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指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2463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古指南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指南车,尤其涉及一种仿古指南车。
背景技术
指南车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杰出代表。但是,从宋代以后,指南车就失传了。古籍上关于指南车的记载相当多,但分歧较大,直到现在,许多学者对它的看法也不一致。《西京杂记》一书中说“司南车,驾四,中道”。以后,东汉张衡、三国马钧都曾造过指南车。据说,马钧的指南车,是上装一木人,下连磁石,不管车子向什么方向行驶,木人的手始终向南指着。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大可靠的。指南车到底是什么样子?《晋书·舆服志》上才较为明确“司南车,一名指南车,驾四马,其下制如楼,三级;四角金龙衔羽葆;刻木为仙人,衣羽衣,立车上,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稍后的南朝时期的宋、齐也有指南车。《宋书·礼志》说“其制如鼓车,设木人于车上,举手指南。车虽回转,所指不移”。《南齐书·祖冲之传》也说“冲之改造(指南车之)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其他史籍对指南车的记载也还有不少,但是一般都只限于外形、性能、制造过程、使用情况等。一直到宋代,对指南车才有较详细的记述。《宋史》、《愧郯录》对燕肃和吴德仁制造的两种指南车的内部传动系统以及大小、规格、型制等,均有较为具体的记载。我们从中了解到指南车的结构和原理,大体是这样的车身为一辕双轮车,车箱为重构结构,上立一木人,引臂南指。车箱内部设置有一套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机构。当车子行进中偏离正南方向,向东(左)转弯时,东辕前端向左移动,而后端向右(向西)移动,即将右侧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方的大齿轮向右转动,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手臂仍指南方。当车子向西(右)转弯时,则左侧的传动齿轮放落,使大齿轮向左转动,以抵消车子右转的影响。而车子向正前方行进时,车轮与齿轮系是分离的,因此木人手臂所指的方向不受车轮转动的影响。如此,不管车子的运动方向是东西南北或不断变化,车上木人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据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文化史》)。可见,我国古代指南车是巧妙地运用机械原理制造而成。《宋史》虽有较详记载,但仍不够具体,也无图可循,所以现在关于指南车内部构造图形的不同学术观点,已近二十种。看来,要彻底了解其中奥秘,还有待继续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差动齿轮构造原理制成的仿古指南车。
本发明的仿古指南车,包括车体、车轴、车轮及车辕。所述车体底部设有上、下两层底板,且上、下两层底板间设有相互啮合的前、后水平齿轮。其中前水平齿轮的齿轮轴设置在下层底板的中心线上,并在下层底板上设置有以前齿轮轴的轴心为圆心、以前、后水平齿轮的啮合轴距为半径的中心对称弧形轨道,所述后水平齿轮的齿轮轴在弧形轨道内摆动。所述前水平齿轮的齿轮轴穿过上层底板伸出车体外,并在齿轮轴的顶端设有指南针;所述后水平齿轮的齿轮轴穿过下层底板与车辕连接。所述车体内车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后水平齿轮啮合的左、右垂直齿轮。
为了使本发明指南车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所述弧形轨道的两个端点与车轴的轴心设置在同一竖向平面上,而且两个端点与左、右垂直齿轮间的距离为后水平齿轮的半径。
为了保证本发明的指南车在转向360度的情况下,指南针始终能指向正南方,所述前、后水平齿轮的半径相同,且水平齿轮半径∶垂直齿轮半径等于车轮距∶车轮半径。
为了便于指南车直线行走,在圆弧轨道内侧中心线的位置设有M型槽。
本发明的特点1、指南车任意转向,指南车上的指针始终指向正南方;2、在没有强大外力的作用下,指南车能始终沿出发时的方向前进;3、本发明的指南车采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其结构简单,可以做成模型展览,也可以作成教学用具、儿童益智玩具、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


图1为本发明纵向结构剖视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仿古指南车,包括车体1、车轴2、车轮3及车辕14。在车体1底部设有上、下两层底板11、12,且上、下两层底板11、12内设有相互啮合的前、后水平齿轮6、7,其中前水平齿轮6的齿轮轴8设置在下层底板12的中心线上,并在下层底板12上设置有以前齿轮轴8的轴心为圆心、以前、后水平齿轮的啮合轴距为半径的中心对称弧形轨道13,后水平齿轮7的齿轮轴9在该弧形轨道13内摆动。前水平齿轮6的齿轮轴8穿过上层底板11伸出车体1外,并在齿轮轴8的顶端设有指南针10;后水平齿轮7的齿轮轴9穿过下层底板12与车辕14连接。为了便于指南车直线行走,在圆弧轨道13内侧中心线的位置设有M型槽。车体1内车轴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后水平齿轮7啮合的左、右垂直齿轮4、5。
所述弧形轨道13的两个端点与车轴2的轴心在同一竖向平面上,并与左、右垂直齿轮4、5间的距离为后水平齿轮7的半径。
所述前、后水平齿轮的半径相同,且水平齿轮半径∶垂直齿轮半径等于车轮距∶车轮半径。
当前、后水平齿轮6、7及左、右垂直齿轮半径相同时,车轮的半径应当等于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
当前、后水平齿轮6、7的半径是左、右垂直齿轮半径的两倍时,车轮的半径应当等于两个车轮之间距离的一半。
依次类推,当前、后水平齿轮6、7的半径时是左、右垂直齿轮半径的四倍时,车轮的半径应当等于两个车轮之间距离的四分之一。
在指南车出发前,通过前齿轮轴8调整设置在其顶端的指南针10,使其指向南方。指南车在行驶中转向时,通过车辕14驱动与其连接的后水平齿轮轴9在车体底部下层底板12上的圆弧轨道13内左右摆动(后水平齿轮轴9的摆动方向与指南车的转向相反),同时后水平齿轮7转动并带动前水平齿轮6转动(后水平齿轮7转向与指南车在行驶中转向一致,前水平齿轮6转向与指南车在行使中转向相反),从而使前齿轮轴8以与指南车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调整前齿轮轴8顶端的指南针10始终指向南方。同时,由于后水平齿轮轴9在车体底部下层底板12上的圆弧轨道13内左右摆动,当指南车在行驶中转向时,后水平齿轮轴9在圆弧轨道13内左摆或右摆,后水平齿轮7与左或右垂直齿轮4、5啮合,以增加或减小左垂直齿轮或右垂直齿轮的转动力矩,驱使指南车调整行进方向,并始终沿出发时的方向前进。
权利要求
1.一种仿古指南车,包括车体(1)、车轴(2)、车轮(3)及车辕(1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上、下两层底板(11、12),且上、下两层底板(11、12)间设有相互啮合的前、后水平齿轮(6、7);其中前水平齿轮(6)的齿轮轴(8)设置在下层底板(12)的中心线上,并在下层底板(12)上设置有以前齿轮轴(8)的轴心为圆心、以前、后水平齿轮的啮合轴距为半径的中心对称弧形轨道(13),所述后水平齿轮(7)的齿轮轴(9)在弧形轨道(13)内摆动;所述前水平齿轮(6)的齿轮轴(8)穿过上层底板(11)伸出车体(1)外,并在齿轮轴(8)的顶端设有指南针(10);所述后水平齿轮(7)的齿轮轴(9)穿过下层底板(12)与车辕(14)连接;所述车体(1)内车轴(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后水平齿轮(7)啮合的左、右垂直齿轮(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指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13)的两个端点与车轴(2)的轴心在同一竖向平面上,并与左、右垂直齿轮(4、5)间的距离为后水平齿轮(7)的半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指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水平齿轮的半径相同,且水平齿轮半径垂直齿轮半径等于车轮距车轮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指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轨道(13)内侧中心线的位置设有M型导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仿古指南车,该指南车是在车体底部设有上、下两层底板,并上、下两层底板间设有相互啮合的前、后水平齿轮,其中前水平齿轮的齿轮轴设置在下层底板的中心线上;在下层底板上设置有以前齿轮轴的轴心为圆心、以前、后水平齿轮的啮合轴距为半径的中心对称弧形轨道,后水平齿轮的齿轮轴在弧形轨道内摆动;前水平齿轮轴穿过上层底板伸出车体外,并在齿轮轴的顶端设有指南针;后水平齿轮轴穿过下层底板与车辕连接;在车体内车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后水平齿轮啮合的左、右垂直齿轮。本发明的指南车采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其结构简单,可以做成模型展览,也可以作成教学用具、儿童益智玩具、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
文档编号G01C17/00GK101059342SQ200710017850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穆晓峰 申请人:穆晓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