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0602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试验用电动振动台,具体涉及电动振动台中动圈振动的导向机构,特别是作用于动圈下部的导向机构,即下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振动台是由恒定的直流磁场和位于该磁场中通有一定交流电流的线圈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电动力来驱动的振动台。动圈作为产生振动的主要部件通过悬挂支撑结构和导向机构安装在台体上,工作时,台体上的励磁线圈中通入直流电流——励磁电流,在台体的环形空隙(工作气隙)中产生很强的辐射状的直流磁场;动圈上的驱动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这个交流的驱动电流与工作气隙之中的直流恒定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交变的电动力——激振力,这个激振力被动圈骨架传递到安装试件的台面上,以推动试件振动。
导向机构是一种运动约束机构,其作用是为了对动圈进行定位并限制不必要的横向运动,从而保证动圈在振动方向上来回振动。通常在电动振动台中,导向机构分为上导向机构和下导向机构两种,上导向机构位于动圈与台体的上部,下导向机构位于动圈与台体的下部。现有技术中,下导向机构有很多种,但与本实用新型比较接近的是一种静压直线轴承导向机构。这种机构一般由导向轴、导向套、液压油供给系统和密封件组成,导向轴固定连接在动圈下端,导向套滑动装配在导向轴上,并与台体固定连接,导向套上设有注油孔,套孔的内壁上设有油腔,注油孔与油腔连通,密封件设于导向套两端,并对两端的孔轴配合进行密封。工作时,压力油通过注油孔注入到油腔,在导向套内缘与导向轴外缘之间形成静压油膜,以此构成静压直线轴承导向机构。从以往实际应用效果,这种下导向机构最大的特点是导向精度高,工作可靠。但所存在的缺点是1、包含液压油供给系统,结构复杂,造价高;2、工作质量完全依赖油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由于包含液压油供给系统,占用了导向轴下方空间,不能再在该空间中安装下部支撑气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新型下导向机构,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动圈下部的导向轴以及套装在导向轴上的导向套,导向套与台体固定连接,其创新在于导向轴以高强度铝合金为轴芯,轴芯表面镀有陶瓷耐磨层,导向套的导向孔由高强度工程塑料套形成,以此构成滑动配合的孔轴导向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为了使提高导向效果,保证导向的可靠性,可以将导向套设计成由内套和外套组合形成,所述工程塑料套为内套,内套外侧固定连接一金属加强套。
2、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轴表面的陶瓷耐磨层厚度为0.05~0.5mm,但采用0.2~0.4mm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利用不同材料之间的特性,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实现一种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实用性强,且适合于电动振动台动圈下导向的机构。该机构适用于5吨、10吨、16吨等各种吨位推力的大、中、小电动振动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方案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实用性强,是一种性价比更高的电动振动台下导向机构。
2、本方案具有耐高低温(工作温度可在-260~+250℃)、耐磨损、耐腐蚀的特性,适合提供高精度导向运动。
3、本方案随温度变化的稳定性强,而且强度高,具有自润滑等特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动圈;2、导向轴;3、轴芯;4、陶瓷耐磨层;5、导向套;6、外套;7、端盖;8、内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由导向轴2和导向套5两部分组成。导向轴2固定在动圈1下端,导向套5套装在导向轴2上,导向套2与台体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轴2由高强度铝合金为轴芯3和表面陶瓷耐磨层4组合构成,陶瓷耐磨层4厚度为0.3mm,并且镀在轴芯3外缘表面上。所述导向套5由内套8、外套6和端盖7组合形成,所述内套8为高强度工程塑料套,外套6为一金属加强套,外套6与内套8固定连接,其一端设有端盖7,以此构成滑动配合的孔轴导向机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动圈下部的导向轴以及套装在导向轴上的导向套,导向套与台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导向轴以高强度铝合金为轴芯,轴芯表面镀有陶瓷耐磨层,导向套的导向孔由高强度工程塑料套形成,以此构成滑动配合的孔轴导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由内套和外套组合形成,所述工程塑料套为内套,内套外侧固定连接一金属加强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耐磨层厚度为0.05~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耐磨层厚度为0.2~0.4mm。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振动台新型下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动圈下部的导向轴以及套装在导向轴上的导向套,导向套与台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导向轴以高强度铝合金为轴芯,轴芯表面镀有陶瓷耐磨层,导向套的导向孔由高强度工程塑料套形成,以此构成滑动配合的孔轴导向结构。本方案利用不同材料之间的特性,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实现一种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实用性强,且适合于电动振动台动圈下导向的机构。该机构适用于5吨、10吨、16吨等各种吨位推力的大、中、小电动振动台。
文档编号G01N19/00GK2821785SQ20052007558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4日
发明者吴大仕 申请人: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