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机碳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32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总有机碳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析仪,尤其是一种总有机碳分析仪。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地的地面水污染皆以有机物污染为主,有机污染物对水体中水生生 物的影响主要通过其毒性及溶解氧减少的形式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过多将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危害,因此水和废水的监测,越来越 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由于水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以碳含量来表示,故对水体中总有 机碳含量的检测则日益引起关注。现有的总有机碳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有机碳氧化为二 氧化碳,并且测定其含量,同时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 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其应用范围很广如污水处理行业对水处理后的水质的检 测、电子行业用介质中的杂质和有机碳含量的检测、制药用水、纯净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去离子水中微量总有机碳含量(浓度)的检测。按工作原理分,目前普遍采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和电导法来测定水中 总有机物的含量。其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可以 很直接地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 单、重现性好,但是其仪器体积较大、测量时间长、灵敏度低、制造成本较高,对TOC分析仪 的推广和使用带来较多的不利因素。电导法则是通过分析仪内的电极来测定水的电导率, 从而推断出水中总有机物的含量的一种方法,然而采用该方法的分析仪尽管各有千秋,但 是均存在不同的问题,或结构较复杂,或使用较不方便,或者功能单一等等。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灵敏度 高、以及性能稳定的总有机碳分析仪。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总有机碳分析仪,包括机 壳、以及安设于机壳内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控制系统和蠕动泵,其特征是所述 机壳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进液口与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通过三通连接,三通 管包括有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进液口与三通的接口连通,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有相互 串联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一电导电极,螺旋管与三通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一电导电极延伸出 导管并安设于蠕动泵上并与排液口导通,第二检测机构包括有氧化发生装置、以及相互串 联的第二螺旋管和第二电导电极,氧化发生装置安设于第二螺旋管处,第二螺旋管与三通 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二电导电极延伸出导管并安设于蠕动泵上并与排液口导通,第一电导 电极和第二电导电极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联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总有机碳分析仪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由控制系统自动控 制蠕动泵的启动或停止,使其操作更加简单,且电导电极反应灵敏度高,提高自身的测定敏 感度。[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通的第一出口至第一电导电极的管线距离等 于三通的第二出口至第二电导电极的管线距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通至第一电导电极和第二电导电极的管线距离均相等,即 三通进入的被测液输送到相应电导电极时均为同一横截面的上的被测液,如此则保证了所 测数据为同一段的被测液,也即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导电极和第二电导电极结构均包括有相 互套合的正、负极板,其中设于内部的极板为内极板,套设于内极板外的为外极板,内极板 与外极板之间设有套管,该套管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穿透该套管的螺旋状介质流动通道,内 极板的外周面与该套管的内周面之间呈密封配合,外极板的内周面与该套管的外周面之间 呈密封配合,外极板上的介质进入端及介质流出端分别与套管上的螺旋状介质流动通道导 通。其中,所述内极板为中空桶体,其内设有插孔,内极板通过插设于其插孔内并与插孔呈 过赢配合的压杆与套管构成紧贴密封,所述套管的介质流动通道包括有启始端及终端,外 极板上的介质进入端与套管介质流动通道的启始端导通,其介质流出端与套管介质流动通 道的终端导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极板与外极板之间的介质流动流道呈螺纹状设于一套管 上,介质流动流道呈螺旋状设置使其在有限的空间里延长了距离,即在相同的电极面积之 内,使介质流动流道延长,保持了电导常数K值的值数,即使电导常数K值值数较小,也无需 增加电极体积,使电极的整体体积变小,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缩小了放置空间。其中,压杆 与内极板的涨紧配合,使得内极板的外周面能够与套管的内周面形成紧密的贴合,从而构 成内极板与套管之间的密封;外极板上的介质进入端与套管介质流动通道的启始端导通, 其介质流出端与套管介质流动通道的终端导通则是为了最大的延伸介质的流动距离。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导电极和第二电导电极延伸出的导管经 蠕动泵后通过汇流器合为总路导管,该汇流器为三通,总路导管与排液口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壳上只需设置一个排液口即可,从而使得本总有机碳分析 仪结构更加简单,也提高了美观度。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氧化发生装置为可发出两种波长光波的紫外线 灯管,该紫外线灯管穿设于螺旋管的内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波可以保证水中的有机碳能完全反应并转 化为二氧化碳,提高总有机碳分析仪的精确度。检品或水样中的有机物通过双波长紫外线 照射后产生光分解效果,生成二氧化碳,无需添加酸试剂、氧化剂和任何气体,无需附加日 常维护费。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上分别设有紫外线灯管盖和蠕动泵盖, 紫外线灯管盖和蠕动泵盖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氧化发生装置安装处和蠕动泵安装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灯管和蠕动泵上的硅胶管都属于易耗品,在经常性使 用中需要进行频繁更换,而安设了可拆卸的紫外线灯管盖和蠕动泵盖后,无需打开机壳进 行更换,只需要通过拆卸紫外线灯管盖或蠕动泵盖进行更换就行,操作简单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导电极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机壳1、以及安设于机壳1内的第一检测机构2、第 二检测机构3、控制系统4和蠕动泵5,机壳1上设有进液口 11和排液口 12,进液口 11与第 一检测机构2和第二检测机构3通过三通15连接,三通15包括有接口 151、第一出口 152 和第二出口 153,进液口 11与三通15的接口 151连通,第一检测机构2包括有相互串联的 第一螺旋管21和第一电导电极22,螺旋管21与三通15的第一出口 152连通,第一电导电 极22延伸出导管并安设于蠕动泵5上并与排液口 12导通。第二检测机构3包括有氧化发 生装置、以及相互串联的第二螺旋管31和第二电导电极32,氧化发生装置为可发出两种波 长光波的紫外线灯管33,该紫外线灯管33穿设于第二螺旋管31的内部,第二螺旋管31为 石英玻璃作为材料制成,第二螺旋管3与三通15的第二出口 153连通,第二电导电极32延 伸出导管并安设于蠕动泵5上并与排液口 12导通,第一电导电极2和第二电导电极3分别 与控制系统4电联通。第一电导电极2和第二电导电极3延伸出的导管经蠕动泵5后通过 汇流器16合为总路导管,该总路导轨与排液口 12连通。其中,三通15的第一出口 152至 第一电导电极22的管线距离等于三通15的第二出口 153至第二电导电极23的管线距离, 三通15进入的被测液输送到相应电导电极时均为同一横截面的上的被测液,如此则保证 了所测数据为同一段的被测液,也即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另外,机壳1上分别设有紫外线 灯管盖13和蠕动泵盖14,紫外线灯管盖13和蠕动泵盖14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氧化发生装 置安装处和蠕动泵5安装处。如图2、3所示,第一电导电极22和第二电导电极32结构均 包括有相互套合的正、负极板,其中设于设于内部的极板为内极板222,套设于内极板外的 为外极板221,外极板221上设有介质进入端2211及介质流出端22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中的外极板221及内极板222分别为桶状体,内极板222与外极板221之间设有套管223, 该套管22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穿透该套管223的螺旋状介质流动通道2231,内极板222的 外周面与该套管223的内周面之间呈密封配合,且外极板221上的介质进入端2211及介质 流出端2212分别与套管223上的螺旋状介质流动通道2231导通。上述方案中,内极板222 与外极板221之间的介质流动流道呈螺纹状设于一套管上,介质流动流道2231呈螺旋状 设置使其在有限的空间里延长了距离,即在相同的电极面积之内,使介质流动流道2231延 长,保持了电导常数K值的值数,即使电导常数K值值数较小,也无需增加电极面积,使电极 的整体面积变小,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缩小了放置空间。其中,外极板221为正极板,内极 板222为负极板。需要说明的是,该极板可根据设计而定,如将外极板221设置成负极板, 而将内极板222设置成正极板也是可行的。其中,内极板222为中空桶体,其内设有插孔 2221,内极板222的外周面与套管223的内周面贴合,为使内板极222的外周面与套管223 的内周面紧密贴合实现密封,内极板222的插孔2221内插设有与该插孔2221呈过赢配合 的压杆224,压杆2M插入插孔2221后对内极板222实施扩张,使得内极板222的外周面 能过与套管223的内周面实施紧贴;需要说明的是,若内极板222与套管223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而且该粘结剂能够适应高温环境,这种密封方式也是可行的;套管223的介质流动 通道2231包括有启始端22311及终端22312,外极板221上的介质进入端2211与套管223 介质流动通道2231的启始端22311导通,外极板221的介质流出端2212与套管223介质 流动通道2231的终端22312导通,这样设置则是为了最大的延伸介质的流动距离,当然,若 介质的流动距离不需要这么长,则介质流出端2212无设于套管223介质流动通道2231的 终端22312。本实施例中,本总有机碳分析仪中第一检测机构2可测得水中原无机碳含量,第 二检测机构3可测得水中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后的总碳含量,然后通过控制系统4的处 理,总碳含量减去原无机碳含量,再根据无机碳和有机碳转化的关系,则可推出水中总有机 碳的总含量。本总有机碳分析仪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由控制系统4自动控制蠕动泵5的 启动或停止,使其操作更加简单,且电导电极反应灵敏度高,提高自身的测定敏感度。另外, 内极板222与外极板221之间的介质流动流道2231呈螺纹状设于一套管223上,介质流动 流道2231呈螺旋状设置使其在有限的空间里延长了距离,即在相同的电极面积之内,使介 质流动流道延长,保持了电导常数K值的值数,即使电导常数K值值数较小,也无需增加电 极体积,使电极的整体体积变小,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缩小了放置空间。压杆224与内极 板222的涨紧配合,使得内极板222的外周面能够与套管223的内周面形成紧密的贴合,从 而构成内极板222与套管223之间的密封;外极板221上的介质进入端2211与套管223介 质流动通道2231的启始端22311导通,其介质流出端2212与套管223介质流动通道2231 的终端22312导通则是为了最大的延伸介质的流动距离。外极板221和内极板222与控制 系统4电联通,从而实现电路导通和电信号的传输。本实施例中,通过汇流器16的三通汇合,机壳1上只需设置一个排液口 12和汇流 器16连通即可,从而使得本总有机碳分析仪结构更加简单,也提高了美观度。紫外线灯管 33和蠕动泵5上的硅胶管都属于易耗品,在经常性使用中需要进行频繁更换,而安设了可 拆卸的紫外线灯管盖13和蠕动泵盖14后,无需打开机壳1进行更换,只需要通过拆卸紫外 线灯管盖13或蠕动泵盖14进行更换就行,操作简单方便。氧化发生装置为可发出两种波 长光波的紫外线灯管33,该紫外线灯管33穿设于石英玻璃为材料制成的第一螺旋管31的 内部。其中,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波可以保证水中的有机碳能完全反应并转化为二氧化碳,提 高总有机碳分析仪的精确度。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 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总有机碳分析仪,包括机壳、以及安设于机壳内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 构、控制系统和蠕动泵,其特征是所述机壳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进液口与第一检测机 构和第二检测机构通过三通连接,三通管包括有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进液口与三通 的接口连通,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有相互串联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一电导电极,螺旋管与三通 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一电导电极延伸出导管并安设于蠕动泵上并与排液口导通,第二检测 机构包括有氧化发生装置、以及相互串联的第二螺旋管和第二电导电极,氧化发生装置安 设于第二螺旋管处,第二螺旋管与三通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二电导电极延伸出导管并安设 于蠕动泵上并与排液口导通,第一电导电极和第二电导电极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三通的第一出口至第一电 导电极的管线距离等于三通的第二出口至第二电导电极的管线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总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导电极和第二 电导电极结构均包括有相互套合的正、负极板,其中设于内部的极板为内极板,套设于内极 板外的为外极板,内极板与外极板之间设有套管,该套管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穿透该套管的 螺旋状介质流动通道,内极板的外周面与该套管的内周面之间呈密封配合,外极板的内周 面与该套管的外周面之间呈密封配合,外极板上的介质进入端及介质流出端分别与套管上 的螺旋状介质流动通道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内极板为中空桶体,其内设 有插孔,内极板通过插设于其插孔内并与插孔呈过赢配合的压杆与套管构成紧贴密封,所 述套管的介质流动通道包括有启始端及终端,外极板上的介质进入端与套管介质流动通道 的启始端导通,其介质流出端与套管介质流动通道的终端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总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电导电极和第二电导 电极延伸出的导管经蠕动泵后通过汇流器合为总路导管,该汇流器为三通,总路导管与排 液□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氧化发生装置为可发出两 种波长光波的紫外线灯管,该紫外线灯管穿设于螺旋管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总有机碳分析仪,其特征是所述机壳上分别设有灯管盖和 蠕动泵盖,紫外线灯管盖和蠕动泵盖分别可拆卸地设置于氧化发生装置安装处和蠕动泵安 装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总有机碳分析仪,包括机壳、以及安设于机壳内的第一检测机构、第二检测机构、控制系统和蠕动泵,机壳上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进液口与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通过三通连接,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有相互串联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一电导电极,第一螺旋管与三通连通,第二检测机构包括有氧化发生装置、以及相互串联的第二螺旋管和第二电导电极,氧化发生装置安设于第二螺旋管处,第二螺旋管与三通连通,第一电导电极和第二电导电极均延伸出导管并安设于蠕动泵上,第一电导电极和第二电导电极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联通。本总有机碳分析仪结构合理、性能稳定,使其操作更加简单,且自身反应灵敏度高。
文档编号G01N27/06GK201828537SQ20102023246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8日
发明者章晓玲 申请人:章晓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