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553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高温计自动测量焦炉燃烧室的温度,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并准确地进行测温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通过鉴于碳化室运行率、装煤量及装炉煤水分等而设定的温度来管理焦炉燃烧室的温度。这种焦炉燃烧室温度的测量是通过测量燃烧室内部的耐火砖的加热温度来测量燃烧室温度。测量耐火砖的加热温度时,操作者用钩子揭开燃烧室的盖子后,用温度计测量燃烧室内部的温度。然而,操作者的测温过程中,由于燃烧室的高温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在装煤车进行装煤操作的过程中,自动找出接近装煤车的燃烧室,并利用高温计准确地测量燃烧室内部温度。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包括第一轨道部,其安装成横穿焦炉装煤车的移动方向;第一滑块,其沿第一轨道部可移动地安装,且通过第一马达的驱动沿所述第一轨道部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轨道部,其沿着与第一轨道部交叉的方向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其沿第二轨道部在焦炉燃烧室方向可升降地安装,且通过第二马达的驱动移动;位置传感器,其安装成与第二滑块同步移动,用于检测燃烧室盖子的位置;夹持部,其安装在第二滑块上,接收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之后,有选择地夹持开闭燃烧室的盖子;温度测量仪,其用于测量燃烧室内部温度,在夹持部夹持盖子的状态下,通过第二滑块的移动完成盖子的揭开动作之后进行测温。第一轨道部包括第一梁,其安装成横穿装煤车的移动方向;第一移动轨道,其沿第一梁的长度方向安装。第一梁的侧面上可形成凹部与凸部搭配的散热部。第一梁上沿长度方向可以安装 S^r (rack gear)。第一滑块可包括托架,其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梁上;第一马达,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齿轮(pinion gear),其安装在第一马达的驱动轴上,与齿条啮合而传递驱动力。托架上可安装沿第一轨道滚动的多个辊轮。第二轨道部包括第二梁,其沿着与第一梁交叉的方向可移动地安装;第二移动轨道,其沿第二梁的长度方向安装。第二梁上沿长度方向可以安装齿条。托架上安装有所述第二马达,而第二马达的驱动轴上安装有齿轮,其与齿条啮合而传递驱动力,从而使第二梁沿着与第一梁交叉的方向移动。第二滑块包括连接杆,其安装在第二梁的端部上;升降体,其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第二滑块还包括检测盖子夹持状态的夹持传感器。夹持传感器包括升降托架,其安装在升降体上;升降主体,其安装在连接杆的端部,且可滑动地安装在升降托架上;测压元件,其安装在升降主体与升降托架之间。当夹持部件夹持盖子时,测压元件的电压产生变化,从而检测盖子的夹持与否。升降托架上形成有长孔形状的结合孔,而升降主体上突出形成有结合凸部,以与所述结合孔结合,进而可滑动地安装在升降主体上。位置传感器可包括安装在升降体上的磁性传感器。夹持部可包括安装在升降体底面的电磁铁。温度测量仪包括突出托架,其突出设置在升降体的侧面;高温计(pyrometer), 其安装在突出托架上,用于远程测量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温度。夹持部上可以安装冷却器,用于在高温下保护高温计。冷却器包括安装在升降体上,用于喷射冷气的喷气嘴。喷气嘴在升降体的侧面喷射冷气,从而能够在燃烧室的高温下保护高温计。夹持部上可以安装清除盖子外侧异物的异物清除器。异物清除器可包括安装在升降体底面并向盖子喷射空气的鼓风机。本发明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由于在装煤车上安装有自动开闭焦炉燃烧室盖子的装置,并能利用高温计对燃烧室的内部温度进行远程自动测温,因此能够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并能准确地测量燃烧室的温度。而且,由于能够对焦炉燃烧室的内部进行无人测温,因此能够减少人员,以减少人工费。


图1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图1所示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用来表示图1所示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结构的主要部分示意图。图4是用来表示第一梁上安装第一滑块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是示意地表示第二轨道部与第二马达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V-V向剖视图。图7是示意地表示第二滑块与夹持传感器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用来表示从升降体的底面观察的夹持部的示意图。图9是用来表示利用位置传感器检测盖子的示意图。图10是用来表示夹持部的下降与鼓风机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用来表示利用夹持传感器的盖子夹持检测作用的示意图。图12是用来表示利用夹持部将盖子移动到焦炉上侧的示意图。图13是用来表示利用高温计测量燃烧室温度的示意图。附图标记
10第一轨道部11焦炉
13装煤车15盖子
20第一滑块23第一马达
30第二滑块34第二轨道部
40位置传感器50夹持部
60温度测量仪70冷却器
80异物清除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 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可以实现为其他各种形式。提供本实施例的目的只在于完整地公开本发明,以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范畴。图1是示意地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100包括第一轨道部10,其安装成横穿焦炉11的装煤车13的行走方向;第一滑块20,其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轨道部10,且通过第一马达23的驱动沿所述第一轨道部1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轨道部34,其沿着与第一轨道部10交叉的方向安装在第一滑块10上;第二滑块30,其沿第二轨道部34在焦炉11的燃烧室18方向可升降地安装,且通过第二马达观的驱动而行走;位置传感器40,其安装成与第二滑块30同步移动,用于检测燃烧室盖子15的位置;夹持部50, 其安装在第二滑块30上,接收位置传感器40的检测信号之后,有选择地夹持开闭燃烧室18 的盖子15 ;温度测量仪60,其用于测量燃烧室的内部温度,在夹持部50夹持盖子15的状态下,通过第二滑块30的移动完成盖子15的揭开动作之后进行测温。图2是从另一个方向观察图1所示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用来表示图1所示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结构的主要部分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轨道部10安装成横穿装煤车13的移动方向A。第一轨道部10在燃烧室的上部与盖子15相隔预定距离的状态安装在装煤车13上。为了下述第一滑块20的移动,所述第一轨道部10在装煤车13的一侧与另一侧方向之间延伸。第一轨道部10包括第一梁12,其安装成横穿装煤车的移动方向;第一移动轨道 14,其沿第一梁12的长度方向安装。第一梁12可以安装成支撑第一轨道部10的方梁形状。第一梁12的侧面可以形成有散热部16,以便经受住产生于燃烧室上部的上升管19 (uptakes)或者燃烧室的高温。 上升管19是指高温气体移动的部分。散热部16可由在第一梁12的侧面向其内侧凹陷的多个凹部及凸部搭配而形成。散热部16形成在第一梁12的面向上升管19或者燃烧室的侧面上。但散热部16并不局限于形成在第一梁12侧面的一个位置上,也可以形成在第一梁12的整个周围或者所选择侧面的局部上。第一移动轨道14安装在第一梁12的上侧,且其长度与第一梁12的长度相对应。 第一移动轨道14以突出的状态安装在第一梁12的上侧,以使第一滑块20滑动动作。第一滑块20包括辊轮四。该辊轮四可以是与第一移动轨道14的接触部分为凹状的凹辊。因
6此,第一移动轨道14以凸状突出,以便以突出形状与辊轮四结合。如果辊轮四不采用凹辊而采用方辊,第一移动轨道14的突出形状理应改为方形。第一移动轨道14可分别形成在第一梁12的上侧及下侧。这是为了让第一滑块20在第一轨道14上稳定地滑移。关于这种辊轮四的滚动驱动,在说明第一滑块20的同时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梁12的长度方向上安装有齿条16。齿条16用于传递第一滑块20的滑动驱动力。图4是用来表示第一梁上安装第一滑块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如图4所示,第一滑块20包括托架21,其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梁12上;第一马达23,其安装在所述托架21上;齿轮27,其安装在第一马达23的驱动轴上,与齿条16啮合而传递驱动力。托架21在第一梁12的上侧滑动,且其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以便安装第一马达 23、辊轮四及齿轮27。托架21可以以覆盖第一梁12上侧的状态弯曲延伸,以便安装及保护第一马达23、辊轮四及齿轮27。第一马达23的主体部分安装在托架21上,而驱动轴25安装成面向第一梁12。齿轮27安装在所述第一马达23的驱动轴25上。齿轮27与第一梁12的齿条16啮合,从而传递第一马达23的驱动力。由此,第一滑块20通过齿条16与齿轮27的啮合驱动来实现滑动驱动。辊轮四可滚动地安装在托架21上,从而在第一移动轨道14上滚动驱动。在第一滑块20滑移时,所述辊轮四通过导向作用使第一滑块20稳定地进行滑动。为此,可在第一梁12的两侧,即第一梁12的上侧及下侧分别安装多个辊轮29。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辊轮四的安装数量在上侧及下侧分别为3个,但是为了稳定的导向作用及合适的结构布局, 辊轮的数量可以不受限制而可以改变。当操作者启动装煤车时,所述第一滑块20 —起滑动运行,进而移动到燃烧室上部的盖子15位置。即,当装煤车完成装煤驱动,操作信号会传递到第一马达23,进而实现第一滑块20的滑动驱动。而且,通过下述位置传感器40的运行检测出燃烧室盖子15的位置时,所述第一滑块20会停止滑动。接着,第二滑块30在第一滑块20的停止位置完成下降动作,进而完成燃烧室盖子15的夹持动作。第二滑块30沿第二梁22进行滑动运行。第二轨道部34沿着与第一轨道部10交叉的方向安装在第一滑块20的托架21上。 即,第二轨道部与第一滑块20的水平移动一起移动。图5是示意地表示第二轨道部和第二马达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V-V向剖视图。如图5及图6所示,第二轨道部34包括第二梁22,其沿着与第一梁交叉的方向可移动地安装;第二移动轨道31,其沿第二梁22的长度方向安装。附图标记21a表示用于安装第二轨道部34的安装托架。第二梁22沿着与第一梁12交叉的方向安装在托架21上。第二梁22与第一梁12 垂直交叉,在此状态下实现第二梁22的驱动。如此设置第二梁22的安装角度,是为了使滑动动作与夹持动作联动,进而顺利地夹持盖子15。即,使第二梁22沿盖子方向垂直升降,从而以更小的力量实现盖子15的夹持动作。对于这种盖子15的夹持动作,在说明下述夹持部50时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二梁22的侧面上形成有散热部24,以保护第二梁22在上升管19的高温下不致变形。散热部M由在第二梁22的侧面向其内侧凹陷的凹部及凸部搭配而形成。形成于第二梁22上的散热部24,并不局限于形成在上升管侧或者第二梁22的一侧上,也可以形成在第二梁22的整个周边上。在第二梁22的长度方向上安装有齿条26。齿条沈与安装在第二马达28的驱动轴上的齿轮23啮合,所述第二马达观安装在托架21上。因此,第二梁22随着第二马达观的驱动向盖子15方向滑动运行。当位置传感器40运行而对盖子15进行检测时,第二马达 28驱使第二梁22下降。第二梁22上安装有第二移动轨道31。第二移动轨道31突出设置在第二梁22的侧面。在第二梁22的两侧,沿第二梁22 的长度方向可安装有一对所述第二移动轨道31。通过安装于托架21上的辊轮32的滚动驱动来引导第二梁22,使其进行升降动作。辊轮32可以是滚动接触面为凹状的凹辊。当然, 辊轮32采用凹辊时,第二移动轨道31以凸状突出。第二滑块30安装在第二梁22的顶端。图7是示意地表示第二滑块与夹持传感器的安装状态的图。如图7所示,第二滑块30包括连接杆37,其安装在第二梁22的端部;升降体33, 其安装在连接杆37上。连接杆37的一端与第二梁22的端部连接,而另一端沿着与第一梁12水平的方向延伸。连接杆37随着横梁22的滑移,沿盖子15方向升降。连接杆37的形状为棒状或者具有棱角的杆状。升降体33安装在连接杆37的延伸端。升降体33上安装有检测对盖子 15的夹持动作的夹持传感器35。夹持传感器35包括升降托架35a,其安装在升降体33上;升降主体35b,其安装在连接杆37的端部,且可滑动地安装在升降托架3 上;测压元件35c,其安装在升降主体 3 与升降托架3 之间。升降托架3 可升降地安装在升降体33上。升降托架35a的侧面上形成有长孔状的结合孔35d,用于可升降地安装升降托架35a。从升降主体3 突出的结合凸部3 插入于所述结合孔35d。结合凸部35e的端部上形成有止挡部,以防止与升降托架3 脱离。 由此,升降托架35a的升降幅度对应于结合孔35d的长度。升降托架35a与升降主体3 之间安装有测压元件35c。测压元件35c安装在升降主体3 的上侧,用于检测基于升降托架3 与升降主体3 的相对运动的接触及分离, 从而检测盖子15与夹持部50是否相接。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利用测压元件35c的夹持传感器对盖子的检测动作。首先,如图9所示,通过位置传感器40对盖子15进行检测之后,随着第二马达观的驱动第二梁22开始下降。接着,如图9b所示,第二滑块30与第二梁22 —同下降。如图11所示,夹持部50 与盖子15接触时停止下降动作。然后,如图9c所示,与夹持部50连接的升降托架35a也随之停止下降动作,而升降主体35b由于惯性力沿下降方向继续下降一定距离。升降主体35b的这种下降动作受到长孔35d的长度的限制。接着,升降主体3 上侧的测压元件35c与升降托架3 分离。由此,测压元件 35c产生压力变化,能够容易检测夹持部50与盖子15的接触。如上所述,利用位置传感器40检测出盖子15的位置之后,实现夹持部50的下降动作。
位置传感器40安装在第二滑块30的升降体33上。位置传感器40可由磁性传感器组成。即,磁性传感器通过磁力线来运行,当盖子15位于磁性传感器的下方时,检测磁力线的变动,进而检测出盖子15的位置。通过这种位置传感器40检测出盖子15的正确位置之后,第二滑块30的升降体33下降,使夹持部50夹持盖子15。图8是用来表示从升降体的底面观察的夹持部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夹持部50以电磁铁的形式安装在升降体33底面。在升降体33的底面可以安装一个或者多个这种夹持部50的电磁铁。通过夹持传感器35的检测判断为与盖子15接触的情况下,夹持部50开始运行,通过由于施加电源而产生的电磁铁的磁化作用来夹持盖子15。完成盖子的夹持动作之后,夹持部50向一侧移动。即,通过第一马达23的驱动第一滑块20进行移动,从而移动盖子15以开放燃烧室18。接着,通过安装于升降体33的温度测量仪,来检测燃烧室的内部温度。温度测量仪60包括突出托架61,其突出于升降体33的侧面;高温计63,其安装在突出托架61上,用于远程测量燃烧室内部温度。突出托架61的一端安装在升降体33的侧面或者升降托架3 上,而另一端可以安装成向升降体33的外侧延伸。突出托架61以板状突出,以便将高温计63安装成脱离升降体33外侧。高温计63是利用当物体受高温热辐射变强而由红色变成白色的现象来测量色泽或强度,从而检测温度的温度计。这种高温计63不需要直接接触高温被测物,可易于进行远程测温。因此,在燃烧室18开放的状态下,可以远程测量焦炉燃烧室的温度,从而可以准确地测量温度,并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升降体33上安装有冷却器70,用于在燃烧室的高温下保护高温计63。冷却器70上安装有喷气嘴70 (附图标记与冷却器相同)。所述喷气嘴70安装在升降体33上,用于喷射冷气71。喷气嘴70向高温计63的底面喷射冷气71,以起到气幕的作用。因此,避免燃烧室的高温直接传递到高温计63,以防破损。另外,夹持部50上安装有用于清除盖子15的外侧异物的异物清除器80。异物清除器80包括鼓风机80 (附图标记与异物清除器相同),其安装在升降体33 的底面,向盖子15方向喷射空气。由此,在利用夹持部50夹持盖子15之前,向盖子15喷射空气81,清除盖子15表面上的异物,以便夹持动作的顺利进行。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的作用。首先,操作者输入待测焦炉燃烧室的测点。之后,第一滑块20沿着第一轨道部10移动。通过第一马达23的驱动来实现所述第一滑块20的移动。接着,如图9所示,通过与第一滑块20同步移动的位置传感器40,检测已设定的燃烧室的测点即待测燃烧室的盖子的位置。然后,通过位置传感器40检测出测点的盖子的位置之后,如图10所示,利用鼓风机80向检测位置的盖子喷射空气,以清除盖子15上的异物。之后,如图11所示,第二滑块30下降,使得夹持部50与盖子15接触。此时,盖子15与夹持部50的接触是由夹持传感器35来感测的。其次,如图12所示,当夹持传感器35传递盖子15的接触感测信号后,夹持部的电磁铁会被磁化,以实现对盖子15的夹持动作。接着,第二滑块30朝盖子15的上侧移动,从燃烧室揭去盖子15,以开放燃烧室。接着,如图13所示,使第二滑块30沿着第一轨道部10移动一定距离,使高温计63 移动到燃烧室位置。其中,在高温计63移动时,喷气嘴70喷射冷气,以防止高温计63在燃烧室12的高温下受到损坏。然后,高温计63准确地进行对燃烧室内部温度的远程自动检测。因此,能够取代对燃烧室的人工测温,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并能准确地测量燃烧室的温度。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属于等同范围内的各种变形例或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真正要求保护的范围应当根据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内容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轨道部,其安装成横穿焦炉装煤车的移动方向;第一滑块,其沿所述第一轨道部可移动地安装,且通过第一马达的驱动沿所述第一轨道部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轨道部,其沿着与所述第一轨道部交叉的方向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第二滑块,其沿所述第二轨道部在焦炉燃烧室方向可升降地安装,且通过第二马达的驱动进行移动;位置传感器,其安装成与所述第二滑块同步移动,用于检测燃烧室盖子的位置; 夹持部,其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接收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之后,有选择地夹持开闭燃烧室的盖子;温度测量仪,其用于测量燃烧室内部温度,在所述夹持部夹持盖子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滑块的移动完成盖子的揭开动作之后进行测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部包括第一梁,其安装成横穿装煤车的移动方向; 第一移动轨道,其沿着所述第一梁的长度方向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的侧面上形成有凹部与凸部搭配的散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包括托架,其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梁上; 第一马达,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齿轮,其安装在第一马达的驱动轴上,与齿条啮合而传递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安装有沿第一轨道滚动的多个辊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部包括第二梁,其沿着与第一梁交叉的方向可移动地安装; 第二移动轨道,其沿第二梁的长度方向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齿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安装有所述第二马达,而所述第二马达的驱动轴上安装有齿轮,其与齿条啮合而传递驱动力,从而使第二梁沿着与第一梁交叉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包括连接杆,其安装在所述第二梁的端部上;升降体,其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包括检测盖子夹持状态的夹持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传感器包括升降托架,其安装在所述升降体上;升降主体,其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且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托架上;测压元件,其安装在所述升降主体与升降托架之间,当夹持部件夹持所述盖子时,测压元件的电压产生变化,从而检测盖子的夹持与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托架上形成有长孔形状的结合孔;所述升降主体上突出形成有结合凸部,以与所述结合孔结合,进而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升降主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体上的磁性传感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体底面的电磁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测量仪包括突出托架,其突出于所述升降体的侧面;高温计,其安装在所述突出托架上,用于远程测量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温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上安装有冷却器,用于在高温下保护高温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包括安装在升降体上,用于喷射冷气的喷气嘴,所述喷气嘴在升降体的侧面喷射冷气,以在燃烧室的高温下保护高温计。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上安装有清除盖子外侧异物的异物清除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清除器包括安装在升降体底面并向盖子喷射空气的鼓风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温计自动测量焦炉燃烧室温度,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并准确地进行测温的焦炉燃烧室的自动测温装置。本发明包括第一轨道部,其安装成横穿焦炉装煤车的移动方向;第一滑块,其沿第一轨道部可移动地安装,且通过第一马达的驱动沿所述第一轨道部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轨道部,其沿着与第一轨道部交叉的方向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第二滑块,其沿第二轨道部在焦炉燃烧室方向可升降地安装,且通过第二马达的驱动进行移动;位置传感器,其安装成与第二滑块同步移动,用于检测燃烧室盖子的位置;夹持部,其安装在第二滑块上,接收位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之后,有选择地夹持开闭燃烧室的盖子;温度测量仪,其用于测量燃烧室内部温度,在夹持部夹持盖子的状态下,通过第二滑块的移动完成盖子的揭开动作之后进行测温。
文档编号G01K1/14GK102203573SQ200980143387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崔权燮, 金东源 申请人:Posco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