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纹管外导体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648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波纹管外导体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波纹管外导体测量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是一种波纹管外导体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同轴电缆波纹管外导体的结构尺寸。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同轴电缆波纹管外导体结构尺寸的测量装置一般为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仅能用于测量同轴电缆外导体的波峰直径,而无法准确测量其波谷直径的大小,这主要是由于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无法正常接触到波谷的圆周面。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V”或“U”型结构的波谷直径的测量。[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0005]本实用新型的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利用通规口、止规口的测量刀口直接对外导体波谷直径进行测量。[0006]一种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主体1、通规口 2、止规口 3、测量刀口 4组成,所述主体I为“工”字形或“H”形,其一端设有通规口 2,另一端设有止规口 3 ;通规口 2和止规口 3内侧分别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测量刀口 4。[0007]所述通规口 2的尺寸为待测量的波纹管外导体波谷直径的上公差极限值。[0008]所述止规口 3的尺寸为待测量的波纹管外导体波谷直径的下公差极限值。[0009]所述测量刀口 4有效长度的最小值为被测量直径的1.2倍。[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连续、在线地测量现有波纹管外导体的“V”或“U”型结构的波谷直径。[0012]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合理、成本低、测量可靠性高、携带方便。其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0013]⑴制制造工艺简单:本实用新型采用线切割、电脉冲工艺,无需再进行调质、淬火等热处理工艺;[0014]⑵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材料为锋钢,每套成本为50元至120元左右,平均使用寿命在I年以上;[0015]⑶测量可靠性高、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通规测量刀口即为波谷直径的上公差,止规测量刀口即为波谷直径的下公差,因此可以根据通止规的测量结果及时调整被轧金属管的轧纹深浅;并可实现在线、连续生产时的波谷直径的测量,测量可靠性高;由于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因此携带起来非常方便。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9]图中:1为主体、2为通规口、3为止规口、4为测量刀口、5为波纹管外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21]如图1、图2,一种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主要由主体1、通规口 2、止规口 3、测量刀口 4组成,所述主体I为“工”字形或“H”形,其一端设有通规口 2,另一端设有止规口3 ;通规口 2和止规口 3内侧分别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测量刀口 4。[0022]通规口 2的尺寸为待测量的波纹管外导体波谷直径的上公差极限值。[0023]止规口 3的尺寸为待测量的波纹管外导体波谷直径的下公差极限值。[0024]测量刀口 4有效长度的最小值为被测量直径的1.2倍。[0025]如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以连续、在线地测量现有波纹管外导体的“V”或“U”型结构的波谷直径。[0026]本实用新型的通规测量刀口即为波谷直径的上公差,止规测量刀口即为波谷直径的下公差,因此可以根据通止规的测量结果及时调整被轧金属管的轧纹深浅;并可实现在线、连续生产时的波谷直径的测量,测量可靠性高。
权利要求1.一种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主体(I)、通规口(2)、止规口(3)、测量刀口(4)组成,所述主体(I)为“工”字形或“H”形,其一端设有通规口(2),另一端设有止规口(3);通规口(2)和止规口(3)内侧分别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测量刀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规口(2)的尺寸为待测量的波纹管外导体波谷直径的上公差极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止规口(3)的尺寸为待测量的波纹管外导体波谷直径的下公差极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测量刀口(4)有效长度的最小值为被测量直径的1.2倍。
专利摘要一种波纹管外导体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主要由主体(1)、通规口(2)、止规口(3)、测量刀口(4)组成,所述主体(1)为“工”字形或“H”字形,其一端设有通规口(2),另一端设有止规口(3);通规口(2)和止规口(3)内侧分别设有一对其通规口、止规口设有对称设置的测量刀口(4)。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合理、成本低、测量可靠性高、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G01B5/08GK202974137SQ20122051299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8日
发明者姚文讯, 王晓益, 张爱军, 丁伟林 申请人:江苏俊知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