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455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
背景技术
目前,测压耙用于气体压力测量,根据运动机制不同可分为固定式测压耙和旋转式测压耙。固定式测压耙相比旋转式测压耙而言,无需设置复杂的旋转作动机构,所以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因而广泛用于测量航空发动机及其压缩系统的稳态进口总压畸变。对于民用航空发动机而言,固定式测量耙一般安装于整流罩顶部所在端面,测压耙安装位置及排布示意如图I所示固定式测压耙I安装在风扇机匣3端面,气流进入风扇机匣3,探针2进行气压测试。
传统的固定式测压耙上的探针为皮托管(一根细小的铁管),皮托管一端捕捉单点总压信号,另一端与软管相连,通过软管将总压信号传输到压力采集系统,测得单点总压值,然后对各单点总压信号进行合理的插值处理,即可得到进口总压畸变图谱。传统的固定式测压耙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其皮托管的结构限制,导致测量目标单一,仅能测量总压图谱,无法测得其它气动参数,如静压、速度矢量、温度的分布图谱,而这些参数正是进行发动机压缩系统稳定性分析、试验,和设计不可或缺的边界条件。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测量耙,它既能够继承传统的固定式测压耙结构简单的优点,从而为顺利完成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提供可靠的设备保障,又能够测量总压、静压、速度矢量,以及温度等多种气动参数的分布图谱,从而为进行压缩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试验,和设计提供全面的边界条件。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能够进行多种目标参数的测量。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所述固定式测量耙包括探针,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2个或2个以上通孔,其中,所述通孔内能够设置测压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测压管的一端从所述探针的尾部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测压管的另一端与压力采集系统的软管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5个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探针的头部为圆锥形;在所述探针的头部的中心设置一个通孔,在所述探针的头部的圆锥面上设置呈对称分布的4个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测量耙还包括连接机匣和支架;所述连接机匣为圆环结构;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圆环结构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探针安装孔,所述探针安装在所述探针安装孔中,并且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在所述探针安装孔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式测量耙包括8个支架,并且每个支架上设置5根探针,其中所述8个支架为中心对称分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探针的材质为塑料、玻璃或金属。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能够进行多种目标参数的测量,利用多孔探针可进行单点多目标测量,可测量单点总压、静压、速度矢量和温度等数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结构简单并实现了气动参数分布图谱的多目标测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固定式测量耙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A-3E为根据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中探针以及测压管安装的示意图;其中1 一固定式测压|巴、2 —探针、3 —风扇机匣、4 一风扇叶片、5 —风扇盘、6 —增压级叶片、8 —支架、9 一探针、10 —前安装边、11 一安装边定位螺栓孔、12 —测压管、13 一支架空腔、14 一连接机匣、15 —后安装边、16 —探针、17 —测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包括探针9,探针9的头部设置2个或2个以上通孔,在每个通孔内都可以设置测压管。测压管5的一端从探针的尾部插入探针的通孔内,测压管5的另一端与压力采集系统的软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克服了使用已有的固定式测量耙仅能测得总压图谱,而无法得知其它气动参数,如静压、速度矢量、温度的分布图谱的缺陷,并解决了无法为压缩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试验,和设计提供全面的边界条件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固定式测量耙包括连接机匣14和支架8。连接机匣14为圆环结构。支架8支撑在圆环结构中。支架8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2个以上。支架8上设置探针安装孔,探针9安装在探针安装孔中,并且探针9的头部设置在探针安装孔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固定式测量耙包括8个支架8,其中8个支架8为中心对称分布,并且每个支架8上设置5根探针9,探针9可以为均匀分布。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探针9的头部设置5个通孔,也可以设置4个、6个等等,可以按照需要进行选择。将探针9伸入支架8空腔内,探针9的头部从支架8前缘的探针安装孔伸出,之间的缝隙通过焊接或胶接固定,探针9内部的测压管5通过支架8空腔延伸到连接机匣14外部,并套入连接压力采集系统的软管中。每个支架8上有5个五孔探针,每个五孔探针内部插有5根测压管,因此每个支架 8空腔内有25根测压管。五孔探针固定在支架8上之后,将支架8伸出测压管5的一端从连接机匣14内部插入连接机匣14的孔中,之间的缝隙通过焊接或胶接固定。支架8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耙体装配完成。耙体前安装边10和后安装边15通过定位螺栓分别与工艺进气道和发动机风扇机匣相连。图3A-3E为根据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的一个实施例中探针以及测压管安装的示意图。其中,图3A为探针的主视图,图3B为探针的左视图(局部),图3C为探针的立体图(局部),图3D为测压管的安装图,图3E为测压管一端延伸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探针为五孔探针,探针的头部为圆锥形,在探针的头部的中心设置一个通孔,在探针的头部的圆锥面上设置呈对称分布的4个通孔。每个五孔探针内部插有5根测压管。连接探针16的测压管17通过支架空腔延伸到连接机匣外部。根据一个实施例,探针的材质为塑料、玻璃或金属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在传统的固定式测压耙的结构基础上,对耙上探针进行了改进,将耙上已有的皮托管更换为多孔探针,充分利用多孔探针可进行单点多目标测量的优点,即可测量单点总压、静压、速度矢量和温度等。将多孔探针安装于测压耙上,在保持了固定式测压耙结构简单优点的同时,实现了气动参数分布图谱的多目标测量。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在进行整机或压缩系统的进气畸变试验时,可实现发动机或者压缩系统进口截面气动参数分布图谱的多目标测量,从而为进行压缩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试验,和设计提供全面的边界条件。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结构简单(相对旋转式测量耙而言,没有旋转作动机构),易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所述固定式测量耙包括探针,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2个或2个以上通孔,其中,所述通孔内设置测压管。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式测量耙,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压管的一端从所述探针的尾部插入所述通孔内,所述测压管的另一端与压力采集系统的软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式测量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5个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式测量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针的头部为圆锥形; 在所述探针的头部的中心设置一个通孔,在所述探针的头部的圆锥面上设置呈对称分布的4个通孔。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式测量耙,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式测量耙还包括连接机匣和支架; 所述连接机匣为圆环结构;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圆环结构中; 所述支架上设置探针安装孔;所述探针安装在所述探针安装孔中,并且,所述探针的头部设置在所述探针安装孔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式测量耙,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式测量耙包括8个支架,并且在每个支架上设置5根探针,其中,所述8个支架为中心对称分布。
7.如权利要求I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式测量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针的材质为塑料、玻璃或金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气动参数的固定式测量耙,在探针的头部设置2个或2个以上通孔,通孔内设置测压管。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测量耙,能够进行多种目标参数的测量,利用多孔探针进行单点多目标测量,可测量单点总压、静压、速度矢量和温度等数据,结构简单并实现了气动参数分布图谱的多目标测量。
文档编号G01M15/00GK202793795SQ20122047943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周宏奎, 朱帆, 侯乃先, 佘云峰, 徐康 申请人: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