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加速比瓶颈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并行方法

文档序号:616164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加速比瓶颈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并行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处理采用的适合大规模、无加速瓶颈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并行方法,将输出空间细分为线号、炮检距等四维,根据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炮检距增量参数计算炮检距个数,把所有参与计算的节点进行分组,每组内的节点数目均匀,同一组内的节点在节点名的顺序连续,每一组节点一次计算一个炮检距组分的叠前时间偏移。本发明实现地震数据最小量网络传递,彻底解决了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的网络传递密集型问题,可以使计算硬件规模扩展,使叠前时间偏移地计算周期缩短。
【专利说明】一种无加速比瓶颈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并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的处理技术,是一种适合大规模、无加速瓶颈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并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时间域成像方法,该方法不但具有成像质量高、对速度模型要求低、不受野外数据观测方式的限制等优点,另外它还能输出基于炮检距的共成像点道集,这类道集又是进一步速度分析重要的信息。 [0003]在水平地表情况下,Kirchhoff积分法偏移公式为:
[0004]
【权利要求】
1.一种无加速比瓶颈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并行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具体步骤实现: 1)野外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去噪、反褶积后对该数据进行预处理; 2)根据最小炮检距、最大炮检距、炮检距增量参数,按下式计算炮检距个数:炮检距个数=(最大炮检距-最小炮检距)/炮检距增量; 3)把所有参与计算的节点进行分组,每组内的节点数目均匀,每组内的节点个数不小于4,同一组内的节点在节点名的顺序连续; 4)根据炮检距个数和节点个数进行并行计算分配,每一组节点一次计算一个炮检距组分的叠前时间偏移; 5)将步骤3)分组的第一个节点确定为组长节点,组内其它节点作为组员节点; 6)根据偏移孔径确定当前成像区间所需要的待偏移地震数距的范围,具体方法为: 待偏移地震数距的最小沿测线方向线号=当前成像区间的最小沿测线方向线号-(垂直测线方向的最大孔径/线间距); 待偏移地震数距的最大沿测线方向线号=当前成像区间的最大沿测线方向线号+ (垂直测线方向的最大孔径/线间距); 7)每一组的组长节点逐道读取本炮检距待偏移地震数据并按需分发到本组所有组员组长和组员节点; 8)每一个节点独立完成各自分配到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计算任务; 9)重复步骤7)?8)完成一个炮检距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 10)每一组的组长节点回收该组组员节点的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并进行叠加完成该组炮检距数据的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I)所述的预处理过程是: (1)收集每一道数据的炮点位置X坐标、炮点位置Y坐标、检波点位置X坐标、检波点位置Y坐标、沿测线方向线号,垂直测线方向线号信息; (2)把等待偏移地震数据按照炮检距、测线方向线号、垂直测线方向线号按照三级关键字分选,将每一个炮检距数据保存为一个独立的地震数据文件; (3)将以上步骤(I)中信息和以上步骤(2)中地震数据文件相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特点是步骤4)所述的任务分配按以下三种情况进行: (O当计算节点的分组个数等于叠前时间偏移的炮检距个数,每一组节点计算一个炮检距叠前时间偏移,当某一组节点完成计算后,其组内节点自动加入到当前进度最慢的一组协同计算; (2)当计算节点的分组个数小于叠前时间偏移的炮检距个数,每一组节点计算一个炮检距叠前时间偏移,当某一组节点完成计算后,申请下一个炮检距的计算; (3)当计算节点的分组个数大于叠前时间偏移输出的炮检距个数,每一组节计算一个炮检距叠前时间偏移,剩余节点组依次分配加入其它组协同计算。
【文档编号】G01V1/28GK103698809SQ20121036767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狮虎, 赵波, 王成祥, 寇芹, 罗国安, 祝宽海, 钱忠平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