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631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设备,特别地,涉及这样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它发射电磁波到对象以激励处在静磁场空间中的对象的成像区域,进行扫描以获取在对象的成像区域中生成的磁共振信号,然后根据通过进行扫描而获取的磁共振信号产生对象的图像。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广泛地被用于包括医疗应用和工业应用的各种领域。
磁共振成像设备发射电磁波到处在静磁场空间中的对象,由此通过核磁共振(NMR)现象激励对象中质子的旋转,以及进行扫描以获取由激励的旋转生成的磁共振(MR)信号。根据在扫描中获取的磁共振信号产生穿过对象截面的切片图像。
在使用磁共振成像设备而使对象如此成像时,如果对象在扫描期间移动,则在产生的切片图像中还出现运动伪像。例如,当给对象的心脏或腹部成像时,诸如呼吸或心脏跳动那样的的身体运动导致形成运动伪像,并且恶化图像质量。
为了防止由于运动伪像造成的这种图像质量恶化,提出了与诸如呼吸或心脏跳动那样的的身体运动同步地进行成像的方法(例如见专利文件1和2)。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H10-22010[专利文件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2-102201在这样的方法中,由周期性的心脏跳动造成的位移例如作为心电图信号而被检测,而磁共振成像设备根据心电图信号重复扫描处在对象的心脏跳动特定的阶段的对象。在扫描时,首先,例如包含隔膜(diaphragm)的区域被有选择地激励,以监视对象的呼吸运动,以及执行导航序列以获取磁共振信号作为导航回波信号。在导航序列以后,执行成像序列,以便要从其上产生分片图像的分片位置获取磁共振信号以作为成像数据。这时,如果由导航序列得到的隔膜的位移处于预定的接受窗口内,则通过以后的成像序列获取的成像数据被选中以用作分片图像的原始数据,以便以后填充k空间。特别地,由于对象的心跳速率通常是每分钟60次左右,导航序列和成像序列在1000毫秒的周期内执行,以获取导航回波数据和成像数据,以及当由导航回波数据得到的隔膜的位移处于预定的接受窗口内时,获取的成像数据被选择作为原始数据,它就作为分片图像的材料之用。然后根据被选择作为原始数据的成像数据重建分片图像。
然而,当在1秒的周期内与对象的心脏运动同步地生成RF信号的同时获取成像数据时,在成像区域中质子的纵向磁化没有完全恢复,因为血管的T1值是例如为1300毫秒左右,导致如上所述获取的成像数据的低的信号强度。由此,图像的对比度有时被降低,以及很难提高图像质量。特别是当要对冠状动脉成像时,常常遇到这样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从而提高图像质量的磁共振成像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它包括扫描部分,用于多次执行成像序列,以便发射电磁波到对象去激励处在静磁场空间中的所述对象的成像区域,以及获取在所述对象的所述成像区域中生成的磁共振信号以作为成像数据组;以及图像产生部分,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扫描部分执行所述成像序列而获取的多个所述成像数据组来产生所述对象的图像,其中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还包括身体运动检测部分,用于周期地检测由所述对象的身体运动造成的位移;如果由所述身体运动检测部分检测到的由身体运动造成的所述位移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则所述扫描部分执行所述成像序列;以及所述图像产生部分通过使用相应于在其中获取所述成像数据的每个组的第一成像序列与在所述第一成像序列之前执行的第二成像序列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校正因子来校正由所述扫描部分多次执行的所述成像序列时获取的所述多个成像数据组的每个成像数据组,然后根据所述多个校正的成像数据组产生图像。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从而提高图像质量的磁共振成像设备。
通过如附图显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的说明,将明白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和优点。


图1是显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成像对象SU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扫描对象SU时的序列的顺序图,其中水平轴代表时间轴t。
图4是显示在本实施例中导航序列NS的脉冲序列图。
图5是显示在本实施例中决定隔膜的位移N1是否处于接受窗口AW内的过程的图。
图6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恢复纵向磁化。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显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磁共振成像设备1具有扫描部分2和操作控制台部分3。
现在描述扫描部分2。
扫描部分2包括静磁场磁体部分12、梯度线圈部分13、RF线圈部分14、和托架15,如图1所示,用于发射电磁波到对象SU以激励在其中生成静磁场的成像空间B中的对象SU的成像区域,以及进行扫描以获取在对象SU的成像区域中生成的磁共振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部分2根据由操作控制台部分3中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检测到的心电图信号在对象SU的心脏跳动的特定位相重复扫描,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将在后面描述。
在扫描时,首先,在对象SU中的包含隔膜的区域被选择地进行激励以监视对象SU的呼吸运动,并且执行导航序列以获取磁共振信号来作为导航回波数据。在导航序列后,对作为成像区域的包含对象SU中的冠状动脉的区域执行成像序列,从而获取磁共振信号以作为成像数据组,以便用于产生切片的图像。特别地,如果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根据通过执行导航序列而获取的导航回波数据检测到的由呼吸运动造成的隔膜的位移处于预定的范围内,则扫描部分2执行成像序列,其细节将在后面讨论。换句话说,如果由身体SU的呼吸运动造成的隔膜的位移处于预定的范围内,则扫描部分2在对象SU的每个心跳周期的相同位相重复执行成像序列。
现在逐个描述扫描部分2中的部件。
静磁场磁体部分12包括例如一对永久磁体,用于在接纳对象SU的成像空间B中生成静磁场。这里的静磁场磁体部分12生成静磁场,以使得静磁场的方向与垂直于对象SU的身体轴方向的方向Z一致。替换地,静磁场磁体部分12可以包括超导磁体。
梯度线圈部分13在生成静磁场的成像空间B中生成梯度磁场,以便把空间位置信息附加到由RF线圈部分14接收的磁共振信号中。这里梯度线圈部分13包括x-,y-,z-方向的三个线圈系统,以便根据成像条件在频率编码方向、相位编码方向、分片选择方向上生成梯度磁场。特别地,梯度线圈部分13在对象SU的分片选择方向上施加梯度磁场,以便选择要被RF线圈部分14发送的RF脉冲激励的对象SU中的分片。梯度线圈部分13还在对象SU的相位编码方向施加梯度磁场,以便对来自被RF脉冲激励的分片的磁共振信号进行相位编码。梯度线圈部分13而且在对象SU的频率编码方向施加梯度磁场,以便对来自被RF脉冲激励的分片的磁共振信号进行频率编码。
RF线圈部分14被布置成包围对象SU的成像区域,如图1所示。RF线圈部分14发送作为电磁波的RF脉冲到其中具有由静磁场磁体部分12生成静磁场的成像空间B以生成高频磁场,并激励在对象SU的成像区域内质子的旋转。RF线圈部分14然后接收由对象SU中经激励的质子生成的电磁波以作为磁共振信号。
托架15具有用于在其上放置对象SU的台面。托架部分26根据来自控制部分30的控制信号在成像空间B的里面与外面之间移动。
现在将描述操作控制台部分3。
操作控制台部分3具有RF驱动部分22、梯度驱动部分23、数据收集部分24、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控制部分30、图像产生部分31、操作部分32、显示器部分33、和存储器部分34,如图1所示。
现在逐个描述操作控制台部分3中的部件。
RF驱动部分22驱动RF线圈部分14,用于发送RF脉冲到成像空间B以用于生成高频磁场。RF驱动部分22通过使用栅调制器(gatemodulator)根据来自控制部分30的控制信号把来自RF振荡器的信号调制成具有预定的时序和包络的信号,然后在RF功率放大器处放大由栅调制器调制的信号并把它输出到RF线圈部分14,从而发送RF脉冲。
梯度驱动部分23把梯度脉冲施加到梯度线圈部分13,以及根据来自控制部分30的控制信号来驱动该部分13,以便在一个其中生成静磁场的成像空间B中生成梯度磁场。梯度驱动部分23具有相应于梯度线圈部分13的三个系统的三个驱动电路(未示出)。
数据收集部分24根据来自控制部分30的控制信号收集由RF线圈部分14接收的磁共振信号。数据收集部分24在这里具有相位检测器,它相对于来自RF驱动部分22的RF振荡器的输出对由RF线圈部分14接收的磁共振信号进行相位检测。此后,AD转换器被用来把作为模拟信号的磁共振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出它们。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收集部分24把所获取的磁共振信号作为由扫描部分2执行的成像序列的成像数据组输出到操作控制台3的图像产生部分31。此外,数据收集部分24把所获取的磁共振信号作为由扫描部分2执行的导航序列的导航回波数据输出到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
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具有计算机和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数据处理并执行数据处理,以检测在每次扫描部分2执行成像序列时由对象SU的身体运动造成的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通过使用心电图检测由对象SU的心脏跳动造成的位移。
连同这个操作一起,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在扫描部分2执行成像序列之前周期地检测由对象SU的身体运动造成的位移。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在这里在成像序列之前,对于对象SU的每个心跳周期在该心跳周期的相同的相位重复检测随呼吸运动而变化的对象SU的隔膜的位移。特别地,在扫描部分2根据由扫描部分2执行导航序列而获取的导航回波数据来执行成像序列之前,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检测由呼吸运动所移动的隔膜的位移。
控制部分30具有计算机和用于使相关的部件使用计算机执行相应于预定的扫描的操作的程序并控制相关的部件。这里向控制部分30提供来自操作部分32的操作数据,以及根据从操作部分32提供的操作数据,把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输出到RF驱动部分22、梯度驱动部分23、和数据收集部分24以进行预定的扫描,以及把用于控制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图像产生部分31、显示部分33、和存储部分34。
图像产生部分31具有计算机和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预定的数据处理的程序,以及根据来自控制部分30的控制信号重建用于对象SU中的分片的分片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图像产生部分31根据由扫描部分2执行成像序列而获取的多个成像数据组产生对象SU的分片图像。图像产生部分31在这里通过使用相应于在其中获取所述成像数据的每个组的第一成像序列与在所述第一成像序列之前执行的第二成像序列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校正因子来校正由所述扫描部分2多次执行的所述成像序列时获取的所述多个成像数据组的每个成像数据组。此后,根据多个校正的成像数据组重建对象SU的切片图像。图像产生部分31然后把重建的切片图像输出到显示部分33。
操作部分32包括诸如键盘和指点装置那样的操作装置。操作员向操作部分32提供操作数据,以及操作部分还把操作数据输出到控制部分30。
显示部分33包括诸如CRT那样的显示装置,并根据来自控制部分30的控制信号在它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图像。例如,显示部分33在它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多个输入场的图像以便操作员经由操作部分32输入操作数据。显示部分33还从图像产生部分31接收根据来自对象SU的磁共振信号而产生的对象SU的切片图像的数据,以及在它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切片图像。
存储部分34包括存储器,并存储几种数据。存储装置33具有由控制部分30按需要而访问的存储数据。
下面描述使用按照本发明的上述的实施例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来成像对象SU的操作。
图2是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成像对象SU的操作的流程图。图3是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扫描对象SU时的序列的顺序图,其中水平轴代表时间轴t。
在本实施例中,扫描部分2根据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检测到的心电图信号以对象SU的心脏跳动的特定位相对对象SU重复进行扫描S以获取磁共振信号。特别地,如图3所示,在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检测到的心电图信号中检测R波51,以及扫描部分2在与在从检测到R波51的时间点t0的预定延时D1后的心脏收缩相对应的时间点t1,对对象SU的胸部周期地和重复地启动扫描S。例如,扫描S以1秒的周期重复进行。
在进行扫描S时,开始先执行导航序列NS(S11),如图2和3所示。
特别地,为了监视对象SU的呼吸运动,扫描部分2有选择地激励在包含隔膜的区域中的自旋,以及按照自旋回波技术执行导航序列NS,以获取磁共振信号作为导航回波数据。例如,导航序列NS是在从检测到R波51的时间点t0经过预定的延时D1后的时间点t1到从它经过预定的延时D2后的时间点t2的时间段内执行的,如图3所示。
图4是描绘导航序列NS的脉冲序列图。图4显示RF脉冲RF、在x方向上的梯度磁场Gx、在z方向上的梯度磁场Gz、和在y方向上的梯度磁场Gy。在图上,垂直轴代表强度,以及水平轴代表时间轴。
在执行导航序列NS时,首先,如图4所示,第一x梯度磁场Gx1连同90°脉冲RF1一起被施加上,从而有选择地90°激励包含对象SU隔膜的第一切片平面。此后,第二x梯度磁场Gx2被施加到对象SU以反转位相,以及第三x梯度磁场Gx3和第一z梯度磁场Gz1连同180°脉冲RF2一起被施加,从而180°激励第二切片面,该第二切片面与包含隔膜的区域中的第一切片平面交截。然后,施加第一和第二梯度磁场Gy1和Gy2以用于频率编码,以及来自其中在对象SU中的第一切片平面与第二切片平面相截的区域的磁共振信号MR1被获取为导航回波数据。
然后由数据收集部分24收集作为导航回波数据通过执行导航序列NS而获取的磁共振信号MR1,并把它输出到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
接着,判定隔膜的位移N是否处于接受窗口AW内(S21)。
特别地,控制部分30判定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检测的对象SU的隔膜的位移N1是否处于接受窗口AW内。
特别地,首先,根据通过扫描部分2执行如上所述的导航序列NS而获取的导航回波数据,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确定在扫描部分2执行成像序列IS之前由呼吸运动移动的隔膜的位移N1。导航回波数据在这里进行一维逆傅立叶变换以生成包含隔膜的区域的剖面,以及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从剖面确定隔膜的位移N1。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成的剖面中具有高信号强度的部分相应于腹部,具有低信号强度的部分相应于胸部,而表示腹部与胸部两部分之间的边界部分相应于隔膜;因此,相应于隔膜的边界部分沿身体轴方向移动的位置是作为隔膜的位移N1而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确定的。
此后,控制部分30对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检测到的对象SU的隔膜的位移N1与预定的接受窗口AW的上限和下限阈值进行比较处理,以便判定位移N1是否处于接受窗口AW内。
图5是显示在本实施例中判定位移N1是否处于接受窗口AW内的过程的图,其中水平轴代表时间轴t,以及垂直轴代表隔膜的位移N。在图上,图5(a)显示处在接受窗口AW外面的位移N1,以及图5(b)显示处在接受窗口AW内的位移N1。
当隔膜的位移N1没有落在预定的接受窗口AW内(否)时,如图5(a)所示,不执行成像序列IS,但在下一个心跳周期中执行导航序列(S11),如图2所示。
另一方面,如果隔膜的位移N1落在预定的接受窗口AW内(是),如图5(b)所示,则执行成像序列IS(S31),如图2所示。
特别地,在导航序列NS后,对一个包含着对象SU中的冠状动脉的作为被成像的区域的区域执行成像序列,从而获取磁共振信号以用作为产生切片图像的成像数据组。例如,扫描部分2按照梯度回波技术执行成像序列IS。成像序列IS在从完成导航序列NS的时间点t2到在预定时间D3后的时间点t3的时间段内执行成像序列,如图3所示。通过执行成像序列IS作为成像数据组而获取的磁共振信号然后由数据收集部分24进行收集。
因此,在每次扫描S时,如果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根据通过执行导航序列NS获取的导航回波数据而检测到的由呼吸运动造成的隔膜的位移N1位于预定的接受窗口内,则扫描部分2执行成像序列IS,如由图3上左面的实线表示的。另一方面,在每次扫描S时,如果由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根据通过执行导航序列NS获取的导航回波数据而检测到的由呼吸运动造成的隔膜的位移N1没有位于预定的接受窗口内,则扫描部分2不执行成像序列IS,如由图3上右面的虚线表示的。换句话说,如果由对象SU的呼吸运动造成的隔膜的位移处在预定的范围内,则扫描部分2在对象的每次心跳周期的相同位相执行成像序列IS。
接着,进行判定是否完成成像数据的获取(S41),如图2所示。
特别地,控制部分30判定相应于要产生的切片图像的矩阵的成像数据是否被数据收集部分24收集。例如,判定相应于在k空间中所有的位相编码步骤的成像数据是否都已获取。如果数据收集部分24没有收集所有的成像数据(否),则控制部分30控制相关的部件去对对象SU继续进行扫描。
另一方面,如果由数据收集部分24收集了所有的成像数据并已完成获取(是),则对获取的成像数据进行校正(S51),如图2所示。
特别地,通过扫描部分2执行多次成像序列IS而获取的多个成像数据组1的每个成像数据组,要由图像产生部分31通过使用一个与在其中获取每个成像数据组的第一成像序列IS1与在第一成像序列IS1之前执行的第二成像序列IS2之间的时间间隔q相对应的校正因子Rpq来进行校正。换句话说,图像产生部分31对在多个成像数据组I中因扫描部分2多次执行的成像序列IS中用于纵向磁化Mz的不同恢复时间而造成的信号强度的变化进行校正。
图6显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恢复纵向磁化,其中垂直轴代表纵向磁化的强度Mz,以及水平轴代表时间t。
如图6所示,由于质子的纵向磁化在信号获取后按照下面给出的公式(1)得到恢复,校正因子Rpq在本实施例中由下面的公式(2)所定义,以及在第一成像序列IS1中获取的成像数据组1由图像产生部分31按照公式(3)乘以校正因子Rpq而得到校正的成像数据组H。在下面给出的公式中,Mp代表在执行第一成像序列IS1之前在第二成像序列IS2中激励的纵向磁化的强度,表示在p秒的恢复时间后在第一时间点t1时纵向磁化强度,如图6所示。Mq代表在第一成像序列IS1中开始激励时的纵向磁化的强度,表示在从第一时间点t1的q秒的恢复时间后在第二时间点t2时纵向磁化的强度。Mo代表初始磁化,以及T1代表在成像区域中包含的动脉的纵向弛豫时间。
Mq=Mp·exp(-q/T1)+Mo·(1-exp(-q/T1)) ......(1)Rpq=Mq/Mo=[Mp·exp(-q/T1)+Mo·(1-exp(-q/T1))]/Mo......(2)H=Rpq·I ......(3)接着,产生切片图像(S61),如图2所示。
特别地,图像产生部分31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经校正的多个成像数据组重建对象SU的切片图像。图像产生部分31然后把重建的切片图像输出到显示部分33。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扫描部分2执行多次成像序列,以用于发射电磁波到对象SU从而激励处在静磁场空间中包含着冠状动脉的对象SU的成像区域,以及获取在对象SU的成像区域中生成的磁共振信号以作为成像数据组。这时,在每次执行成像序列IS之前,扫描部分2执行导航序列NS,以便从包含对象SU的隔膜的区域中获取磁共振信号以作为导航回波数据,而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根据由扫描部分2执行导航序列NS而获取的导航回波数据去检测由呼吸运动造成的隔膜的位移N。如果由运动检测部分25检测到的由对象SU的呼吸运动造成的位移N位于接受窗口AW内,则扫描部分2对包含对象SU的冠状动脉的区域作为被成像的区域而执行成像序列IS。
此后,图像产生部分31根据由扫描部分2执行成像序列IS而获取的多个成像数据组产生对象SU的切片图像。这时,图像产生部分31通过使用相应于在其中获取每个成像数据组的第一成像序列IS1与在第一成像序列IS1之前执行的第二成像序列IS2之间的时间段的校正因子来校正由扫描部分2多次执行的成像序列IS时获取的所述多个成像数据组的每个成像数据组。然后,图像产生部分31根据多个校正的成像数据组产生对象SU的切片图像。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由于在成像区域中质子的纵向磁化可以通过响应于对象SU的呼吸运动来执行成像序列以获取成像数据而得到完全恢复,以及成像数据按照在执行各次成像序列的时间之间的时间段而被校正成接近通过完全恢复了的纵向磁化所得到的信号强度,能够获取成像数据以作为具高的信号强度的原始数据。所以,本实施例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应当指出,在以上实施例中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相应于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以上实施例中的扫描部分2相应于本发明的扫描部分。在以上实施例中的身体运动检测部分25相应于本发明的身体运动检测部分。在以上实施例中的图像产生部分31相应于本发明的图像产生部分。最后,在以上实施例中的显示部分33相应于本发明的显示部分。
本发明不限于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被实践,以及可以利用几种变例。
例如,导航序列除了可以按照旋转回波技术以外也可按照各种不同的成像技术的任一项来执行。
而且,例如,对象的身体运动的检测不限于执行导航序列。例如,呼吸运动可以通过围绕对象的胸部安装一根带子和检测带子的伸长/缩短而被检测。
可以作出本发明的许多广泛不同的实施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当看到,本发明不限于在技术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的实施例,除了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规定的以外。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1),包括扫描装置(2),它多次执行成像序列,以便发射电磁波到对象(SU)去激励处在静磁场空间(B)中的所述对象(SU)的成像区域,以及获取在所述对象(SU)的所述成像区域中生成的磁共振信号以作为成像数据组;以及图像产生装置(31),用于根据通过所述扫描装置(2)执行所述成像序列而获取的多个所述成像数据组来产生所述对象(SU)的图像,其中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1)还包括身体运动检测装置(25),用于周期地检测由所述对象(SU)的身体运动造成的位移;如果由所述身体运动检测装置(25)检测到的由身体运动造成的所述位移处于规定的范围内,则所述扫描装置(2)执行所述成像序列;以及所述图像产生装置(31)通过使用相应于在其中获取所述成像数据的每个组的第一成像序列与在所述第一成像序列之前执行的第二成像序列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校正因子来校正由所述扫描装置(2)多次执行的所述成像序列时获取的所述多个成像数据组的每个成像数据组,然后根据所述多个校正的成像数据组产生所述对象(SU)的图像。
2.权利要求1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其中所述身体运动检测装置(25)检测由所述对象(SU)的呼吸运动造成的位移。
3.权利要求2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其中所述身体运动检测装置(25)检测在所述对象(SU)的每个心跳周期内由呼吸运动造成的所述位移。
4.权利要求3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其中所述身体运动检测装置(25)重复检测在所述对象(SU)的心跳周期的同一个位相时由呼吸运动造成的所述位移;以及所述扫描装置(2)在所述对象(SU)的心跳周期的同一个位相时执行所述成像序列。
5.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其中所述扫描装置(2)对包含所述对象(SU)的冠状动脉的区域作为所述成像区域而执行所述成像序列。
6.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其中所述扫描装置(2)在执行所述成像序列之前,执行导航序列以获取所述磁共振信号作为导航回波数据;以及所述身体运动检测装置(25)根据由所述扫描装置(2)执行所述导航序列而获取的所述导航回波数据来检测由身体运动造成的所述位移。
7.权利要求6的任一项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其中所述扫描装置(2)执行所述导航序列,以获取在所述对象(SU)的包含隔膜的区域中的所述导航回波数据。
8.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的磁共振成像设备(1),还包括显示设备(33),用于在它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由所述图像产生装置(31)产生的所述对象(SU)的图像。
全文摘要
为了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从而提高图像质量,在每次执行成像序列IS之前,执行导航序列NS,以便获取导航回波数据,以及根据导航回波数据检测由于呼吸运动造成的隔膜的位移N。然后,如果检测到的由对象(SU)的呼吸运动造成的位移N处于接受窗口AW内,则执行成像序列IS,以便获取在成像区域中的成像数据。此后,通过使用相应于在其中获取每个成像数据组的第一成像序列与在第一成像序列IS1之前执行的第二成像序列IS2之间的时间间隔的校正因子来校正在多次执行的成像序列IS中获取的多个成像数据组的每个成像数据组,并根据多个校正后的成像数据组产生切片图像。
文档编号G01R33/54GK1951323SQ20061013556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9日
发明者竹井直行, 塚元铁二 申请人: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