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量程吊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545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量程吊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大量程吊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量程吊秤。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吊秤在秤体上装有吊环、传感器、吊钩、联接件等传力机构,一般为单传感器,但大量程吊秤由于传感器及连接件体积大重量重,不利于加工、安装和使用,有效高度比较高,使用时占用了较多的高度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大量程吊秤,能够减小体积重量,减小有效高度,提高称重精度,并安装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量程吊秤,包括吊环和吊钩,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上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到吊环上,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下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到吊钩上。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和螺母,上端的轴依次穿过第二传感器、吊环、第一传感器后采用螺母固定,下端的轴依次穿过第二传感器、吊钩、第一传感器后采用螺母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平行且对称地安装在吊环和吊钩的两侧。作为优选,还包括箱体,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采用支架组件固定在箱体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平行对称的传感器,结构简单,多点采集信号,有效高度较低,传感器直接通过轴与吊环及吊钩连接,性能稳定,精度高,偏载小,且两个传感器组成一个系统使用,有效解决了笨重的问题,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大量程吊秤,包括吊环1和吊钩7,还包括第一传感器5和第二传感器6,所述第一传感器5和第二传感器6的上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到吊环1上,第一传感器5和第二传感器6的下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到吊钩7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2和螺母 3,上端的轴2依次穿过第二传感器6、吊环1、第一传感器5后采用螺母3固定,下端的轴2 依次穿过第二传感器6、吊钩7、第一传感器5后采用螺母3固定,所述螺母3采用六角螺母3。还包括箱体8,所述第一传感器5和第二传感器6均采用支架组件4固定在箱体8上。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6采用轴2及螺母3与吊环1及吊钩7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系统,通过支架组件4将其固定在箱体8上,吊环1及吊钩7与上下力源联接。受到拉力时,整个传力机构就受力,经过模数转换及数据处理,在显示器上显示出重量,该吊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高度小,精度高,偏载小,操作方便。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大量程吊秤,包括吊环和吊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上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到吊环上,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下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到吊钩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程吊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和螺母,上端的轴依次穿过第二传感器、吊环、第一传感器后采用螺母固定,下端的轴依次穿过第二传感器、吊钩、第一传感器后采用螺母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量程吊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平行且对称地安装在吊环和吊钩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大量程吊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所述两个平行对称的拉式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采用支架组件固定在箱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量程吊秤,包括吊环和吊钩,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上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到吊环上,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下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到吊钩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平行对称传感器,机构简单,多点采集信号,有效高度较低,传感器直接通过轴与吊环及吊钩连接,性能稳定,精度高,偏载小,且两个传感器组成一个系统使用,有效解决了笨重的问题,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G01G21/00GK202119522SQ20112018885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余松青, 夏国民, 罗旗贤 申请人: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浙江蓝箭称重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