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3627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森林资源调查,尤其涉及一种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 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可更新的资源,是人类生存在必要条件,森林为多 种生物提供了栖息的环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维持系统。为了保持对森 林资源维护,必须定期进行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的发生、 发展、利用、更新。所以说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树木资源的调查是非常重要 的,而对树木资源的调查以测量树木的树木直径最为关键,现有技术中树木 直径的测量一般都是由人工完成,测量人员利用手中的工具到森林里测量树 木直径。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测量人员到森林里测量树木直径,导致测量工作量较大,并且由于是人工测量的,所以测量的误差较大,且无法实时测量树木直径。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活立 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上述装置能够实时测量树木直 径,减少了测量的误差和工作量。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多个环形条、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和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环形测量装置,所述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数据釆集处理器连接;将所述环形测量装置安装在树木外侧,所述传感器测量所述环形测量装 置产生的拉力;所述传感器将测量到的拉力传送给所述数据釆集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 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力计算出树木直径。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装 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环形条、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和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环形测量装 置,所述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安装在树木外侧的所述环形测量装置的拉力;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拉力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拉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由上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具体实 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传感器测量拉力,在将拉力传送给数据采集处理 器,数据采集处理器根据该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由于传感器的测量是自动 完成的,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所以减少了测量的误差和工作量,并且能够 实时的完成树木直径的测量。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主视图外支撑环形条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环形条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将多个环形条、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和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环 形测量装置;该步骤中的环形测量装置为 一个可拆卸的环形测量装置。 步骤12、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 该步骤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步骤13、将环形测量装置安装在树木外侧; 步骤14、传感器测量该所述环形测量装置产生的拉力; 步骤15、传感器将测量到的拉力发送给数据采集处理器; 该步骤中的发送可以为有线传送,也可以为无线传送,本发明具体实施 方式不局限传送的具体方式。步骤16、数据采集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 实现步骤16的方法可以为将环形测量装置安装在已知的不同树木直径 上,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形测量装置的拉力,找出拉力与直径的关系曲线,将 拉力与直径的关系曲线写入到数据采集处理器中,在数据采集处理器接收到 拉力时,根据接收到的拉力和拉力与直径的关系曲线计算出树木直径。步骤17、数据采集处理器将树木直径发送给远端。 该步骤中的远端可以为树木直径接收站或接收装置。上述方法中的步骤17为可选步骤,在实际应用中步骤1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或不使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方法,通过传感器测量拉力,在将拉力传送 给数据釆集处理器,数据采集处理器根据该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由于传感 器的测量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所以减少了测量的误差和工 作量,并且能够实时的完成树木直径的测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装 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环形条、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和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环形测量装置,所述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所述传感器 包括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安装在树木外侧的所述环形测量装置的拉力;发 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拉力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 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拉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拉力计算出 树木直径。上述数据采集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树木直径发送 给远端。上述环形条包括内支撑环形条和外支撑环形条,外支撑环形条可 以相对于内支撑环形条转动。为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现结合附图2-5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具体实施例l提供一种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 测量装置,本实施例1所述的实时自动测量装置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包 括3个传感器31、 3个弹性元件33和6个环形条32组成的环形测量装置,数 据采集处理器35通过电缆37与3个传感器31相连,传感器31通过挂钩34与环 形条32连接,弹性元件33由弹簧332和两端的钩331组成,弹性元件33通过两端的钩331与环形条32挂接。该环形测量装置安装在树木1外侧,传感器31 包括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安装在树木外侧的所述环形测量装置的拉力;发送 模块,用于将所述拉力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35 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拉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拉力计算出 树木直径。根据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的方法已在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明确说 明,这里就不在赘述。实施例1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器35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树 木直径发送给远端。实施例1中的环形条32如图3所示,包括内支撑环形条321和外支撑环 形条322,外支撑环形条322可以相对于内支撑环321形条转动。环形条32的 具体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内支撑环形条321外侧相对于滚轮324的位置设有 槽,滚轮324由轴328支撑,滚轮324与轴328之间有内衬套筒323,套筒323 与外支撑环形条322之间有垫圈325,滚轮324以套筒323为中心自由转动, 轴328通过螺母327与外支撑环形条322连接,轴328与螺母327之间设置有垫 圈326;内支撑环形条321的两侧设有长孔320,外支撑环形条322左右两侧 上设有长轴329保证内支撑环环形条321与外支撑环环形条322之间的连接, 长轴329在长孔320内可以沿周向活动。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外支撑环环形条 322可以相对内支撑环环形条321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达到消除内支撑环 环形条由于树木生长而造成的不均匀性,保证各弹性元件和传感器受力均 匀。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装置通过传感器测量拉力,在将拉力传送给 数据采集处理器,数据采集处理器根据该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由于传感器 的测量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所以减少了测量的误差和工作 量,并且能够实时的完成树木直径的测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技术方案减少了测量的误差和工作量,并且 能够实时的完成树木直径的测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 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多个环形条、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和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环形测量装置,所述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将所述环形测量装置安装在树木外侧,所述传感器测量所述环形测量装置产生的拉力;所述传感器将测量到的拉力传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将所述树木直径发送给远端。
3、 一种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 置包括多个环形条、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和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环形测量装 置,所述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 所述传感器包括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安装在树木外侧的所述环形测量装置的拉力;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拉力发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拉力;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树木直径发送给远端。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条包括内支撑环形条和外支撑环形条,外支撑环形条可以相对于内支撑环形条 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立木树木直径生长量实时自动测量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涉及森林调查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多个环形条、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和至少一个传感器组成的环形测量装置,所述传感器与至少一个数据采集处理器连接;将所述环形测量装置安装在树木外侧,所述传感器测量所述环形测量装置产生的拉力;所述传感器将测量到的拉力传送给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拉力计算出树木直径。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装置具有实时测量树木直径,减少了测量的误差和工作量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B21/10GK101226054SQ20081005575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8日
发明者李文彬, 裴志永, 阚江明, 霍光青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