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19031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激光笔与磁力表座的装配;固定千分杆;辊道垂直度找正,手动盘动待测辊道,让激光笔射出的激光射到两端的千分杆上,并对两端的千分杆进行读数;当两端千分杆读数偏差超过预设允许范围时,调整辊道,直到两千分杆读数在预设允许范围之内。本发明通过激光笔射出至千分杆头的激光,取代整条钢线的设置可以快速完成辊道的找正工作。这样可以实现在任何天气情况下,不受外部施工条件及操作者技能的影响,成本低廉的完成任务。
【专利说明】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辊道垂直度的找正,尤其涉及一种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方法及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冶金施工现场,特别是轧制线有大量的成组辊道安装工作,均需要涉及各种类型的辊道安装找正工作,找正方法是对辊道就位后进行辊道中心、标高、水平和垂直度的找正,特别是辊道垂直的找正,是影响钢带或钢板运行不跑偏的重要影响因素。施工现场对辊道垂直度找正的通常办法是挂一条平行于轧制线的0.5mm (10 — 20m长)钢线,在辊道轴承处自制简易摇杆架,摇杆处设置一内径千分杆杆头,利用千分杆杆头与钢线两端的接触,读出千分杆读数差,即可知道辊道的垂直度。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垂直度找正有三个弊端:
[0003]1、施工现场人员来往频繁、并在钢线附近有大量的设备、管道吊装工作,极易碰触钢线造成人员脸部或颈部划伤,钢线碰断后重新架设钢线并对钢线的平行度进行校核费时费工。
[0004]2、千分杆的读数是通过作业者肉眼观察杆头与钢线的接触程度,作业者的操作水平对读数的准确性、精准性有很高的要求。
[0005]3、当施工现场出现起风天气,钢线有轻微摆动现象时无法就行辊道垂直度找正工作。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钢线伤人,钢线折断、对作业者操作水平、对天气情况的依赖的情况,提供一种可代替钢线找正,并且效率高,可满足各种型号规格辊道设备垂直度找正要求,且施工成本低的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方法及装置。
[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提供一种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激光笔与磁力表座的装配:将磁力表座上的连杆及旋转接头取出,将激光笔装配在磁力表座本体上的螺纹孔内,并将磁力表座吸附在辊道轴头的端面;
[0010]固定千分杆:将两套固定有千分杆的支座放置在待找正辊道组轴头端的地面上;在辊道组轴头区域,利用经纬仪做一条与辊道组压制线平行的辊道组辅助中心线,并引至辊道组两端的千分杆上;移动两套千分杆的支座,使千分杆的中心刻度处与辅助中心线相切,并整体旋转千分杆一周,保证千分杆的中心刻度处始终与辅助中心线相切,以使千分杆与辅助中心线垂直;
[0011]辊道垂直度找正:手动盘动待测辊道,让激光笔射出的激光射到两端的千分杆上,并对两端的千分杆进行读数;当两端千分杆读数偏差超过预设允许范围时,调整辊道,直到两千分杆读数在预设允许范围之内。
[0012]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预设允许范围在0.05mm之内。[00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和两套激光检测仪;
[0014]激光发射器包括磁力表座和激光笔,磁力表座上的连杆及旋转接头被取出,使用时磁力表座吸附在待测辊道轴头的端面,激光笔装配在磁力表座本体上的螺纹孔内;
[0015]两套激光检测仪置于待找正辊道组两侧,该激光检测仪包括支座,千分杆水平设置在该支座上,并可沿千分杆所在轴线旋转一周。
[0016]本发明所述的装置中,该激光检测仪还包括丝杆,丝杆两端与支座固定连接,丝杆上方连接有套筒,千分杆置于套筒内,可在套筒内旋转,并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套筒上,套筒可沿丝杆运动。
[0017]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激光笔射出至千分杆头的激光,取代整条钢线的设置可以快速完成辊道的找正工作。这样可以实现在任何天气情况下,不受外部施工条件及操作者技能的影响,成本低廉的完成任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视图;
[0021]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视图;
[0022]图4是图1中C-C方向的视图;
[0023]图5是图2中激光此与磁力表座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本发明的辊道垂直度找正方法由于采用了激光发射、检测装置,不需要挂平行于轧制线的钢线。采用了激光检测装置,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0026]本发明实施例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包括一套激光发射器和两套激光检测仪10 ;
[0027]激光发射器包括磁力表座I和激光笔3,磁力表座I上的连杆及旋转接头被取出,使用时磁力表座I吸附在待测辊道20轴头的端面,激光笔3带螺杆装配在磁力表座I本体上的螺纹孔2内。
[0028]如图1及图3所示,两套激光检测仪10置于待找正辊道组两侧,该激光检测仪10包括支座8,该支座8可为支撑钢板,千分杆4水平设置在该支座8上,并可沿千分杆4所在轴线旋转一周。
[0029]如图3所示,该激光检测仪还包括丝杆7,丝杆7两端与支座8固定连接,组成千分杆本体。丝杆7上方连接有套筒5,千分杆4置于套筒5内,并可在套筒5内旋转,且套筒5可沿丝杆7运动。
[0030]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套筒5的两侧可通过调节垫片6与丝杆7连接,调节垫片6与套筒5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调节螺母9置于调整垫片6两侧,通过旋转调节螺母9可调节套筒5 (和千分杆4)沿丝杆7左右移动,以保证辅助中心线(下文中详细描述)与两套激光检测仪10中的千分杆刻度保持一致(一般取中点5mm处)。在千分杆4调整好后,可通过锁紧螺钉12将千分杆4和套筒5锁紧固定。
[0031]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辊道垂直度找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一:激光笔与磁力表座的装配
[0033]a、将磁力表座上的连杆及旋转接头取出,只利用磁力表座本体;
[0034]b、利用磁力表座上的螺纹孔(M8)与激光笔一头螺杆(M8)装配;
[0035]C、将磁力表座吸附于辊道轴头端面。
[0036]步骤二:固定千分杆
[0037]现场制作两套千分杆支座,可选择“50-250mm”的千分杆;
[0038]将两套千分杆与支座连接、固定后放置在待找正辊道组轴头端的地面上;
[0039]如图4所示,在辊道组轴头区域,利用经纬仪做一条与辊道组压制线平行的辊道组辅助中心线,并引至辊道组两端的千分杆上;
[0040]或者利用经纬仪做一条辊道组辅助中心线,与辊道组压制线平行,即也与辊道组中心线平行,把该辅助中心线引至辊道组轴头区域,并引至辊道组两端的千分杆上。
[0041]C、移动两套千分杆支座,使千分杆的中心刻度处(如本发明实施例的千分尺“5”刻度处)与辅助中心线相切,并整体旋转千分杆一周,保证千分杆的中心刻度处与千分杆相切从而保证千分杆与射线垂直。
[0042]步骤三:辊道垂直度的找正
[0043]a、手动盘动辊道,如图1所示,让激光笔射出的激光13射到两端千分杆杆头上;
[0044]b、对两端千分杆分别进行读数;
[0045]C、读数偏差较大时,调整辊道;
[0046]C、当两千分杆读数在允许范围之内时(一般读数差别在0.05/1000mm,即当辊道轴端距离千分尺IOOOmm时,允许的误差范围是0.05mm)之内时,即可说明辊道垂直度找正完成。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千分尺读数之差控制在0.05mm内时,则完成辊道垂直度的找正。
[0047]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激光笔与磁力表座的装配:将磁力表座上的连杆及旋转接头取出,将激光笔装配在磁力表座本体上的螺纹孔内,并将磁力表座吸附在辊道轴头的端面; 固定千分杆:将两套固定有千分杆的支座放置在待找正辊道组轴头端的地面上;在辊道组轴头区域,利用经纬仪做一条与辊道组压制线平行的辊道组辅助中心线,并引至辊道组两端的千分杆上;移动两套千分杆的支座,使千分杆的中心刻度处与辅助中心线相切,并整体旋转千分杆一周,保证千分杆的中心刻度处始终与辅助中心线相切,以使千分杆与辅助中心线垂直; 辊道垂直度找正:手动盘动待测辊道,让激光笔射出的激光射到两端的千分杆上,并对两端的千分杆进行读数;当两端千分杆读数偏差超过预设允许范围时,调整辊道,直到两千分杆读数在预设允许范围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允许范围在0.05mm之内。
3.—种辊道垂直度激光找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射器和两套激光检测仪; 激光发射器包括磁力表座和激光笔,磁力表座上的连杆及旋转接头被取出,使用时磁力表座吸附在待测辊道轴头的端面,激光笔装配在磁力表座本体上的螺纹孔内; 两套激光检测仪置于待找正辊道组两侧,该激光检测仪包括支座,千分杆水平设置在该支座上,并可沿千分杆所在轴线旋转一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激光检测仪还包括丝杆,丝杆两端与支座固定连接,丝杆上方连接有套筒,千分杆置于套筒内,可在套筒内旋转,并可通过螺钉固定在套筒上,且套筒可沿丝杆运动。
【文档编号】G01C15/00GK103712609SQ20131073382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徐平, 段少林 申请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