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097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具体是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引变频器通常安装在机车、船舶上,其工作现场通常处在户外(如矿井隧道、公路上、野外、水面等),因而其工况环境较为恶劣。目前,当牵引变频器发生故障时,通常采用司控器或控制柜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输入模拟信号,以此排查故障原因,进而对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进行调试和检测。然而司控器和控制柜通常结构复杂、体 积庞大、成本高昂,因而其既不便于在户外更换,也不适于随身携带。换言之,对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而言,并不适于采用司控器或控制柜进行调试和检测。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不适用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不适用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包括第一-第四接线端子、第一-第十四发光二极管、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第一-第十五电阻、第一-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防接反用二极管、第一-第二线性电阻、以及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其中,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电源正端;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电阻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电源负端;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电源正端;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电源负端;防接反用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电源正端;防接反用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电源负端;第五-第八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第一-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源正端;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十五电阻连接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源负端;第一-第二线性电阻的正输入端均连接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源正端;第一-第二线性电阻的负输入端均连接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源负端;第一线性电阻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线性电阻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九-第十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第四接线端子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第十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接线端子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十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四接线端子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第十三-第十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通过第十三-第十四电阻连接第一接线端子的电源负端。工作时,如图I所示,第一接线端子的电源正、负端连接外部24V电源。第三接线端子的电源正、负端连接外部5V或15V电源。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前进信号输入端、后退信号输入端、复位信号输入端、点动信号输入端。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第四接线端子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八个速度档位信号输入端。第三接线端子的第一-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线性制动档信号输入端、线性前进档信号输入端。第四接线端子的第一-第二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工作正常信号输出端、工作故障信号输出端。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外部24V电源正常工作时,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点亮,起到指示电源工作正常的作用。当外部24V电源接反时,防接反用二极管点亮,表明电源处于接反状态。当外部5V或15V电源正常工作时,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点亮,起到指示电源工作正常的作用。当闭合第五单刀开关时,由外部24V电源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前进信号输入端输入前进控制信号,第五发光二极管点亮,表明前进控制信号已给定。当闭合第六单刀开关时,由外部24V电源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后退信号输入端输入后退控制信号,第六发光二极管点亮,表明后退控制信号已给定。当闭合第七单刀开关时,由外部24V电源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复位信号输入端输入 复位控制信号,第七发光二极管点亮,表明复位控制信号已给定。当闭合第八单刀开关时,由外部24V电源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点动信号输入端输入点动控制信号,第八发光二极管点亮,表明点动控制信号已给定。当闭合第一-第四单刀开关、第九-第十二单刀开关中的若干个单刀开关时,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八个速度档位信号输入端中的若干个速度档位信号输入端变为高电平,各个速度档位信号输入端的高低电平状态以8421码形式编码形成速度档位控制信号。与闭合的若干个单刀开关连接的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点亮,表明速度档位控制信号已给定。外部5V或15V电源通过第一线性电阻进行分压,并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线性制动档信号输入端输入线性制动档控制信号。外部5V或15V电源通过第二线性电阻进行分压,并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的线性前进档信号输入端输入线性前进档控制信号。当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通过工作正常信号输出端输出工作正常信号时,第十三发光二极管点亮,表明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工作正常。当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通过工作故障信号输出端输出工作故障信号时,第十四发光二极管点亮,表明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工作出现故障。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起到保护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的作用。通过调节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的阻值,即可调节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基于上述过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实现了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输入模拟信号,进而实现了对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进行调试和检测。与现有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结构更加简单、体积更小、成本更低,因而其不仅适于在户外更换,而且适于随身携带,完全适用于对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进行调试和检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巧、成本低廉,有效解决了现有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不适用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的问题,适用于对各种工况环境下的牵引变频器进行调试和检测。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包括第一-第四接线端子P1-P4、第一-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0-D13、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S0-S11、第一-第十五电阻R0-R14、第一-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1-DY2、防接反用二极管D、第一-第二线性电阻IW1-IW2、以及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R ;其中,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O-Dll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SO-Sll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O-Dll的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电阻RO-Rll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l的正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l的负极通过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R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防接反用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防接反用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第五-第八发光二极管D4-D7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IN4-IN7 ;第一-第四发光二极管D0-D3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接线端子P2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IN0-IN3 ;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2的正极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电源正端;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2的负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4连接第三接线 端子P3的电源负端;第一-第二线性电阻IW1-IW2的正输入端均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电源正端;第一-第二线性电阻IW1-IW2的负输入端均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电源负端;第一线性电阻IWl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BREAK ;第二线性电阻IW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第二信号输入端DRIVE ;第九-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8-D11的负极分别连接第四接线端子P4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IN8-IN11 ;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第四接线端子P4的第一信号输出端GZ ;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连接第四接线端子P4的第二信号输出端ZC ;第十三-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2-D13的负极分别通过第十三-第十四电阻R12-R13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具体实施时,第一-第十四电阻R0-R13的阻值均为3.3K,第十五电阻R14的阻值为 10K。
权利要求1.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四接线端子(P1-P4)、第一-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0-D13)、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S0-S11)、第一-第十五电阻(R0-R14)、第一-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1-DY2)、防接反用二极管(D)、第一-第二线性电阻(IW1-IW2)、以及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R);其中,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O-Dll)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SO-Sll)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O-Dll)的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电阻(RO-Rll)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l)的正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l)的负极通过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R)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防接反用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防接反用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第五-第八发光二极管(D4-D7)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IN4-IN7);第一-第四发光二极管(D0-D3)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接线端子(P2)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IN0-IN3);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2)的正极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电源正端;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2)的负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4)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电源负端;第一-第二线性电阻(IW1-IW2)的正输入端均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电源正端;第一-第二线性电阻(IW1-IW2)的负输入端均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电源负端;第一线性电阻(IWl)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第一信号输入端(BREAK);第二线性电阻(IW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接线端子(P3)的第二信号输入端(DRIVE);第九-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8-D11)的负极分别连接第四接线端子(P4)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IN8-IN11);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第四接线端子(P4)的第一信号输出端(GZ);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连接第四接线端子(P4)的第二信号输出端(ZC);第十三-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2-D13)的负极分别通过第十三-第十四电阻(R12-R13)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具体是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不适用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的问题。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包括第一-第四接线端子、第一-第十四发光二极管、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第一-第十五电阻、第一-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防接反用二极管、第一-第二线性电阻、以及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巧、成本低廉,有效解决了现有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不适用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的问题,适用于对各种工况环境下的牵引变频器进行调试和检测。
文档编号G01R31/00GK202614867SQ201220234238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李竹可 申请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