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9771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包括加热箱(1),在加热箱(1)中设有电热丝和热传感器(2),加热箱(1)的一侧设有氮气进气口(3),在氮气进气口(3)处设有调节螺母(4),加热箱(1)的另外一侧设有氮气出气口(5),在氮气出气口(5)处设有螺旋开关(6),氮气出气口(5)与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和第二管路部件(8)连接,第二管路部件(8)位于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内部。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温度可调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氮吹浓缩仪,涉及一种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
【背景技术】
[0002]环境中各种污染物是目前研究和控制的重点,其中有机污染物的成分复杂,种类多是环境污染物分析的难点。其中按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强弱和沸点的高低,将其分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SVOCs的分析过程中有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浓缩。浓缩的目的是去除有机溶剂,将目标化合物的浓度提高以满足检测仪器的灵敏度。
[0003]主要有旋转蒸发和氮吹二种方式,前者适合从上百毫升浓缩到几毫升,而后者适合从几毫升浓缩到I毫升以下。
[0004]氮吹仪的原理就是利用氮气流加速溶剂的挥发,同时最大限度保存SVOCs,并防止引入干扰。由于溶剂等液体气化过程中需吸收热量,因此往往需要进行水浴加热。溶剂挥发后会在氮吹针头上冷凝,不仅影响了浓缩的速度,还容易交叉污染,氮气的温度不可调。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温度可调的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
[0006]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包括加热箱,在加热箱中设有电热丝和热传感器,加热箱的一侧设有氮气进气口,在氮气进气口处设有调节螺母,加热箱的另外一侧设有氮气出气口,在氮气出气口处设有螺旋开关,氮气出气口与第一氮吹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连接,第二管路部件位于第一氮吹管路部件内部。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氮吹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均为不锈钢材料。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采用电热丝加热,有效避免了出现冷凝现象导致浓缩速度受到影响的情况;通过在在氮气进气口处设有调节螺母,在氮气出气口处设有螺旋开关,根据热传感器测定的温度进行有效调节;第一氮吹管路部件和第二管路部件均为不锈钢材料,在加热箱加热的同时被加热,从而保证氮气流经过管路流出时仍具有
一定温度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0013]参照图1,一种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包括加热箱I,在加热箱I中设有电热丝和热传感器2,加热箱I的一侧设有氮气进气口 3,在氮气进气口 3处设有调节螺母4,加热箱I的另外一侧设有氮气出气口 5,在氮气出气口 5处设有螺旋开关6,氮气出气口 5与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和第二管路部件8连接,第二管路部件8位于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内部。所述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和第二管路部件8均为不锈钢材料。
[0014]本实用新型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在使用时,氮气从氮气进气口 3进入加热箱1,通过调节螺母4调节氮气的进入量,在加热箱I中加热,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和第二管路部件8同时也被加热,热传感器2用于测定氮气的温度,便于调节控制,通过螺旋开关6控制氮气的流出量,被加热的氮气通过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和第二管路部件8。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箱(1),在加热箱(1)中设有电热丝和热传感器(2),加热箱(1)的一侧设有氮气进气口(3),在氮气进气口(3)处设有调节螺母(4),加热箱(1)的另外一侧设有氮气出气口(5),在氮气出气口(5)处设有螺旋开关(6),氮气出气口(5)与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和第二管路部件(8)连接,第二管路部件(8)位于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路加热的氮吹浓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吹管路部件(7)和第二管路部`件(8)均为不锈钢材料。
【文档编号】G01N1/34GK203519402SQ20132054235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日
【发明者】董亮, 张秀蓝, 史双昕, 张利飞, 周丽, 李玲玲, 杨文龙, 钮珊 申请人:董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