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进样方法、分析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8547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质进样方法、分析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总碳或有机碳进样及分析方法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中总 碳/总有机碳的进样、分析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中的总碳(TC)包括总无机碳(TIC)和总有机碳(TOC)。水中的总有机碳是以水 样中的含碳量来直接表征有机物的总含量,是评价水质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常见的总碳(或总有机碳)的分析步骤为先将一定体积的水样注入到反应单元中,进行氧 化处理,将水样中的总碳或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然后再检测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 进而计算被测样品的总碳或有机碳浓度。其中燃烧氧化-NWR检测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在 该方法中需要将几十至几百微升的待测水样完全、准确地注入到燃烧室内燃烧,因此对系 统进样控制的要求比较高。现有的总有机碳自动分析仪样品注入装置,主要有定量滑动阀和电磁阀定量环两 种方式。对于定量滑动阀方式,请参阅图1,其工作方式如下1)、定量滑动阀1的滑块11滑到与样品通道21和废液通道M对齐,泵20启动, 样品充满滑块11上的定量室10 ;2)滑块11滑到与载气通道22和注入通道23对齐,载气打开,将定量室10内的样 品推入燃烧室3。进样体积通过定量室体积的限定,能方便地实现小体积进样,但定量滑动阀进样 方式仍存在以下问题1)进样体积取决于定量滑动阀的定量室的体积,对于某一特定型号的定量滑动 阀,其定量室的体积是一定的,定量体积不可调,从而使进样体积不可调,对于需要改变进 样体积的测量则无法实现;2)长期使用,污染物会在定量室的内部积累,使定量体积不准,对分析结果产生影 响,因此需要定期清洗定量室,使用维护不方便;3)样品通过定量室进样时,会在进样室的内壁上有残留,使小体积进样不准确,进 一步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电磁阀定量环方式,请参阅图2,其工作方式如下1)电磁阀5的通道B和电磁阀6的通道C打开,泵20启动,样品通过通道B被泵 入定量环4,多余样品从通道C排入废液;2)电磁阀5的通道A和电磁阀6的通道D打开,打开载气,定量环4中的样品被载 气推动,注入到燃烧室3。通过定量环限定注入燃烧室的进样体积,能方便地实现小体积进样,但电磁阀定 量环进样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1)进样体积取决于定量环的体积,对于需要改变注入体积进行测量的情况,必须 手动更换定量环,操作麻烦;
2)电磁阀内部如通道存在死体积,易出现试剂残留,前次残留的样品易对下一个 样品测量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样品通过定量环进样时,会在定量环及管路的内壁上有残留,使小体积进样不 准确,进一步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准确定量的水质 进样方法和总碳/总有机碳分析方法,也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 全可靠且性能良好的水中总碳/总有机碳的分析装置。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进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进样管路中注入样品和试剂;所述试剂包括载流; 所述载流推动所述样品,将样品推出进样管路,进入下游进样口。进一步,所述试剂还包括第一载气;所述第一载气与所述样品、载流在进样管路中形成样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 构;所述载流推动第一载气,并进一步推动样品,将样品推出进样管路,进入下游进样 □。进一步,所述试剂还包括第二载气;所述第二载气推动所述样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并将样品推出进样管路, 进入下游进样口。进一步,所述第二载气与第一载气相同或不同。作为优选,将管路中样品的初始段排废,中间段注入进样管路。进一步,所述载流为蒸馏水或纯水。进一步,将样品在酸环境中曝气后,再注入进样管路。进一步,分时间或分空间向所述进样管路内注入样品和试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进样方法的水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进样步骤b、反应步骤由所述进样口进入的样品在燃烧室内燃烧;C、检测步骤第三载气通入燃烧室并将燃烧产物带至下游进行净化和检测,分析检测信号得到 样品的参数。进一步,分时间或分空间向所述进样管路内注入样品和试剂。进一步,对燃烧产物净化时采用电磁阀控制方式除湿排水。进一步,所述第一载气、第二载气、第三载气相同或不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质分析装置,包括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与第三载气相连,并通过进样管 路与进样单元相连;
5
进样单元,所述进样单元与样品和试剂相连,所述试剂包括第一载气、第二载气和 载流;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进样单元向进样管路内注入样品和试剂,形成 样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净化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分别与燃烧室和检测单元相连。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进样单元分时间或分空间向所述进样管路内注入样品 和试剂。进一步,所述净化单元采用电磁阀控制排水。进一步,所述第一载气、第二载气、第三载气相同或不同。进一步,所述水质分析装置还包括与第四载气相连的曝气单元,进样单元与酸溶 液和曝气单元相连。进一步,所述第四载气与第一载气、第二载气、第三载气相同或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进样准确直接采用载流或采用与样品之间间隔一段载气的载流推动样品的方式进样,载流 冲洗进样管壁,并将残留在进样管路壁上的样品带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反应,从而消除了由 于样品在管壁上的残留引起的进样体积不准和残留引起的测量记忆效应等问题;2、控制模块控制进样单元分时间或分空间将样品和试剂注入进样管路,注入方式 多样,方便操作;3、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动力泵,进行样品注入体积的定量,注入体积不受定量环 或定量室体积的限制,可方便地在程序中改变;能够实现满量程内小体积的准确定量,降低 了试剂消耗量,保证定量的准确性及测量精度,且能经受住长期的运转;4、使用储液环暂时储存样品,能够有效避免样品与试剂直接接触泵的核心器件, 保护泵免受磨损或腐蚀,降低维护成本;5、此系统流路设计简单,故障点少,大大降低维护工作量和维护成本,简化操作步 骤;6、冷凝除湿单元采用电磁阀控制排水代替传统的排水筒溢流除湿排水,使结构紧 凑,也免去排水筒需经常维护的麻烦。


图1为背景技术中定量滑动阀样品注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背景技术中电磁阀定量环样品注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的水质分析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6中的水质分析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7中的水质分析装置中的进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3所示,一种水质分析装置,用于水体中的总碳分析,包括进样单元、控制模
6块200、反应单元、净化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进样单元与样品和试剂相连,所述试剂包括
第一载气、第二载气和载流;所述进样单元,包括注射泵201、多通道选向阀202、储液环203和管路;所述注射泵201 —端与载流相连,一端与储液环203相连,对泵入的物质进行精确 定量;载流可以为含碳量非常低的蒸馏水或纯水,本实施例中载流为纯水;储液环203另一端与多通道选向阀202相连,用于暂时储存由注射泵201泵入的 样品或试剂,,有效避免由注射泵201泵入的样品或试剂直接接触注射泵201中的注射器, 保护高精密注射器免受磨损或腐蚀;多通道选向阀202上设置公用通道O、样品通道a、载气通道b、注入通道c和废液 通道d ;第一载气和第二载气均通过载气通道b与多通道选向阀202相连;所述公用通道ο 连接储液环203 ;所述注入通道c通过进样管路g与下游反应单元的进样口 30相连通;多 通道选向阀202控制各通道之间流路的切换和定位,与注射泵201结合使用,实现按时间顺 序进样,同时能够保证流路切换定位的精准和无死体积,且简化流路设计,减少故障点;所述控制模块200与多通道选向阀202和注射泵201相连,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 分别选择样品或相应试剂的通道,并控制注射泵201将样品或相应试剂注入至进样管路g, 形成样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并在进样管路g中暂存;进样时,控制模块200控制第二载气通入进样管路g,将暂存在进样管路g中的样 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推出进样管路g,经过进样口 30注入到反应单元;在该过程 中,首先夹在中间的第一载气推着样品注入进样口 30,并阻隔了样品和载流之间的相互混 合;同时,通入进样管路g的第二载气紧随推着载流注入进样口 30,并将残留在进样管路g 壁上的样品清洗进而注入进样口 30 ;从而将准确体积的样品完全注入进样口,进而注入反 应单元;所述第一载气和第二载气相同或不同,只要第一载气和第二载气不对样品测量产 生影响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载气和第二载气相同,均为空气;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燃烧炉、燃烧室31和催化剂,第三载气通过进样口 30与燃烧 室31相连;燃烧炉将燃烧室31内的温度加热到所需温度,进入燃烧室31的样品在催化剂的 作用下燃烧;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冷凝除湿模块41和除卤/除尘模块42,所述冷凝除湿模块41 与燃烧室31相连,并通过电磁阀402与除卤/除尘模块42相连;所述冷凝除湿模块42的 底部设置电磁阀401,与废液通道连通,排出冷凝除湿模块41内的冷凝水;冷凝除湿模块采用电磁阀代替传统的排水筒,能够保证气体不会从冷凝除湿模块 中漏出,使燃烧产生的气体在载气的作用下能够全部进入下游分析单元;且采用电磁阀使 冷凝除湿模块的结构紧凑,同时维护方便;除卤/除尘模块42用于对燃烧后气体的除卤和除尘;检测单元,包括检测模块51和处理模块52,所述检测模块51分别与除卤/除尘 模块42和处理模块52相连,检测经净化单元净化后的气体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处理模块 52,得到样品参数;与燃烧室31相连通的第三载气为不含碳的含氧气体,如高纯含氧氮气,或净化后 的除碳含氧空气等;所述第三载气可以与进样单元载气通道b相连通的第一载气和第二载
7气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三载气与第一载气和第二载气不同,为高纯含氧氮气。本实施例还揭示了一种水质进样方法,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水质分析装置的进样单 元,具体步骤如下Al、注入样品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样品通道a,注射泵201吸液,将100 μ 1 的样品吸入到储液环203暂时储存;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的样品通过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暂存;A2、注入载流及进样控制模块200控制注射泵201吸取200 μ 1载流到储液环203中;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的200 μ 1载流即纯水也通过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并连同上述暂存在进样 管路g中的样品推出进样管路g,进入进样口 30,实现对反应单元的进样;在该过程中,首先载流推着样品注入进样口 30,然后载流将残留在进样管路g壁 上的样品洗脱,并紧随样品注入进样管路并注入进样口 30 ;从而将准确体积的样品完全注 入进样口 30,并进一步注入反应单元。由于样品体积很小,在将定量体积的样品注入进样管路g进而注入进样口时,在 样品流经的管路中难免出现样品挂壁的现象,会使实际进样体积变小,进样误差比较大,将 严重影响后续分析的准确性;而本实施例的进样方式,是采用载流将样品经过的管路清洗干净,并将清洗液也 同时注入至进样口,以减小进样误差。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分析方法,分析水样中的总碳含量,采用本实施例所 述的水质分析装置,包括以下步骤A、进样步骤与本实施例所述的水质进样方法步骤相同;B、反应步骤控制燃烧炉的加热温度,由进样口 30进入的样品在燃烧室31内燃烧氧化生成二 氧化碳;此反应步骤为燃烧氧化法检测水样中的总碳/总有机碳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 述;C、检测步骤Cl、净化电磁阀402打开,电磁阀401关闭,将第三载气即含氧高纯氮气由进样口持续通入 燃烧室31 ;在第三载气的推动下,燃烧产物被输送至冷凝除湿模块41,进行气液分离,分离 出来的液体暂时储存在冷凝除湿模块41的集液器内;在第三载气的推动下,经过气液分离的气体通过除卤/除尘模块42,得到净化后 的气体;C2、检测净化后的气体在第三载气的推动下进入检测单元的检测模块51,检测气体中二氧 化碳的光信号;
处理模块52根据检测模块51检测得到的二氧化碳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样 品中总碳的含量;C3、检测完毕后,电磁阀402关闭,电磁阀401打开,第三载气将冷凝除湿单元集液 器内的冷凝液排出;关闭第三载气,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次测量;由于每一次测量完毕后,都有第三载气在燃烧室内残留,所以在步骤B中,样品注 入燃烧室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直接燃烧,与载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施例2:一种水质分析装置,用于水体中的总碳分析,与实施例1所述水质分析装置相同。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进样方法,与实施例1所述进样方法不同的是1、在步骤A2中,控制模块200控制注射泵201吸取100 μ 1载流到储液环203中; 并将此100 μ 1载流通过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暂存;2、本实施例的进样方法还包括步骤A3,具体为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载气通道b,注射泵201吸取1000 μ 1第 二载气即空气到储液环203中;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气,将储液环 203中的空气通过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并连同上述暂存在进样管路g中的样品及 载流推出进样管路g,进入进样口 30,实现对反应单元的进样;在该过程中,首先载流推着样品注入进样口 30,通入进样管路中的第二载气紧随 推着载流注入进样口 30,载流将残留在进样管路g壁上的样品洗脱并注入进样口 30 ;从而 将准确体积的样品完全注入进样口 30,并进一步注入反映单元。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分析方法,分析水样中的总碳含量,与实施例1所述 的水质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在步骤A中,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水质进样方法进行进样。实施例3一种水质分析装置,用于水体中的总碳分析,与实施例2所述的水质分析装置相 同。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进样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水质进样方法不同的是1、步骤A2为向进样管路中注入第一载气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 择载气通道b,注射泵201吸取50 μ 1第一载气即空气到储液环203中;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气,将储液环 203中的空气通过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暂存;2、步骤A3为向进样管路中注入载流并进样,具体如下控制模块200控制注射泵201吸取200 μ 1载流到注射泵201内;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体积为200 μ 1的载流通过公用通道ο注入通道c进而推到进样管路g内,并将之前 暂存在进样管路g中的样品及载气推出,进入进样口 30 ;本实施例中载流为蒸馏水;样品进样时,进样管路g内的样品后紧跟一段第一载气,再是蒸馏水,形成样 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
在该过程中,首先夹在中间的第一载气推着样品注入进样口 30,并阻隔了样品和 载流之间的相互混合;同时,载流将残留在进样管路g壁上的样品洗脱并紧随样品及载气 注入进样口 30 ;从而将准确体积的样品完全注入进样口 30,并进一步注入反应单元。在样品与载流之间隔一段第一载气,能有效防止样品与载流的混合,进样时,样品 与载流之间有较明显的间隔,实现样品进样后,载流仅需对挂壁的样品清洗再进样即可,能 够有效实现样品的进样和管路的清洗,保证进样精度;本实施例进样时采用空气作为第一 载气,由于内外压相平衡,使进样的第一载气体积更加准确。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分析方法,与实施例2中的水质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在步骤A中,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水质进样方法进行进样。实施例4一种水质分析装置,用于水体中的总碳分析,与实施例3所述水质分析装置相同。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样方法,与实施例3所述进样方法不同的是1、在步骤A3中,控制模块200控制注射泵201吸取100 μ 1载流到储液环203内, 并将此100 μ 1载流通过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暂存;2、本实施例进样方法还包括步骤a4进样,具体如下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载气通道b,注射泵201吸取500 μ 1第 二载气即空气到储液环203中。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气,将储液 环203中的空气通过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并连同上述暂存在进样管路g中的样 品-第一载气-载流推入进样口 30,实现对反应单元的进样;在该过程中,首先夹在中间的第一载气推着样品注入进样口 30,并阻隔了样品和 载流之间的相互混合;同时,通入进样管路g的第二载气紧随推着载流注入进样口 30,载流 将残留在进样管路g壁上的样品清洗并将其注入进样口 30 ;从而将准确体积的样品完全注 入进样口 30,并进一步注入反应单元。实施例5一种水质分析装置,用于水体中的总碳分析,与实施例4所述水质分析装置相同。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样方法,与实施例4所述进样方法不同的是本实施例 的进样方法均是选取样品/第一载气/载流的中间段注入进样管路,具体如下Al、注入样品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样品通道a,注射泵201吸液,将500 μ 1 的样品吸入到储液环203暂时储存;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200 μ 1样品通过公用通道ο推至废液通道d ;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体积为100 μ 1的样品通过公用通道ο注入通道c进而推到进样管路g内暂存;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剩余的样品通过公用通道ο全部推至废液通道d ;A2、注入第一载气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载气通道b,注射泵201吸气,将300 μ 1的第一载气即空气吸入到储液环203中暂时储存;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气,将储液环 203中100 μ 1第一载气通过公用通道ο推至废液通道d ;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气,将储液环 203中50 μ 1的第一载气通过公用通道ο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暂存;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气,将储液环 203中剩余的第一载气通过公用通道ο全部推至废液通道d ;本实施例第一载气为空气;A3、注入载流控制模块200控制注射泵201吸取10001载流到注射泵201内;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600 μ 1载流通过公用通道ο推至废液通道d ;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体积为100 μ 1的载流通过公用通道ο注入通道c进而推到进样管路g内暂存;本实 施例中载流为蒸馏水;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剩余的载流和第一载气通过公用通道ο全部推至废液通道d ;此时进样管路g内的样品后紧跟一段第一载气,再是蒸馏水,形成样品-第一载 气-载流夹心结构;A4、进样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载气通道b,注射泵201吸取1000 μ 1第 二载气即空气到储液环203中。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气,将储液 环203中的第二通过注入通道c推到进样管路g内,并连同上述暂存在进样管路g中的样 品-第一载气-载流推入进样口 30,实现对反应单元的进样;在该过程中,首先夹在中间的第一载气推着样品注入进样口 30,并阻隔了样品和 载流之间的相互混合;同时,通入进样管路g的第二载气紧随推着载流注入进样口 30,载流 将残留在进样管路g壁上的样品清洗并将其注入进样口 30 ;从而将准确体积的样品完全注 入进样口 30,并进一步注入反应单元。本实施例取管路中样品/第一载气/载流的中间段注入进样管路,将样品/第一 载气/载流初始段可能对进样产生影响的部分排入废液,从而使进样更加准确。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分析方法,用于水中总碳分析,与实施例4所述水质 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在步骤A中,进样步骤与本实施例所述进样方法相同。实施例6如图4所示,一种水质分析装置,用于水体中的总有机碳分析,本实施例的水质分 析装置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还包括曝气单元60,多通道选向阀202还设置有酸溶液通道f和曝气通道e ;曝气单元60的底部和多通道选向阀202的曝气通道e及第四载气相连;阀61控制第四载气与曝气单元60和进样口 30的通断;
所述第四载气与第一载气、第二载气、第三载气相同或不同,本实施例第一载气、 第二载气、第三载气及第四载气全部相同,均为高纯含氧氮气。本实施例还揭示了一种进样方法,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1、采用本实施例水质分析装置中的进样单元;2、本实施例进样方法还包括除无机碳步骤具体如下1)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载气通道b、样品通道a、酸溶液通道 f,注射泵201吸液,依次将50 μ 1的第一载气、4500 μ 1的样品和30 μ 1的酸溶液吸入到储 液环203暂时储存;2)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曝气通道e,注射泵201将上述储存 在储液环203中的第一载气、样品和酸溶液输送到曝气通道e中;3)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载气通道b,注射泵201吸气,将 1000 μ 1的第一载气吸入到储液环203 ;4)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曝气通道e,注射泵201将上述储存 在储液环203中的第一载气输送到曝气通道e中,并将此时曝气通道e中的第一载气、样品 和酸溶液全部推送至曝气单元60中;5)阀61控制第四载气通入曝气单元60,对曝气单元60中的样品进行曝气,去除 无机碳;3、在步骤Al中,取曝气后样品的中间段注入进样管路,具体如下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曝气通道e,注射泵201吸液,吸取 1000 μ 1体积,将曝气结束的样品预充满曝气通道e ;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曝气后的部分样品和空气通过公用通道ο推至废液通道d ;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载气通道b,注射泵201吸气,将50 μ 1 的第一载气吸入到储液环203暂时储存;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曝气通道e,注射泵201吸液,将500 μ 1 的曝气后样品吸入到储液环203暂时储存;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200 μ 1曝气后样品通过公用通道ο推至废液通道d ;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注入通道c,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体积为100 μ 1的曝气后样品通过公用通道ο注入通道c进而推到进样管路g内暂 存;控制模块200控制多通道选向阀202选择废液通道d,注射泵201推液,将储液环 203中剩余的样品与第一载气通过公用通道ο全部推至废液通道d。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分析方法,用于水质总有机碳含量分析,与实施例4 所述水质分析方法不同的是在步骤A中,进样步骤与本实施例所述进样方法相同。实施例7如图5所示,一种水质分析装置,用于水体中的总碳分析,本实施例的水质分析装 置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的进样单元包括注射泵、储液环、阀门和管路,其中注射泵211分别与样品和储液环213相连,储液环213通过样品通道al与进样管 路gl在ol处相连;阀门212控制样品通道al和进样管路gl之间的通断;注射泵221分别与第一载气和储液环223相连,储液环223通过载气通道bl与进 样管路gl在o2处相连;阀门222控制载气通道bl和进样管路gl之间的通断;注射泵231分别与载流和储液环233相连,储液环233通过载流通道O’与进样管 路gl在o3处相连;阀门232控制载流通道ο’和进样管路gl之间的通断;注射泵241分别与第二载气和储液环243相连,储液环243通过载气通道1^2与进 样管路gl在o4处相连;阀门242控制载气通道1^2和进样管路gl之间的通断;所述进样管路gl与样品及各试剂通道的连接点ol、o2、o3和o4可以相同,也可以 不同,只要能保证与注射泵和阀门相连的控制模块、根据流程设置控制注射泵及阀门,并将 相应的样品或试剂分时间或分空间注入至进样管路gl中时,注入至进样管路gl中的样品、 第一载气及载流能够形成样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即可;所述控制模块未在图中示 出;本实施例连接点ol、o2、o3和o4与下游进样口 30的距离曾递增状态。注入样品及相应试剂的动力机构不限于上述注射泵及储液环;只要能够实现将定 量的样品或相应的试剂注入至进样管路gl中即可;如蠕动泵。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进样方法,采用本实施例水质分析装置中的进样单元;具 体过程如下Al、向进样管路中注入样品及试剂控制模块控制注射泵211吸取100 μ 1样品至储液环213中;控制模块控制注射泵221吸取500 μ 1第一载气至储液环223中;控制模块控制注射泵231吸取100 μ 1载流至储液环233中;控制模块控制阀门212、阀门222和阀门232打开,相应的注射泵推动样品或试剂, 将样品和相应的试剂通过相应的通道,注入到进样管路gl中;由于样品及相应的试剂通道与进样管路gl的连接点ol、o2、o3和o4在进样管路 gl上的排列顺序为与下游进样口 30的距离曾递增状态,故将样品及相应试剂分空间同时 注入至进样管路gl时,样品、第一载气和载流能够形成样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A2、进样控制模块控制注射泵241吸取500 μ 1第二载气至储液环Μ3中;控制模块控制阀门242打开,注射泵241推动第二载气,将所述500 μ 1第二载气 通过载气通道1^2,注入到进样管路gl中,推动上述暂存在进样管路gl中的样品-第一载 气-载流夹心结构,并将其推出进样管路gl,进入下游进样口 30,以实现进样。由于样品及相应试剂的通道与进样管路gl的连接点不同,则根据需要进行流程 设置,以控制注射泵及阀门,实现分时间和分空间的进样,简单易操作。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质分析方法,与实施例4所述的水质分析方法不同的 是在步骤A中,进样步骤与本实施例所述进样方法相同。上述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关键是将样品及载流,或样品、载气、载流顺序注入进样管路,并利用载流将挂壁的样品清洗后再注入进样 口,实现对样品的准确进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形式的改 变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进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进样管路中注入样品和试剂;所述试剂包括载流; 所述载流推动所述样品,将样品推出进样管路,进入下游进样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还包括第一载气; 所述第一载气与所述样品、载流在进样管路中形成样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 所述载流推动第一载气,并进一步推动样品,将样品推出进样管路,进入下游进样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还包括第二载气;所述第二载气推动所述样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并将样品推出进样管路,进入 下游进样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气与第一载气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管路中样品的初始段排废,中间段 注入进样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流为蒸馏水或纯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样品在酸环境中曝气后,再注入进样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1 3所述的进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时间或分空间向所述进样管 路内注入样品和试剂。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进样方法的水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进样步骤b、反应步骤由所述进样口进入的样品在燃烧室内燃烧; C、检测步骤第三载气通入燃烧室并将燃烧产物带至下游进行净化和检测,分析检测信号得到样品 的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时间或分空间向所述进样管 路内注入样品和试剂。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燃烧产物净化时采用电磁阀 控制方式除湿排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气、第二载气、第三 载气相同或不同。
13.一种水质分析装置,包括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与第三载气相连,并通过进样管路与 进样单元相连;进样单元,所述进样单元与样品和试剂相连,所述试剂包括第一载气、第二载气和载流;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进样单元向进样管路内注入样品和试剂,形成样 品-第一载气-载流夹心结构;净化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分别与燃烧室和检测单元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进样单元 分时间或分空间向所述进样管路内注入试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采用电磁阀控 制排水。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气、第二载气、第 三载气相同或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3 16任一所述的水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分析装置 还包括与第四载气相连的曝气单元,进样单元与酸溶液和曝气单元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水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载气与第一载气、第 二载气、第三载气相同或不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进样管路中注入样品和试剂;所述试剂包括载流;所述载流推动所述样品,将样品推出进样管路,进入下游进样口。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质分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具有进样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
文档编号G01N1/28GK102103066SQ201010622410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唐小燕, 项光宏 申请人:无锡聚光盛世传感网络有限公司,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