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数字气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310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数字气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数字气象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气象传感器是为车载火控系统提供风速、气温、气压等环境参数的一种传感器。目前的气象传感器存在以下不足1、测量装置与电源装置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件,二者之间通过电缆交换数据,在携带、安装方面有一定复杂性。2、测量装置中风速、气温、气压测量部分均组装在一个零件上,气温测量的外露部分与风速测量的外露部分有一定干涉、相互影响,从而导致风速与气温的测量结果不够精确。3、测量所得结果为模拟信号,数据传输至火控系统后,须进行A/D转换才能够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携带、安装方便,测量准确,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应用、检测更加直观的一体化数字气象传感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体化数字气象传感器,它由温度补偿装置、风压测量装置与数字电源装置组成,温度补偿装置与风压测量装置连接,风压测量装置与数字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的温度补偿装置包括温网支柱1、温网环2、压板3、温补网4、温补电阻5、顶盖6、遮阳罩7、温网座8、温补座9、压圈10和上盘11,温网支柱1的两端分别与温网环2连接,温补网4设置在温网环2外部,温补网4的外部设置有遮阳罩7,顶盖6设置在遮阳罩7上方, 遮阳罩7通过螺钉与上盘11连接,温补网4上、下两端折进温网环2的内台,上端通过压板 3压紧,下端通过温网座8压紧,温补电阻5设置在温补座9内,温补座9设置在温网座8 内通过压圈10将其固定,温网座8设置在上盘11上;所述的风压测量装置包括外笼、防护网和风压装置,三者之间由过线管20定位,通过加长螺钉连接成一体;其中,外笼包括上盘 11、大支柱12、下盘13和外筒14,大支柱12每两个一组,共6组,间隔20°均勻分布一周, 大支柱12的上端插入上盘11定位,下端与下盘13连接,加长螺钉依次穿过上盘11和下盘 13上的孔与外筒14连接;防护网包括过线管20、压环21、风网环22、风网支柱23和风速网 24,风网支柱23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风网环22连接,风网环22外部设置有风速网24, 风速网24上下两端分别折进上下两个风网环22的内台,通过两个压环21分别压紧,过线管20依次穿过上下两个压环21与风网环22连接;风压装置包括风敏件15、垫板16、风敏座17、温压板18和风速板19,风敏件15两侧设置有垫板16,风敏件15、垫板16设置在风敏座17的长槽内,温压板18和风速板19通过螺钉与风敏座17连接;所述的数字电源装置包括孔型接插件25、盒盖26、接口板27、电源板28、数字板29、电源盒30、连接件31、滤波器 32、滤波盒33和针型接插件34,孔型接插件25设置在在盒盖26的矩形槽内,盒盖26下方设置有电源盒30,电源盒30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接口板27、电源板28、数字板29,电源盒30下方设置有滤波盒33,滤波盒33内部设置有滤波器32,滤波盒33下部的矩形开口槽内设置有针型接插件34,滤波盒33与连接件31连接,连接件31与风压测量装置的外筒 14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数字电源装置与温度、风压测量装置完全一体化,安装、携带方便;2、温度补偿与风压测量结构独立,避免了测量结果的相互影响;3、温度补偿装置的结构设计更科学,既避免了阳光直射引起局部温度过高,又使温度补偿电阻与周围环境有充分接触,还不容易受相关零件的内部工作温度影响,从而使最终的测量结果更准确;4、温度补偿装置与风压测量装置中均设有一个“防护网”结构,在保证用于测量的关键元器件与周围空气环境有充分接触的同时,还保护其免受沙砾等物体的击打而造成损坏,从而使气象传感器整体性能更稳定;5、输出的测量结果为数字信号,应用、 检测更直观方便,抗干扰能力更强,能够为车载火控系统提供风速、气压、气温等环境参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温度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风压测量装置的前视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中风压测量装置的左视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中数字电源装置的前视剖面图;图6是数字电源装置的左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体化数字气象传感器,如图1所示,它由温度补偿装置、风压测量装置与数字电源装置组成,温度补偿装置与风压测量装置连接,风压测量装置与数字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的温度补偿装置包括温网支柱1、温网环2、压板3、温补网4、温补电阻5、顶盖6、遮阳罩7、 温网座8、温补座9、压圈10和上盘11,如图2所示,三个温网支柱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温网环2连接,温补网4设置在温网环2外部,温补网4的外部设置有遮阳罩7,顶盖6设置在遮阳罩7上方,遮阳罩7通过螺钉与上盘11连接,温补网4上、下两端折进温网环2的内台,上端通过压板3压紧,下端通过温网座8压紧,温补电阻5设置在温补座9内,温补座9 设置在温网座8内通过压圈10将其固定,温网座8设置在上盘11上;所述的风压测量装置包括外笼、防护网和风压装置,三者之间由过线管20定位,通过加长螺钉连接成一体;如图 3、图4所示,外笼包括上盘11、大支柱12、下盘13和外筒14,12根大支柱12每两个一组, 分成6组,间隔20°均勻分布一周,12根大支柱12的上端插入上盘11定位,下端分别与下盘13连接,6个加长螺钉依次穿过上盘11和下盘13上相应的孔与外筒14连接;防护网包括过线管20、压环21、风网环22、风网支柱23和风速网24,5根风网支柱23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风网环22连接,风网环22外部设置有风速网24,风速网24上下两端分别折进上下两个风网环22的内台,通过两个压环21分别压紧,过线管20依次穿过上下两个压环21 与风网环22连接;风压装置包括风敏件15、垫板16、风敏座17、温压板18和风速板19,风敏件15两侧设置有垫板16,风敏件15、垫板16设置在风敏座17的长槽内,温压板18和风速板19通过螺钉与风敏座17连接;所述的数字电源装置包括孔型接插件25、盒盖26、接口板27、电源板28、数字板29、电源盒30、连接件31、滤波器32、滤波盒33和针型接插件34,如图5、图6所示,孔型接插件25设置在在盒盖26的矩形槽内,盒盖26下方设置有电源盒 30,电源盒30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接口板27、电源板28、数字板29,电源盒30下方设置有滤波盒33,滤波盒33内部设置有滤波器32,滤波盒33下部的矩形开口槽内设置有针型接插件34,滤波盒33与连接件31连接,连接件31与风压测量装置的外筒14连接。
权利要求
1. 一体化数字气象传感器,它由温度补偿装置、风压测量装置与数字电源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温度补偿装置与风压测量装置连接,风压测量装置与数字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的温度补偿装置包括温网支柱(1)、温网环(2)、压板(3)、温补网(4)、温补电阻(5)、顶盖(6)、 遮阳罩(7)、温网座(8)、温补座(9)、压圈(10)和上盘(11),温网支柱(1)分别与温网环 ⑵连接,温补网⑷设置在温网环⑵外部,温补网⑷的外部设置有遮阳罩(7),顶盖(6) 设置在遮阳罩(7)上方,遮阳罩(7)通过螺钉与上盘(11)连接,温补网(4)上、下两端折进温网环⑵的内台,上端通过压板⑶压紧,下端通过温网座⑶压紧,温补电阻(5)设置在温补座(9)内,温补座(9)设置在温网座(8)内通过压圈(10)将其固定,温网座⑶设置在上盘(11)上;所述的风压测量装置包括外笼、防护网和风压装置,三者之间由过线管 (20)定位,通过加长螺钉连接成一体;其中,外笼包括上盘(11)、大支柱(12)、下盘(13)和外筒(14),大支柱(12)每两个一组,共6组,间隔20°均勻分布一周,大支柱(12)的上端插入上盘(11)定位,下端与下盘(13)连接,加长螺钉依次穿过上盘(11)和下盘(13)上的孔与外筒(14)连接;防护网包括过线管(20)、压环(21)、风网环(22)、风网支柱(23)和风速网(24),风网支柱(23)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个风网环(22)连接,风网环(22)外部设置有风速网(24),风速网(24)上下两端分别折进上下两个风网环(22)的内台,通过两个压环(21)分别压紧,过线管(20)依次穿过上下两个压环(21)与风网环(22)连接;风压装置包括风敏件(15)、垫板(16)、风敏座(17)、温压板(18)和风速板(19),风敏件(15)两侧设置有垫板(16),风敏件(15)和垫板(16)设置在风敏座(17)的长槽内,温压板(18)和风速板(19)通过螺钉与风敏座(17)连接;所述的数字电源装置包括孔型接插件(25)、盒盖 (26)、接口板(27)、电源板(28)、数字板(29)、电源盒(30)、连接件(31)、滤波器(32)、滤波盒(33)和针型接插件(34),孔型接插件(25)设置在在盒盖(26)的矩形槽内,盒盖(26)下方设置有电源盒(30),电源盒(30)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接口板(27)、电源板(28)、数字板(29),电源盒(30)下方设置有滤波盒(33),滤波盒(33)内部设置有滤波器(32),滤波盒(33)下部的矩形开口槽内设置有针型接插件(34),滤波盒(33)与连接件(31)连接,连接件(31)与风压测量装置的外筒(14)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数字气象传感器,它由温度补偿装置、风压测量装置和数字电源装置组成。温度补偿装置与风压测量装置通过共用的一个零件上盘(11)相连,风压测量装置中的零件外筒(9)与数字电源装置中的零件连接件(31)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连接成一体。本发明实现了测量装置与电源装置的一体化,携带、安装更方便;温度补偿装置与风速测量装置相互独立,测量结果更准确;测量结果输出为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更强、性能更稳定,能够为车载火控系统提供风速、气压、气温等环境参数。
文档编号G01W1/02GK102253428SQ20111018294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司宝峰, 徐佳, 李志伟, 李斌, 李景涛, 贺菲菲, 赵步达, 金峰, 阎洁 申请人:太原中北新缘科技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