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4832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内箱体上端开口,内箱体的内壁沿高度方向设置若干插槽,插槽上可拆装的设有水平插板,内箱体前端设有供水平插板插入插槽的插孔,外箱体上设有进水孔,进水孔位于内箱体上方。沉积物分层时,采用水平插板沿插槽插入从而把沉积物切断分离,极大程度的避免了沉积物层断面在空气中的迅速暴露,对分离取样过程的操作要求大为降低,而多个插槽与多个水平插板的配合有利于对不同高度沉积物的精确分层,在水平插板完全插入插槽后,沉积物各层之间已经相对分离,对某一层沉积物的扰动已很难对其它层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室内培养沉积物的精确分层。
【专利说明】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科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精确分层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生物扰动是构成河口、浅海、池塘等水域关键生态过程的水层与底栖系统耦合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枢纽,一方面影响水-沉积物界面的营养循环,另一方面改变吸附物吸附特征及氧化还原电位,同时还影响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地球化学循环,如污染物的再次释放和生物降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沉积物进行生境模拟来系统研究生物扰动效应,是当前生物扰动研究领域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培养后的沉积物的无扰动精确分层是制约该方法准确程度的瓶颈因素。当前水-沉积物的模拟实验多采用筒状的有机玻璃试验柱,如专利号为CN102175491A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四角螺栓固定一系列堆叠的方框作为内筒,置入外层圆筒作培养,实验结束后取出内筒,拔出3个螺栓,以第4个螺栓为轴旋转,将相应方框内的沉积物转移以实现沉积物的分层。
[0003]该装置在湖泊等天然水体环境的模拟实验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应用的局限性在于:(1)为保证各层方框叠合的力度以避免漏水,四角螺栓的拧紧加固制约了方框的高度不能太低,因此沉积物的分层设置较为粗略,难以做到更精细的分层;(2)内筒为方形,外筒为圆形,两筒之间的水体对内筒方框缝隙造成显著压力,因此需要用塑料膜包裹并用防水胶带粘贴以防止缝隙处的沉积物与外筒水体的交换,操作繁琐且实际防水效果难以保证;(3)采用棉线系于内筒顶端来安置和取出内筒,扩大内筒与外筒直径后由于沉积物过重,容易晃动且易断裂,难以着力;(4)采用在两层方框间插入塑料薄片并旋转上层方框的方式来分隔沉积物,然而由于受旋转螺栓固紧的压力,两层方框的缝隙很难插入薄片,即便部分性的插入也容易造成缝隙处沉积物的扰动,且难于清理边缘掉落的沉积物残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以实现沉积物的精确分层与方便培养。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箱体和容纳在外箱体内部的内箱体,所述内箱体上端开口,内箱体的内壁沿高度方向设置若干插槽,所述插槽上可拆装的设有水平插板,所述内箱体前端设有供水平插板插入插槽的插孔,所述外箱体上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位于内箱体上方。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箱体的外壁与外箱体内壁紧密贴合。这样内箱体与外箱体之间的缝隙极小,对于组装而成的内箱体来说,外箱体内的水体对内箱体外侧各缝隙的压力最小,防止内箱体内的沉积物与外箱体之间的水体交换。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箱体顶部接有刚性提手,用于将内箱体从外箱体取出时采用,取出时晃动较小,并能达到稳定提升的作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箱体包括两侧的侧板、后方的背板、前方的面板和底端的底板,所述侧板、背板、面板和底板相互密封连接,所述侧板和背板内壁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凹槽,相同高度的凹槽构成所述插槽,所述插孔开设在面板上。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包括内层板和外层板,所述内层板连接侧板,所述插孔在内层板上,所述外层板可拆装的固定在内层板前方且与内层板密封连接,所述外层板前端面与侧板前端面平齐。在插入水平插板前将外层板拆出。再从插孔中插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层板后端设有环形凹陷,所述环形凹陷配套设有密封条,所述外层板与内层板连接后,密封条抵接内层板前端面并将各插孔环绕在内。利用环形凹陷与密封条将插孔封闭,防止沉积物与外箱体发生水体交换。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为可拆卸结构,因此可从背板插入探头,检测pH、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沉积物分层时,采用水平插板沿插槽插入从而把沉积物切断分离,极大程度的避免了沉积物层断面在空气中的迅速暴露,对分离取样过程的操作要求大为降低,而多个插槽与多个水平插板的配合有利于对不同高度沉积物的精确分层,在水平插板完全插入插槽后,沉积物各层之间已经相对分离,对某一层沉积物的扰动已很难对其它层产生影响,实验失误较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内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外层板取出后内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内箱体插入水平插板示意图;
[0019]图5是外层板与内层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4所示的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箱体I和容纳在外箱体I内部的内箱体2。内箱体2由两侧的侧板21、后方的背板22、前方的面板和底端的底板23组成,并围成一个上端开口的框体,侧板21、背板22、面板和底板23相互密封连接。侧板21、背板22和面板的外端面与外箱体I的内壁紧密贴合。在略高于内箱体2高度的外箱体I上开有一进水孔4,进水孔4外接进出水管,用于加水和放水。
[0021]如图5所示,面板由内层板24和外层板25组成。内层板24为塑料或不锈钢制成的弹性片,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插孔3,两侧板21和背板22内壁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凹槽6,相同高度的凹槽6构成用于插入水平插板7的插槽,内层板24安装后,插槽与插孔3的高度相互对应,水平插板7即能从插孔3中直接进入插槽。外层板25的尺寸大小与内层板24基本一致,在其后端设有环形凹陷251,环形凹陷251配套设有密封条,可以是密封圈或玻璃胶,外层板25与内层板24连接后,密封条抵接内层板24前端面并将各插孔3环绕在内,保证内箱体2内的密封性。
[0022]两个侧板21的前端开设有与内层板24两端边缘尺寸匹配的槽体8,用于内层板24与外层板25安装入内,并用螺栓穿过内层板24、外层板25将他们固定在侧板21前端,最终外层板25前端面与侧板21前端面平齐。两个侧板21的顶端分别接有刚性提手5,用于将内箱体2取出。
[0023]本实施例中,背板22使用螺栓拆装固定在侧板21和底板23上,并通过彼此间的密封胶或密封圈密封。
[0024]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5](I)通过刚性提手5将内箱体2放入外箱体1,按需铺好沉积物,通过进水孔4缓慢注水至合适位置。实验结束后,通过进水孔4缓慢放水,当水面较低时可通过吸管来小心操作以放水;
[0026](2)将内箱体2小心取出,拆除外层板25,用螺丝重新固定内层板24。此时从插孔3插入与插孔3长度接近的水平插板7。水平插板7插好之后,可松开螺丝,拆除内层板24;
[0027](3)刮取相应水平插板7上的沉积物至自封袋,然后逐层拆除各水平插板7。采样结束后,可拆卸背板22,并将各部件用水冲洗。
[0028]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外箱体⑴和容纳在外箱体⑴内部的内箱体(2),所述内箱体⑵上端开口,内箱体⑵的内壁沿高度方向设置若干插槽,所述插槽上可拆装的设有水平插板(7),所述内箱体(2)前端设有供水平插板(7)插入插槽的插孔(3),所述外箱体(1)上设有进水孔(4),所述进水孔⑷位于内箱体⑵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2)的外壁与外箱体(1)内壁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2)顶部接有刚性提手(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2)包括两侧的侧板(21)、后方的背板(22)、前方的面板和底端的底板(23),所述侧板(21)、背板(22)、面板和底板(23)相互密封连接,所述侧板(21)和背板(22)内壁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凹槽(6),相同高度的凹槽(6)构成所述插槽,所述插孔(3)开设在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内层板(24)和外层板(25),所述内层板(24)连接侧板(21),所述插孔(3)在内层板(24)上,所述外层板(25)可拆装的固定在内层板(24)前方且与内层板(24)密封连接,所述外层板(25)前端面与侧板(21)前端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板(25)后端 设有环形凹陷(251),所述环形凹陷(251)配套设有密封条,所述外层板(25)与内层板(24)连接后,密封条抵接内层板(24)前端面并将各插孔(3)环绕在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水平插板的沉积物室内培养与分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2)为可拆卸结构。
【文档编号】G01N33/00GK203772828SQ20142009391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朱长波, 郭永坚, 颉晓勇, 李俊伟, 陈素文, 陈利雄, 郭奕惠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