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0580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涉及一种实验装置,所述装置蚯蚓培养盒、盒盖、盒底、保水透气盒、隔板,该装置由上部蚯蚓培养盒和下部的保水透气盒两部分组成;蚯蚓培养盒置于保水透气盒的上方,蚯蚓培养盒设置不透水的隔板将培养盒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室,两室内分别盛放清洁对照土壤和污染土壤,蚯蚓培养盒带透明顶盖,下部保水透气盒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小砾石和细沙。该装置利用蚯蚓直接接触土壤的特点,采用简易实验装置,使蚯蚓生活在湿度和通气条件适宜的土壤中,利用蚯蚓躲避不利环境的逃逸行为,来实现对污染土壤的快速判别。
【专利说明】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质量状况与人类的健康和发展息息相关。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量化学品的使用和污染物质的排放导致土壤环境日益恶化。对土壤污染的评价和污染物质毒性的测定是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已倍受世界各国环境领域的高度关注。蚯蚓是土壤中重要的无脊椎动物,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蚯蚓作为陆生生物食物链的最底层,以土壤中动植物碎屑为食,对大部分污染物都有富集作用。蚯蚓是污染物由土壤到生物,进而向食物链更高营养级转移的重要环节。蚯蚓个体变化所引发的群落变化将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蚯蚓可作为一种早期预警生物用于监测和评价土壤污染状况和生态功能。迄今,利用蚯蚓来指示环境污染状况,已经成为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蚯蚓的毒性暴露实验已成功用于土壤中重金属、抗生素和农药等污染物的毒性评价。趋利避害是生物的一种本能。由于蚯蚓长期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表皮的角质层较普通陆生生物要薄,表皮上还有许多腺孔与外界相通,因此对土壤中的某些刺激性污染物非常敏感,一旦刺激强度达到其忍受限度,即出现逃逸或迁移行为,以躲避危害环境。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该装置由上部蚯蚓培养盒和下部的保水透气盒两部分组成,利用蚯蚓直接接触土壤的特点,采用简易实验装置,使蚯蚓生活在湿度和通气条件适宜的土壤中,利用蚯蚓躲避不利环境的逃逸行为,来实现对污染土壤的快速判别。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所述装置蚯蚓培养盒、盒盖、盒底、保水透气盒、隔板,该装置由上部蚯蚓培养盒和下部的保水透气盒两部分组成;蚯蚓培养盒置于保水透气盒的上方,蚯蚓培养盒设置不透水的隔板将培养盒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室,两室内分别盛放清洁对照土壤和污染土壤,蚯蚓培养盒带透明顶盖,下部保水透气盒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小砾石和细沙。
[0006]所述的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所述隔板距离盒底5mm。
[0007]所述的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所述蚯蚓培养盒透明顶盖上钻有30个直径为0.5 mm的小孔,培养盒的盒底钻有30个直径为0.5 mm的小孔。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0009]本实用新型利用蚯蚓直接接触土壤的特点,采用简易实验装置,使蚯蚓生活在湿度和通气条件适宜的土壤中,当土壤污染物浓度达到蚯蚓的耐受限度时,利用蚯蚓躲避不利环境的逃逸行为(当蚯蚓的逃逸率达到50%及以上)来实现对污染土壤的快速判别。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简单,能为蚯蚓培养提供适宜湿度和通气条件。本实用新型利用蚯蚓对有害环境的回避行为,设计一套试验装置,用于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快速诊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2]该装置是由上部蚯蚓培养盒和下部的保水透气盒两部分组成。所述蚯蚓培养盒置于保水透气盒的上方,蚯蚓培养盒设置不透水的隔板将培养盒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室,防止土壤横向移动,两室内分别盛放清洁对照土壤和污染土壤,隔板距离盒底5mm,该狭缝供蚯蚓逃逸用。蚯蚓培养盒带透明顶盖,其上钻有30个直径为0.5 mm的小孔,供通风和透气,培养盒的盒底钻有30个直径为0.5 mm的小孔,供透水和通气。保水透气盒设置不透水的隔板使其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室,下部保水透气盒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小砾石和细沙。
[0013]图中标记:1、蚯蚓培养盒;2、隔板(与盒底间留有5mm狭缝);3、盒盖(均匀分布直径为0.5mm的30个孔),4、盒底(均匀分布直径为0.5mm的30个孔);5、保水透气盒;6、隔板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污染土壤生态毒性诊断的实验装置由上部蚯蚓培养盒I和下部的保水透气盒5两部分组成。蚯蚓培养盒置于保水透气盒的上方,蚯蚓培养盒设置不透水的隔板2将培养盒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室,防止土壤横向移动,两室内分别盛放清洁对照土壤和污染土壤,隔板距离盒底5mm,该狭缝供蚯蚓逃逸用。蚯蚓培养盒带透明顶盖3,其上钻有30个直径为0.5 mm的小孔,供通风和透气同时避免蚯蚓逃出培养盒,培养盒的盒底4钻有30个均匀分布的直径为0.5 mm的小孔,供透水和通气同时限制蚯蚓逃到保水透气盒。污染土壤生态毒性诊断的实验装置下部保水透气盒设置不透水的隔板使其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室,下部保水透气盒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小砾石和细沙,将保水透气盒填满。实验操作时,保持蚯蚓培养盒与保水透气盒的隔板在同一垂直平面上,以避免土壤中污染物扩散到清洁土壤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蚯蚓培养盒、盒盖、盒底、保水透气盒、隔板,该装置由上部蚯蚓培养盒和下部的保水透气盒两部分组成;蚯蚓培养盒置于保水透气盒的上方,蚯蚓培养盒设置不透水的隔板将培养盒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室,两室内分别盛放清洁对照土壤和污染土壤,蚯蚓培养盒带透明顶盖,下部保水透气盒内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小砾石和细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距离盒底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诊断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蚯蚓逃避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培养盒透明顶盖上钻有30个直径为0.5 mm的小孔,培养盒的盒底钻有30个直径为0.5 mm的小孔。
【文档编号】G01N33/24GK203606357SQ20132072163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宋雪英, 胡晓钧, 李玉双, 梁茹晶, 侯永侠 申请人:沈阳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