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7961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属于解析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样品集束柱是一种全新的水样品处理手段,它处理样品时间短,而且不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绿色水样品处理方法。在水样品处理过程中集束柱对水中的待测物质进行萃取富集,通过热解析的方式将待测物质从集束柱上解析出来。解析气 将解析出来的待测物质引入气相色谱中进行分析。目前市场上的热解析装置加热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采用加热棒进行装置加热,这种方式设计难度较低,使用较为稳定,因此成为应用最普通的方式,但是这种加热方式加热速度以及降温速度都较慢,无法达到水样品集束柱的加热要求;第二,采用炉丝横放的方式进行加热,这种方式加热速度以及降温速度都较快,但是由于在加热过程中炉丝会慢慢变软,在炉丝重力的作用下,炉丝有可能下坠,与其他结构接触,从而引发短路情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热解析装置采用加热棒进行装置加热,无法达到水样品集束柱的加热要求;采用炉丝横放的方式进行加热,炉丝有可能下坠,与其他结构接触,从而引发短路情况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上盖、上压块、主气管、加热丝、套筒、集束柱、感温器、套筒支撑座、辅气管、下压块、下盖、热解析外壳下盖、热解析外壳上盖、热解析上盖、套筒支撑座、风扇、热解析外壳、热解析下盖、第四密封圈、第五密封圈和第六密封圈,所述热解析外壳下盖的上部和热解析外壳上盖的下部相连接,加热丝、套筒和集束柱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上盖内,集束柱的外部设有套筒,套筒的外部设有加热丝,集束柱的上端连接有上压块,上盖设置在上压块的上端,集束柱和上压块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上压块下侧的集束柱上设有套筒支撑座,热解析上盖设置在上压块的外壁上,热解析上盖的上端与上盖的下端相连接,热解析上盖的下端与套筒支撑座相连接,热解析上盖和上压块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主气管的一端与上压块和热解析上盖之间的空隙相联通,辅气管与集束柱的下部相连通,套筒支撑座设置在集束柱的下部,感温器设置在套筒支撑座上侧的集束柱上,下压块和下盖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下盖内,下压块的上端与集束柱的下端相连接,下压块的下端与下盖相连接,热解析下盖设置在下盖上部的下压块的外壁上,热解析下盖的上端与套筒支撑座相连接,集束柱和下压块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下压块和热解析下盖之间分别设有第四密封圈和第五密封圈,热解析外壳的上端与热解析上盖相连接,热解析外壳的下端与热解析下盖相连接,风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上盖与热解析外壳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气相色谱或者气相一质谱等联用的热解析装置,用于水样品快速预处理集束柱的热解析。加热丝竖直安装,避免了水平安装在加热过程中炉丝会慢慢变软,在炉丝重力的作用下,炉丝有可能下坠,与其他结构接触,引发短路情况的发生。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包括第一密封圈 I、第二密封圈2、第三密封圈3、上盖4、上压块5、主气管6、加热丝7、套筒8、集束柱9、感温器10、套筒支撑座11、辅气管12、下压块13、下盖14、热解析外壳下盖15、热解析外壳上盖16、热解析上盖17、套筒支撑座18、风扇19、热解析外壳20、热解析下盖21、第四密封圈22、第五密封圈23和第六密封圈24,所述热解析外壳下盖15的上部和热解析外壳上盖16的下部相连接,加热丝7、套筒8和集束柱9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上盖16内,集束柱9的外部设有套筒8,套筒8的外部设有加热丝7,集束柱9的上端连接有上压块5,上盖4设置在上压块5的上端,集束柱9和上压块5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3,上压块5下侧的集束柱9上设有套筒支撑座18,热解析上盖17设置在上压块5的外壁上,热解析上盖17的上端与上盖4的下端相连接,热解析上盖17的下端与套筒支撑座18相连接,热解析上盖17和上压块5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I和第二密封圈2,主气管6的一端与上压块5和热解析上盖17之间的空隙相联通,辅气管12与集束柱9的下部相连通,套筒支撑座11设置在集束柱9的下部,感温器10设置在套筒支撑座11上侧的集束柱9上,下压块13和下盖14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下盖15内,下压块13的上端与集束柱9的下端相连接,下压块13的下端与下盖14相连接,热解析下盖21设置在下盖14上部的下压块13的外壁上,热解析下盖21的上端与套筒支撑座11相连接,集束柱9和下压块13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24,下压块13和热解析下盖21之间分别设有第四密封圈22和第五密封圈23,热解析外壳20的上端与热解析上盖17相连接,热解析外壳20的下端与热解析下盖21相连接,风扇19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上盖16与热解析外壳20之间。工作原理 将萃取完成后经过离心脱水的集束柱9大孔端插入上压块5,集束柱9和上压块5通过密封圈3密封,将上压块5和集束柱9的组合穿过套筒8插入下压块13,集束柱9和下压块13通过第六密封圈24密封,通过上盖4对上压块5挤压使上压块5和热解析上盖17通过第一密封圈I和第二密封圈2密封并形成一个狭小的空隙。下压块13和热解析下盖21的密封方式与上压块5和热解析上盖17相同,同样形成一个狭小的空隙。打开主气管6和辅气管12,主气通过上压块5和热解析上盖17形成的空隙进入集束柱9,打开加热开关后,加热丝7开始加热升温,升到一定温度时,集束柱9内毛细管上的萃取物质开始解析,并随流动的主气带出集束柱9并进入气相色谱仪,集束柱9下端的辅气12吹扫防止死体积残留。保温一定时间后,萃取物完全解析后,关闭加热开关,加热丝7停止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 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上盖、上压块、主气管、加热丝、套筒、集束柱、感温器、套筒支撑座、辅气管、下压块、下盖、热解析外壳下盖、热解析外壳上盖、热解析上盖、套筒支撑座、风扇、热解析外壳、热解析下盖、第四密封圈、第五密封圈和第六密 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析外壳下盖的上部和热解析外壳上盖的下部相连接,加热丝、套筒和集束柱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上盖内,集束柱的外部设有套筒,套筒的外部设有加热丝,集束柱的上端连接有上压块,上盖设置在上压块的上端,集束柱和上压块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上压块下侧的集束柱上设有套筒支撑座,热解析上盖设置在上压块的外壁上,热解析上盖的上端与上盖的下端相连接,热解析上盖的下端与套筒支撑座相连接,热解析上盖和上压块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主气管的一端与上压块和热解析上盖之间的空隙相联通,辅气管与集束柱的下部相连通,套筒支撑座设置在集束柱的下部,感温器设置在套筒支撑座上侧的集束柱上,下压块和下盖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下盖内,下压块的上端与集束柱的下端相连接,下压块的下端与下盖相连接,热解析下盖设置在下盖上部的下压块的外壁上,热解析下盖的上端与套筒支撑座相连接,集束柱和下压块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下压块和热解析下盖之间分别设有第四密封圈和第五密封圈,热解析外壳的上端与热解析上盖相连接,热解析外壳的下端与热解析下盖相连接,风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上盖与热解析外壳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炉丝竖直加热的解析器,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压块的下端与下盖相连接,热解析下盖设置在下盖上部的下压块的外壁上,热解析下盖的上端与套筒支撑座相连接,集束柱和下压块之间设有第六密封圈,下压块和热解析下盖之间分别设有第四密封圈和第五密封圈,热解析外壳的上端与热解析上盖相连接,热解析外壳的下端与热解析下盖相连接,风扇设置在热解析外壳上盖与热解析外壳之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气相色谱或者气相—质谱等联用的热解析装置,用于水样品快速预处理集束柱的热解析。加热丝竖直安装,避免了水平安装在加热过程中炉丝会慢慢变软,在炉丝重力的作用下,炉丝有可能下坠,与其他结构接触,引发短路情况的发生。
文档编号G01N30/06GK202599918SQ20122020935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刘懿 申请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