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0384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包含有设置在电力线路上的避雷器(1)、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设置在避雷器(1)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之间并用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感应避雷器(1)的漏电流的导电螺柱(5),由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对避雷器(1)的漏电流采集和远程传输,由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分析监测避雷器(1)是否存在阀体绝缘老化的现象,因此保证了避雷器(1)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提高了电力线路的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
[0001]一、【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
[0003]二、【背景技术】
[0004]为了 550kV及以下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对设备和线路实现雷击过电压保护,因此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线路部件,在现有的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中,都是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避雷器会因内部受潮或避雷器阀片老化造成漏电流增大,雷电过电压保护性能降低,降低了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性能。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因此保证了避雷器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提高了电力线路的安全性能。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电力线路上的避雷器、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设置在避雷器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之间并用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感应避雷器的漏电流的导电螺柱。
[0008]避雷器的漏电流经过导电螺柱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内感应出电流,并将该电流信号输入到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中,进行漏电流分析、全电流和阻性电流计算等功能,从而监测避雷器绝缘性能;由于设计了避雷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和导电螺柱,由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对避雷器的漏电流采集和远程传输,由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分析监测避雷器是否存在阀体绝缘老化的现象,因此保证了避雷器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提高了电力线路的安全性能。
[0009]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接线盒、绝缘填充体、导电片、绝缘板、接线端子和接地螺栓,零磁通电流互感器设置在避雷器的底座中并接线盒设置在底座的外侧面上,导电螺柱设置为串接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中间部位并一端设置为与避雷器的阀体联接、另一端设置为与绝缘板联接,绝缘板设置在避雷器的底座中,在绝缘板的上端端面部位设置有导电片并导电片一端设置为与导电螺柱的阀体联接、另一端设置为延伸在接线盒中且与接地螺栓联接,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和绝缘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填充体,接线端子设置在接线盒中并设置为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接线端子或接地螺栓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
[0010]在本实施例中,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导电片和绝缘板设置为通过螺母与导电螺柱联接。
[0011 ]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填充体设置为环氧树脂的浇铸体。
[0012]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板设置为布板。
[0013]本技术方案中的重要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在于:避雷器I底座和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的全新配合结构,将3件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安装于避雷器I底座内,并用环氧树脂浇注,增加绝缘底板紧固,提高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的安装强度,并使避雷器I阀体接地、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避雷器I底座可靠绝缘,因此保证了产品安全性能。避雷器I阀体接地线和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出现端配用的接线盒3,内部提供接线端子和接地螺柱。接线端子用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与外部在线监测装置用,接地螺柱用于避雷器I阀体漏电流接地线连接避雷器在线监测计数器或接地用,因此便于产品接线,提高了产品外观质量。避雷器I底部内部安装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将避雷器I阀体接地线依次穿过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后,利用环氧树脂浇注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与避雷器I整体为一,美观大方,并且能够可靠保证避雷器I底座,避雷器I阀体接地线和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三者的绝缘性能。零磁通电流互感器能够可靠采集避雷器I漏电流,实现对电流信号的远传,便于后台软件或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的使用。
[0014]在本技术方案中,用于避雷器的漏电流进行感应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和导电螺柱为本技术方案的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0015]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7]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包含有避雷器1、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接线盒3、导电螺柱5、绝缘填充体7、导电片8、绝缘板9、接线端子10和接地螺栓12,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设置在避雷器I的底座4中并接线盒3设置在底座4的外侧面上,导电螺柱5设置为串接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的中间部位并一端设置为与避雷器I的阀体联接、另一端设置为与绝缘板9联接,绝缘板9设置在避雷器I的底座4中,在绝缘板9的上端端面部位设置有导电片8并导电片8 —端设置为与导电螺柱5的阀体联接、另一端设置为延伸在接线盒3中且与接地螺栓12联接,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和绝缘板9之间设置有绝缘填充体7,接线端子10设置在接线盒3中并设置为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的输出端口连接,接线端子10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
[0019]在本实施例中,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导电片8和绝缘板9设置为通过螺母与导电螺柱5联接。
[0020]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填充体7设置为环氧树脂的浇铸体。
[0021]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板9设置为布板。
[0022]在使用本实施例中,避雷器I的漏电流经过导电螺柱5和导电片8引入接线盒3后,可根据现场要求经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的计数器后通过接地螺栓12接地,实现对避雷器放电次数记录和漏电流的漏电流的粗略测量。同时导电螺柱5通过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内感应出电流,并将该电流信号弓丨入接线盒3的接线端子10,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进行漏电流分析、全电流和阻性电流计算等功能,从而监测避雷器绝缘性能。
[002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接地螺栓12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
[002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接线端子10和接地螺栓12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
[0025]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0026]1、由于设计了避雷器1、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和导电螺柱5,由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对避雷器I的漏电流采集和远程传输,由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分析监测避雷器I是否存在阀体绝缘老化的现象,因此保证了避雷器I绝缘性能和安全性能,提高了电力线路的安全性能。
[0027]、由于设计了避雷器I底座4,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安装于底座内部的结构,保证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的测量精度,避免了外部环境对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影响。
[0028]3、由于设计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能够实现对避雷器漏电流的采集和远传功能,便于避雷器绝缘监测装置信号的采集,实现避雷器绝缘监测要求。
[0029]4、由于设计了绝缘填充体7,由于采用了环氧树脂浇注的工艺方法,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导电螺柱5、导电片8和绝缘板9整体浇注与避雷器I的底座4内,实现了避雷器I的底座4、导电螺柱5、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的相互绝缘,提高了产品绝缘性能,提高了电流采集的准确性。
[0030]5、由于设计了接线盒3,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引线引至接线盒3的接线端子10上,将与避雷器I连接的导电螺柱5连接至接线盒3的接地螺栓12上,便于产品接线,提高了产品外观质量。
[0031]在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在电力线路上的避雷器
1、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设置在避雷器I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之间并用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感应避雷器I的漏电流的导电螺柱5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电力线路上的避雷器(I)、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的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设置在避雷器(I)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之间并用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感应避雷器(I)的漏电流的导电螺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接线盒(3)、绝缘填充体(7)、导电片(8)、绝缘板(9)、接线端子(10)和接地螺栓(12),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 )设置在避雷器(I)的底座(4 )中并接线盒(3 )设置在底座(4 )的外侧面上,导电螺柱(5)设置为串接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的中间部位并一端设置为与避雷器(I)的阀体联接、另一端设置为与绝缘板(9)联接,绝缘板(9)设置在避雷器(I)的底座(4)中,在绝缘板(9)的上端端面部位设置有导电片(8)并导电片(8) —端设置为与导电螺柱(5)的阀体联接、另一端设置为延伸在接线盒(3)中且与接地螺栓(12)联接,在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和绝缘板(9)之间设置有绝缘填充体(7),接线端子(10)设置在接线盒(3)中并设置为与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的输出端口连接,接线端子(10)或接地螺栓(12)设置为与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其特征是:零磁通电流互感器(2)、导电片(8)和绝缘板(9)设置为通过螺母与导电螺柱(5)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其特征是:绝缘填充体(7)设置为环氧树脂的浇铸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线路的避雷装置;其特征是:绝缘板(9)设置为布板。
【文档编号】G01R31/12GK203759182SQ201320674604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张国栋, 周雷, 刘强 申请人:山东五岳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