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下料大容量两级破碎缩分制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551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上下料大容量两级破碎缩分制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炭、矿石的制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大容量两
级破碎縮分制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把矿石、煤炭等破碎成所需大小的破碎机,有颚式破碎机。这样破碎机把被破碎机从上方投入该破碎空间,在被破碎物上施加集中应力,使之破碎,破碎成粒度更细小的材料后从窄间隙下方排出。目前,矿石粉碎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运输矿石、煤炭,不能自动化生产。破碎成需要的料样后,还要由人工经多次縮分成料样。生产能力和效率低,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大容量两级破碎、縮分制样设备,实现了自动上下料,工作效率高,根据需要可将煤炭粉碎成所需大小粒度的料样,工作环境好,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机架、一级破碎机、接料漏斗、一级縮分器、二级破碎机、二级縮分器、二分器、弃料输送带、链轮、弃料电机、皮带、电机、入料电机、大链轮、输送带、支架、底板,其特征是机架的顶端连接一级破碎机, 一级破碎机连接接料漏斗,接料漏斗下端连接一级縮分器, 一级縮分器下端连接二级破碎机,二级破碎机连接二级縮分器,二级縮分器下端连接二分器,二分器下端有弃料输送带,弃料输送带通过传动辊筒和减速机、链轮由弃料电机带动,电机分别通过皮带与一级破碎机与二级破碎机连接,入料电机通过三角带、减速机、链轮链条、传动辊筒带动固定在支架上的入料输送带做连续运动。[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固定连接底板,电机固定在连接底板上,底板的一端与机架铰链连接,底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杆与螺母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自动上下料,多级大容量破碎、縮分,制样粒度大小根据不同料样需要而改变,提高了检测精度和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在图中,1、机架2、一级破碎机3、接料漏斗4、一级縮分器5、二级破碎机6、二级縮分器7、二分器8、弃料输送带9、链轮10、弃料电机11、皮带12、电机13、入料电机14、大链轮15、输送带16、支架17、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机架1、一级破碎机2、接料漏斗3、一级縮分器4、二级破碎机5、二级縮分器6、二分器7、弃料输送带8、链轮9、弃料电 机10、皮带11、电机12、入料电机13、大链轮14、输送带15、支架16、底板17,其特征是机架 1的顶端连接一级破碎机2, 一级破碎机2连接接料漏斗3,接料漏斗3下端连接级縮分器 4, 一级縮分器4下端连接二级破碎机5, 二级破碎机5连接二级縮分器6, 二级縮分器6下 端连接二分器7, 二分器7下端有弃料输送带8,弃料输送带8通过链轮9由弃料电机10带 动, 一级破碎机2与二级破碎机5分别通过皮带11与电机12连接,入料电机13通过链条 连接大链轮14,大链轮14活动连接输送带15,输送带15在支架16上,电机12固定连接底 板17,底板17的端连接机架l,底板17的另一端通过螺杆与螺母配合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上下料大容量两级破碎缩分制样装置,它包括机架、一级破碎机、接料漏斗、一级缩分器、二级破碎机、二级缩分器、二分器、弃料输送带、链轮、弃料电机、皮带、电机、入料电机、大链轮、输送带、支架、底板,其特征是机架的顶端连接一级破碎机,一级破碎机连接接料漏斗,接料漏斗下端连接一级缩分器,一级缩分器下端连接二级破碎机,二级破碎机连接二级缩分器,二级缩分器下端连接二分器,二分器下端有弃料输送带,弃料输送带通过传动辊筒和减速机、链轮由弃料电机带动,电机分别通过皮带与一级破碎机与二级破碎机连接,入料电机通过三角带、减速机、链轮链条、传动辊筒带动固定在支架上的入料输送带做连续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下料大容量两级破碎縮分制样装置,其特征是电机固 定连接底板,电机固定在连接底板上,底板的一端与机架铰链连接,底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杆 与螺母配合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上下料大容量两级破碎缩分制样装置,其特征是机架的顶端连接一级破碎机,一级破碎机连接接料漏斗,接料漏斗下端连接一级缩分器,一级缩分器下端连接二级破碎机,二级破碎机连接二级缩分器,二级缩分器下端连接二分器,二分器下端有弃料输送带。弃料输送带通过传动辊筒和减速机、链轮由弃料电机带动。一级破碎机与二级破碎机所需动力分别通过皮带由同一电机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根据制样需要,通过电脑设定各种制样参数并自动控制上下料,多级大容量破碎、缩分,粒度大小根据不同料样需要而调整,提高检测精度和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1N1/28GK201488907SQ2009201850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张志强 申请人:南昌光明化验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