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765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 一 种检测防护机构,且特别是有关于 一 种带电 系统的冲企测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高压盘箱体内会设置保护盖来遮蔽高压带电体,其中高 压盘箱体内还会设置与保护盖相接的连杆模块,而在高压盘箱体与气体
断路器(Gas Circuit Breaker, GCB)的组合过程中,气体断路器的推移 会使得连杆模块带动保护盖开启,保护盖即不再遮蔽高压带电体。如此 一来,气体断路器即能顺利地与高压盘箱体中的高压带电体相接,进而 控制供电与否。当然,在将气体断路器移出高压盘箱体之后,由于气体 断路器不再推移连杆模块,因此保护盖会再度遮蔽高压带电体,以避免 高压带电体棵露引起意外事故。
值得一提的是,当检测人员欲进行电力系统的检测及维护保养时, 检测人员需在活电的状况下将气体断路器自高压盘箱体移出,且检测人 员须以人工的方式来推移连杆模块,以带动保护盖不遮蔽高压带电体, 以利检测及维护保养作业的进行。然而,在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测及维护 保养的同时,额外藉由辅助人员来推移连杆模块以使保护盖持续开启的 作业会使得维修;险测的空间变小,造成维修检测作业上的不便。另外,
推移连杆模块以使保护盖持续开启的辅助人员容易因过于接近未遮蔽的 高压带电体而发生意外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其可提升维修检测 作业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 种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其可提升检测人员 的作业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 一种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其适用于一带电系 统的检测工作。此带电系统包括一带电体、 一保护盖、 一连杆模块以及 一具有一第一固定部的工作平台。其中带电体配置于工作平台,保护盖
3遮蔽带电体,连杆模块与保护盖相接,且适于带动保护盖,以使保护盖 不再遮蔽带电体。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包括一适于架 设于工作平台的本体、 一设于本体一端的推动部、 一设于本体的第二固 定部。推动部适于推动连杆模块,以带动保护盖不再遮蔽该带电体,而 第二固定部适于与工作平台的第一固定部相卡合。当推动部推动连杆模
块,并带动保护盖不再遮蔽带电体时,第二固定部适于与工作平台的第 一固定部相卡合,使得本体固定于工作平台上,并使保护盖持续位于不 遮蔽带电体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带电系统的才企测防护才几构还包括一支
撑部,其连接于推动部与本体之间,以强化推动部的可靠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为一^^槽,而第二固定部
为一卡榫。
在本实用新型的 一 实施例中,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还包括 一 操
作部,其设于本体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本体、操作部、推动部以及第二固定
部是一体成型。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一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来带动保 护盖,并使保护盖不再遮蔽带电体,以使检测人员有较大的维修检测空 间。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上述的检测防护机构来带动保护盖, 因此检测人员不需亲自操作连杆模块,进而避免检测人员过于接近未遮 蔽的带电体而发生意外事故。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绘示本实用新型 一 实施例的检测防护机构与 一 带电系统的分解图。
图1B绘示图1A的检测防护机构组设至带电系统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带电系统 12:带电体
14:保护盖 16:连杆模块
18:工作平台 18a:第一固定部
42 0: 4全测防护才几构 24:推动部 28:支撑部
22:本体
26:第二固定部
29: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绘示本实用新型 一 实施例的检测防护机构与 一带电系统的分解 图,而图1B绘示图1A的检测防护机构组设至带电系统的示意图。请同 时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用新型中,带电系统10包括至少一带电体 12、 一至少保护盖14、至少一连杆模块16以及一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 部18a的工作平台18,其中带电体12配置于工作平台18上,保护盖14 用以遮蔽带电体12,以避免带电体12棵露而引起意外事故。此外,连 杆模块16则与保护盖14相接,且适于带动保护盖14移动,以使保护盖 14不再遮蔽带电体。其中,连杆模块16是利用多个连杆间的连动关系 来带动保护盖14移动,本实用新型在此对连杆间的连动过程并不做任何 限制。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系统的^r测防护机构20则包括一适于 架设于工作平台18的本体22、 一设于本体22 —端的推动部24、 一设于 本体22的第二固定部26。当本实用新型的检测防护机构20组i殳至带电 系统10中时,推动部24即适于推动连杆模块16,以带动保护盖14不 再遮蔽带电体12。在图1B中,藉由推动部24与连杆模块16间的作动, 保护盖14a会朝上方移动,以暴露出带电体12a,而另一保护盖14b会 朝下方移动,以暴露出带电体12b。
值得一提的是,当推动部24推动连杆模块16,并使得保护盖14完 全开启且不遮蔽带电体12时,设于本体22的第二固定部26能与工作平 台18的第一固定部18a相卡合,进而使得本体22能固定于工作平台18 上。其中,当本体22固定于工作平台18时,推动部24即保持与连杆模 块16的接触关系,进而使保护盖14持续位于不遮蔽带电体12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部18a例如是一^^槽,而第二固定部26为一 卡榫。当然,在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8a亦可以是卡榫,而 第二固定部26亦可以为卡槽,本实用新型在此并不做任何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为强化推动部24的可靠度,本实施例可于推动部24 与本体22之间设置一支撑部28,进而强化推动部24与本体22之间的连接关系,以使推动部24能更有效地推移连杆模块16。此外,本实施 例亦可于本体22的另一端设置一操作部29。如此一来,使用者即可方 便地藉由对操作部29施力来操作整个检测防护机构20。上述本体22、 操作部29、推动部24以及第二固定部26例如是一体成型,而支撑部28 例如是藉由焊接的方式来接合于本体22与推动部24之间。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防护机构中,由于本体能藉由第二 固定部与第 一 固定部之间的卡合关系来固定于工作平台上,以使得推动 部能保持与连杆模块的接触关系,进而使保护盖持续位于不遮蔽带电体 12的位置。因此,当检测人员欲对带电系统进行检测作业时,即不需要 额外的辅助人员来对连杆模块推移,检测人员在带电系统中即有较大的 作业空间,且增进了维修检测作业上的便利性。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上述的检测防护机构来带动保护盖, 因此检测人员不需亲自操作连杆模块,进而避免检测人员过于接近未遮 蔽的带电体而发生意外事故。换言之,本实用新型能提升检测人员的作 业安全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 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 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 一种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适用于一带电系统的检测工作,该带电系统包括一带电体、一保护盖、一连杆模块以及一具有一第一固定部的工作平台,其中该带电体配置于该工作平台,该保护盖遮蔽该带电体,该连杆模块与该保护盖相接,且适于带动该保护盖,以使该保护盖不再遮蔽该带电体,其特征在于,该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包括一本体,适于架设于该工作平台;一推动部,设于该本体的一端,且适于推动该连杆模块,以带动该保护盖不再遮蔽该带电体;以及一第二固定部,设于该本体,且适于与该工作平台的该第一固定部相卡合,当该推动部推动该连杆模块,并带动该保护盖不再遮蔽该带电体时,该第二固定部适于与该工作平台的该第一固定部相卡合,使得该本体固定于该工作平台上,并使该保护盖持续位于不遮蔽该带电体的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一支撑部,其连接于该推动部与该本体之间,以强化该推动部的可靠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该 第一固定部为一^^槽,而该第二固定部为一""^榫。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系统的纟企测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一操作部,设于该本体的另一端。
5. 如;K利要求4所述的带电系统的冲全测防护^L构,其特4正在于,该 本体、该操作部、该推动部以及该第二固定部是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一种带电系统的检测防护机构,包括一本体、一设于本体的推动部及一设于本体的第二固定部。带电系统包括一带电体、一保护盖、一连杆模块及一具有一第一固定部的工作平台。保护盖遮蔽带电体,连杆模块与保护盖相接,且可带动保护盖,以使保护盖不再遮蔽带电体。本体可架设于工作平台,而推动部可推动连杆模块。当推动部推动连杆模块,并带动保护盖不再遮蔽带电体时,第二固定部可与工作平台的第一固定部相卡合,使得本体固定于工作平台上,并使保护盖持续位于不遮蔽带电体的位置。
文档编号G01R1/00GK201273912SQ20082013579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庄庆华, 詹进在 申请人: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