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谱流通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015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极谱流通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分析检测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极谱流通池。
背景技术
1924年捷克化学家海洛夫斯基发明极谱仪,所谓极谱仪,就是指以可更新的汞滴 作为工作电极,在工作电极上施加扫描电位,检测获得相应电流的一种电化学分析仪器,可 以用于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及一些理论研究。从发明极谱仪后,其电极结构基本形式 就已确定,开始时以快速下滴的汞滴作为工作电极,做一次实验要消耗很多滴汞。这种形 式的电极制作的极谱仪检测灵敏度不高,实用价值有限,至今还有应用,大多应用于学生实 验,用于演示经典极谱仪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一种称之为单扫极 谱分析方法,使电极的形式及分析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这种方法是让汞通过内孔极细 的毛细管,到毛细管下端形成一个汞滴,总用时一般7秒时间。前5秒用于汞滴的增长,后 期进行扫描,一般扫描时间为2秒,这种形式是近代极谱仪的最基本形式,称之为单扫极谱 法。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多种扫描方法,如方波极谱、脉冲极谱等,统称为现代极谱分析,其 中单扫极谱法应用最为普遍。现代极谱分析方法的出现,使得极谱分析方法真正走向实用, 我国有许多检测方法,规定国标法即为单扫极谱分析方法。从经典极谱到现代极谱,电极的基本形式变化不大,只是从一次分析需几十到上 百滴汞,到一次分析只需一滴汞作为电极,仍摆脱不了滴汞电极的限制。在分析过程中,汞 滴不断增大,大到一定程度后受重力影响将自动脱落,汞滴属自动脱落,不受控制,这就大 大限制了极谱分析方法的应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出了一种可控的滴汞电极,国内称之 为静汞电极。这种电极排汞可控,汞滴能长时间悬挂,使得极谱分析又前进了一步,但极谱 分析的基本形式没有变化,仍然是毛细管下端悬挂汞滴,电解池的开口方向向上,毛细管作 为滴汞或静汞电极的载体,与其它电极一道浸入到开口方向向上的电解池中的溶液中进行 检测。在现代化学分析中有多种流动分析方法,例如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流动注射等,这些 分析方法都有一个分离后或反应后的检测问题,传统大量应用的主流为光度检测方法,其 它方法为辅助,例如电导、电化学检测。电化学检测灵敏度高于光度检测,但仅限于固体电 极,且应用领域极为有限,而在传统电化学分析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极谱分析,由于受形式所 限,不能用于这些类型分析方法的检测。传统电化学极谱分析的基本形式为三电极指向下方,电解池开口方向向上,三电 极浸入到电解池溶液中进行分析,而电解池内的溶液分布是均勻的,待测的化学成分也是 均勻分布在溶液中,分析结束后更换溶液或同时更换电解池及溶液,更换新的汞滴后,再进 行下次分析。由于电解池开口方向向上直通大气,待测的元素为均勻分布,溶液无法依次通 过电极表面,而有时候分析检测需对样品分离或反应后,对某一特定区域溶液进行检测;还 有时候溶液先流动到某一特定区域后停止流动,形成一段柱塞状液体区域,然后再进行检 测。这些检测要求用传统极谱分析方法是无法实现的。再由于三电极浸入到放在圆形容器 内的待测溶液中,需要占用较多的化学试剂溶液,并且也不能进行分时、分区域检测,因此传统的电化学极谱分析电极形式,使得电化学极谱工作方式不能实现连续自动分析,包括 一些科技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瑞士产的具有极谱功能的仪器,仍采用传统的三电极方向向 下,电解池开口方向向上,工作完毕后手工更换溶液或同时更换溶液和电解池,仪器的工作 方式仍为传统的为手工操作。液相色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后检测方法,尤其用于有机物的分析,而极谱分析方 法分析有机物尤为见长,且灵敏度较高,但由于受形式限制,过去传统的电化学极谱分析方 法不能用于液相色谱、离子色谱、及流动注射分析检测。电化学发光分析是近期发展起来的 一种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但由于受电极形式所限,目前的文献报道都是使用固体电极,而无 法应用于可更新的静汞或静卧汞电极,这也限制了电化学发光分析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变传统极谱工作形式的流通池,在使用静汞或静 卧汞电极的基础上,使待测溶液能够按顺序依次通过流通池,与三电极接触,进行电化学检 测,使得传统极谱分析方法可以拓展到其它应用领域,如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流动注射分 析、电化学发光分析等,并能够实现连续自动化分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极谱流通池,涉及有参比电极安装通道、工作电极安装通道、进 液口、推汞器、汞滴、壳体、出液口、腔体和辅助电极安装通道组成。壳体是本发明所述一种 极谱流通池的主体件,壳体的居中位置设置有腔体。在壳体的下端,与腔体相连接,设置有 出液口 ;在壳体的上端,与腔体相连接,设置有进液口。居中位置,或者说在基本居中的位 置,设置有与腔体相连通的工作电极安装通道,在所说工作电极安装通道的内端,用于形成 工作用的汞滴。相对于工作电极安装通道成直角的位置,在壳体上呈水平设置的形式,设置 有推汞器。这里所说的推汞器,是要在分析结束后,将汞滴推掉,进入到腔体内的排液位置。 要达到将分析用过的汞滴推落进入到腔体内,这里可以有两种设置形式,一种是工作电极 安装通道在下的形式,另一种是工作电极安装通道在上的形式,只要工作电极安装通道和 推汞器两内端衔接可靠,都可以达到将分析用过的汞滴推落进入到腔体内的效果。壳体采 用透明材料制作,形成腔体内可视的形式。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极谱流通池,这是一种改变传统极谱工作形式的流通池,能够 使待测溶液按顺序依次通过流通池,与三电极接触,进行电化学检测分析,使得传统极谱分 析方法可以拓展到其它应用领域,如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流动注射分析、电化学发光分析 等,并易于实现自动化分析。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极谱流通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工作电极安装通道 改变方向后的极谱流通池的结构示意图。1一参比电极安装通道2—进液口 3—推汞器 4一壳体 5—工作电极安装通道 6—出液口 7—腔体 8—萊滴9一辅助电极安装通 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参照附图1和附图2,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极谱流通池,涉及有 参比电极安装通道1、进液口 2、推汞器3、壳体4、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出液口 6、腔体7、汞滴8和辅助电极安装通道9组成。壳体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极谱流通池的主体件,壳体4 的居中位置设置有腔体7。在壳体4的下端,与腔体7相连接,设置有出液口 6 ;在壳体4的 上端,与腔体7相连接,设置有进液口 2。居中位置,或者说在壳体4基本居中的位置,设置 有与腔体7相连通的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在所说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的内端,用于形成工 作用的汞滴8。相对于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成直角的位置,在壳体4上呈水平设置的形式, 设置有推汞器3。这里所说的推汞器3,是要在分析结束后,将汞滴8推掉,进入到腔体7内 的排液位置。要达到将分析用过的汞滴8推落进入到腔体7内,这里可以有两种设置形式, 一种是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在下的形式,另一种是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在上的形式,只要工 作电极安装通道5和推汞器3两内端衔接可靠,都可以达到将分析用过的汞滴8推落进入 到腔体7内的效果。壳体4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形成腔体7内可视的形式。本发明所述的 一种极谱流通池,这是一种改变传统极谱工作形式的流通池,能够使待测溶液按顺序依次 通过流通池,与三电极接触,进行电化学检测分析,使得传统极谱分析方法可以拓展到其它 应用领域,如液相色谱、离子色谱、流动注射分析、电化学发光分析等,并易于实现自动化分 析。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壳体4材质为塑料、玻璃或耐腐蚀性金属制作,蠕动泵从样品中抽取的待测溶液, 由进液口 6送入流通池,分析结束,推汞器3将作为工作电极的汞滴8推掉入腔体7中,两 者位置衔接要求比较严格,经出液口 6排出池外;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这三电极 都与流通池腔体7相通,并与大气密封隔离。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极谱流通池,可以有三种工 作方式
本发明分析工作方式1 由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中的工作电极排出汞滴,在毛细管端口 形成电极汞滴,由蠕动泵从样品中抽取待测溶液,待测溶液沿管道流动至极谱流通池电极 位置,当三电极都与溶液接触时,蠕动泵停止转动。此时辅助电极C通过溶液对由静卧汞电 极组成的工作电极施加静止电压及扫描电压,当扫描至某一电位时,在工作电极上获得相 应的法拉第电流或电位信号,这个电流与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正相关,可获得待测物质 含量的信息。待一次分析过程结束后,推汞器3将汞滴8推掉排走,蠕动泵再次启动将分析 后的溶液排走,清洗管道后,重复上一次分析过程,准备进行下一次的分析检测。本发明分析工作方式2 将极谱流通池的入口接液相色谱或离子色谱分离柱的末 端,更新电极的汞滴,启动仪器,溶液从分离柱的末端流出,进入极谱流通池的入口后流经 三电极,经检测后从极谱流通池的出口流出。待一次分析过程结束后,推汞器3将汞滴8推 走,更新汞滴,再进行下一次工作过程。本发明分析工作方式3 将极谱流通池整体置于不透光的暗箱内,在极谱流通池 的侧面贴近工作电极处放置光电倍增管,溶液为特定的可通电致其发光溶液,重复分析工 作方式1,当溶液到达指定位置,三电极全部浸入溶液后,施加电压,将会产生化学发光现 象,该光的强度与物质含量正相关,通过测光强度可获知某物质的含量。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极谱流通池,其极谱流通池进液口设在上端,出液口可设在下 端,工作后的溶液和用后的汞滴都通过蠕动泵排出。极谱流通池工作电极,毛细管管口方向 可向上,汞滴静置于毛细管管口之上,与水平方向垂直;亦可小角度倾斜,与垂直方向夹角 不大于30度,此为采用静卧汞电极方式。极谱流通池工作电极,毛细管口方向可向下,此为 采用静汞电极方式。极谱流通池推汞器,推汞杆的截面形状可是圆柱状,也可以是方形,材质为塑料、玻璃或耐腐蚀性金属制作。推汞器的安装方向与毛细管出汞口垂直,紧贴毛细管 口,可沿毛细管口水平方向往返滑动推动汞滴移动。本发明所述一种极谱流通池,工作电 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这三电极通道及推汞器都与流通池腔体相通,并通过密封措施与大 气密封隔离。
权利要求
一种极谱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壳体(4)的居中位置设置有腔体(7);在壳体(4)的下端,与腔体(7)相连接,设置有出液口(6);在壳体(4)的上端,与腔体(7)相连接,设置有进液口(2);在壳体(4)基本居中的位置,设置有与腔体(7)相连通的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在所说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的内端,用于形成工作用的汞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谱流通池,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工作电极安装通道(5) 成直角的位置,在壳体(4 )上呈水平设置的形式,设置有推汞器(3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谱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壳体(4)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形成腔体(7)内可视的形式。
全文摘要
一种极谱流通池,涉及有参比电极安装通道、进液口、推汞器、壳体、工作电极安装通道、出液口、腔体、汞滴和辅助电极安装通道组成。壳体是主体件,壳体的居中位置设置有腔体。在壳体的下端,与腔体相连接,设置有出液口;在壳体的上端,与腔体相连接,设置有进液口。居中位置设置有与腔体相连通的工作电极安装通道,在工作电极安装通道的内端,用于形成汞滴。相对于工作电极安装通道成直角的位置,在壳体上呈水平设置的形式,设置有推汞器。本发明改变了传统极谱工作形式的流通池,能够使待测溶液按顺序依次通过流通池,与三电极接触,进行电化学检测分析,使得传统极谱分析方法可以拓展到其它应用领域。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G01N27/48GK101923067SQ20101014730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5日
发明者许建民 申请人:许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