与现场设备电机轴不配合的问题,安装稳固,能提高编码器的读数的准确度。而且一旦出现设备电机轴6更换而引起编码器的连接轴无法与更换后的电机轴同轴的情况的话,也可以简便地再次上下左右调整支撑调节螺杆2的位置而使得重新同轴。而且,如图1所示,加设在靠近编码器连接轴501—侧的电机轴外接螺杆601,作为备用螺杆,在另一侧螺杆损坏的情况下,可以与弹性连接件7连接而使得编码器正常工作。
[0019]如图1所示,在上述编码器安装装置中,所述圆环夹持部包括上夹持部101和下夹持部104,所述上夹持部101和下夹持部104为相互配合的半圆环、由两套螺栓螺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持部101和下夹持部10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连接部103和下连接部105,所述两套螺栓螺母组件包括夹持螺栓107、上固定螺母102和下固定螺母103;所述夹持螺栓107依次穿过所述上连接部103和下连接部105上的连接孔,由所述上固定螺母102和下固定螺母106将所述上夹持部101和下夹持部104固定连接。采用这种分体式夹持部件的方式,当编码器出现故障的话,不需要复杂的工具即可快速拆卸安装装置、不会影响高炉正常布料。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编码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下向上依次为固定底座、支撑调节螺杆和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为圆环夹持部,所述支撑调节螺杆的顶面与所述圆环加持部的外表面底部固定;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孔道,所述调节孔道为直线调节孔道、所述直线调节孔道的方向与所述圆环夹持部在所述固定底座表面的投影方向平行; 所述支撑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调节孔道,且由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夹持部包括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为相互配合的半圆环、由两套螺栓螺母组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两套螺栓螺母组件包括夹持螺栓、上固定螺母和下固定螺母;所述夹持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的连接孔,由所述上固定螺母和下固定螺母将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编码器安装装置,从下向上依次为固定底座、支撑调节螺杆和夹持部件,夹持部件为圆环夹持部。支撑调节螺杆的顶面与圆环加持部的外表面底部固定。所述固定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直线调节孔道,其方向与圆环夹持部在固定底座表面的投影方向平行。支撑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调节孔道,且由上调节螺母和下调节螺母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上。先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再通过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调整支撑调节螺杆在调节孔道中的位置,而找到编码器连接轴恰好与电机轴同轴的位置,最后再固定支撑螺杆。上述安装装置能解决现有的安装装置与现场设备电机轴不配合的问题,安装稳固,能提高编码器的读数的准确度。
【IPC分类】C21B7/00
【公开号】CN205347462
【申请号】CN201620089071
【发明人】孙国平, 孔祥珍, 秦昌国, 李爱军, 郭群, 闫仲科, 李玉平
【申请人】莱芜钢铁集团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