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7698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实验、分析仪器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
背景技术
在环境保护、生物化工、商品检验等领域,需要进行试样的氨氮含量、二氧化硫等化学成份分析,用气敏电极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是十分普遍的方法。气敏电极是一类敏化的离子选择性电极,能对溶液中气体的分压产生响应,故常用于测定样品中容易转化成气体的离子组分。实质上,这种电极是一个完整的电化学电池,由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所以又称气敏探头。气敏电极主要应用于水质分析、环境监测、生化检验、土壤和食物分析等。为了使这种分析的准确性得到保证,让膜与内电极之间的压力恒定是化学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要求。例如,在对水质的电化学分析中,往往需要检测水中氨氮含量,以此对各类水体做出指标评价。同时在进行这类分析中要添加碱化剂,碱化剂与样品充分混合,样品中氨氮转变为氨气透过电极膜,由内电极能检测得到。电极膜是一种带有一定的强度但不能恢复的薄膜。目前常用的电极膜与内电极的接触是刚性接触,这种刚性接触往往是短时间稳定,每当环境温度的变化或微小的振动带来电极膜与内电极间的接触距离的变化或会使电极膜发生 形变,从而引起测量误差甚至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针对现有的气敏电极的电极膜与内电极之间是刚性接触,测试时微小的变化会导致电极膜发生形变,引起测量误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保证了电极膜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它包括传感器主体,传感器主体装在外壳内,传感器主体上端面上装有内电极,外壳上端装有电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上套装有恒压弹簧,恒压弹簧一端抵住传感器主体上端面,另一端抵住电极帽内槽底,外壳下端装有锁紧帽,锁紧帽能在外壳上螺旋上下移动,锁紧帽底部装有电极膜。所述内电极连接有导线,导线穿过电极帽。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内电极与电极帽间的离间压力由恒压弹簧控制,这个恒定的离间压力通过内电极反作用传递到固定在外壳上的膜,即膜与内电极之间的压力也恒定。这种带恒压膜结构的膜表面效能不受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气敏电极具有良好的测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它包括传感器主体1,传感器主体I装在外壳2内,传感器主体I上端面上装有内电极3,外壳2上端装有电极帽4,其中,所述内电极3上套装有恒压弹簧5,恒压弹簧5 —端抵住传感器主体I上端面,另一端抵住电极帽4内槽底,外壳2下端装有锁紧帽6,锁紧帽6能在外壳2上螺旋上下移动,锁紧帽6底部装有电极膜7。所述内电极3连接有导线8,导线8穿过电极帽4。本实用新型中,恒压弹簧5促使传感器主体I下端面与电极膜7接触,一旦导线8带动内电极3向上提升,传感器主体I下端面与电极膜7分离,由于内电极3装在传感器主体I上端面,所以在恒压弹簧5作用下,电极膜7与内电极3距离恒定。本实用新型内电极3与电极帽4间的离间压力由恒压弹簧控制,这个恒定的离间压力通过内电极3反作用传递到固定在外壳2上的电极膜7,即电极膜7与内电极3之间的压力也恒定。这种带恒压膜结构的膜表面效能不受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气敏电极具有良好的测量稳定性和 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它包括传感器主体(I),传感器主体(I)装在外壳(2)内,传感器主体(I)上端面上装有内电极(3),外壳(2)上端装有电极帽(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3)上套装有恒压弹簧(5),恒压弹簧(5) —端抵住传感器主体(I)上端面,另一端抵住电极帽(4)内槽底,外壳(2)下端装有锁紧帽¢),锁紧帽¢)能在外壳(2)上螺旋上下移动,锁紧帽(6)底部装有电极膜(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3)连接有导线(8),导线(8) 穿过电极帽(4)。
专利摘要一种带恒压膜结构的气敏电极,它包括传感器主体(1),传感器主体(1)装在外壳(2)内,传感器主体(1)上端面上装有内电极(3),外壳(2)上端装有电极帽(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3)上套装有恒压弹簧(5),恒压弹簧(5)一端抵住传感器主体(1)上端面,另一端抵住电极帽(4)内槽底,外壳(2)下端装有锁紧帽(6),锁紧帽(6)能在外壳(2)上螺旋上下移动,锁紧帽(6)底部装有电极膜(7)。本实用新型内电极与电极帽间的离间压力由恒压弹簧控制,这个恒定的离间压力通过内电极反作用传递到传感器主体上的膜,即膜与内电极之间的压力也恒定。这种带恒压膜结构的膜表面效能不受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气敏电极具有良好的测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文档编号G01N27/31GK203117154SQ2013201031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吴建忠 申请人: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