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760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井中微地震定位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是非常规致密砂岩气、页岩气藏储层油气田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反演定位出的震源信息,可以获得裂缝属性(主应力走向、裂缝宽度、密度等),用来评价压裂效果,分析裂缝诱发规律,优化布井等。因此,在微地震信号处理中,最终目的是震源定位,亦称为微地震信号处理最核心技术。

井中微地震监测是微地震观测方式之一,特点是井下三分量接收,微地震资料较高,接收到的震源个数与类型较丰富。目前,井中微地震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思路:

一是基于P波、S波事件旅行时正演,代表算法有网络搜索法、模拟退火法、geiger法等,优点是容易实现,缺点是由于初至相位信号弱导致P波、S波事件旅行时难以准确拾取,影响定位结果;

第二种定位思路是基于波动方程褶积,代表算法有干涉法、逆时偏移法、被动源成像法,优点是不需要拾取事件初至,缺点是对资料信噪比、速度模型要求高,计算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中微地 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检波器的垂向方位角;

b、根据snell定律,建立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

c、建立与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基于矢量分解的井中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仅仅利用两个检波器垂向方位角,根据snell定律,建立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就能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矢量分解模块、函数建立模块和结果计算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

所述矢量分解模块,其用于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检波器的垂向方位角;

所述函数建立模块,其用于根据snell定律,建立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

所述结果计算模块,其用于建立与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实现井中微地震P、S波快速定位操作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现井中微地震P、S波快速定位操作系统框图;

图2是井中微地震垂直观测示意图:多个震源、两个检波器▲;

图3-1是井中微地震模型三分量数据中的X分量;

图3-2是井中微地震模型三分量数据中的Y分量;

图3-3是井中微地震模型三分量数据中的Z分量;

图4-1是井中微地震模型数据矢量分解中的P分量;

图4-2是井中微地震模型数据矢量分解中的S分量;

图5是无噪音“X”型所有震源点矢量分解后获得的垂向方位角列表;

图6是纵横波速度模型列表;

图7是本发明对无噪音“X”型所有震源点P、S波联合快速定位结果示意图显示;

图8是无噪音“X”型模型点P、S波联合快速定位误差直方图(横坐标为震源序号,纵坐标为反演值与真实值误差);

图9-1是对井中微地震模型Z分量数据增加随机噪音;

图9-2是对井中微地震模型X分量数据增加随机噪音;

图9-3是对井中微地震模型Y分量数据增加随机噪音;

图10-1是含噪音模型矢量分解中的P分量;

图10-2是含噪音模型矢量分解中的S分量;

图11是含噪音模型所有震源点矢量分解后获得的垂向方位角列表;

图12是本发明对含噪音模型所有震源点P、S波联合快速定位结果示意图显示;

图13是含噪音模型点P、S波联合快速定位误差直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井中微地震三分量预处理包括:偏振分析、旋转、方位一致性校正、矢量分解、去噪等等。其中,矢量分解可以看成是“合力与分力”关系,将三分量矢量信号,“合力”成沿波传播方向P波或垂直波传播方向S波标量信息,同时产生垂向方位角。本发明正是利用基于矢量分解垂向方位角,试图利用不同检波器P波、S波传播射线路径几何交集方式,来实现震源定位。

井中微地震三分量信号,具有压裂震源位置未知、震源震相类型未知、P/S波事件混杂等特点,其矢量分解过程就是将三个分量上矢量信息“合并”成一个标量,并将众多P波、S波事件分离开。同时,该过程会产生与波传播方向有关的垂向方位角,本发明正是利用这一特点,结合snell定律,沿着不同检波器波传播路径逆向方向,建立与震源有关的目标方程,快速求解,实现P、S波联合定位。

首先假设,震源点激发P波和S波信号,达到观测井三分量检波器之前,还属于标量波,当三分量X、Y、Z检波器接收信号之后,变成三个方向两两垂直的矢量波,而矢量分解可以看成是其逆过程,即由X、Y分量计算几何合力R与切向剩余T、再计算Z分量与R几何合力P与切向S,同时产生两个空间方位角:水平方位角、垂向方位角。其中,物理意义上,垂向方位角代表波传播方向与检波器垂直向下Z分量之间交角。

如图1-1所示,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计算出两个三分量检波器P波垂直方位角θ1、θ2和一个检波器S波垂向 方位角β2

具体地,首先对井中微地震两个检波器三分量X、Y、Z包含P、S波事件数据进行矢量分解(其中,两个检波器三分量接收到来自同一个P&S波联合震源信息,数据上表现为两组三分量接收到了代表P波、S波事件的脉冲波形数据),获得两组沿波传播方向P波、垂直波传播方向S波,以及两个检波器的P波垂向方位角θ1、θ2与一个检波器S波垂向方位角β2

其中,所述矢量分解采用矢端曲线-直方图法实现,具体如下:

设置一个时窗,包含了P波事件,对三分量检波器X、Y分量振幅值(xi,yi)作偏振分析;定义瞬时能量Ei和瞬时方位φi

<mrow> <msub> <mi>E</mi> <mi>i</mi> </msub> <mo>=</mo> <msubsup> <mi>x</mi> <mi>i</mi> <mn>2</mn> </msubsup> <mo>+</mo> <msubsup> <mi>y</mi> <mi>i</mi> <mn>2</mn> </msubsup>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tgφi=yi/xi (2)

首先,根据上式,计算出每个样点瞬时方位φi与瞬时能量Ei,同时作出瞬时能量Ei对瞬时方位φi的直方图;然后,画出(xi,yi)振幅值坐标系连线图,即矢端曲线图,对其进行线性拟合,估算出倾角范围;最后,参考倾角范围,在Ei、φi直方图中寻找瞬时能量最大值的位置,此时与其对应的角度φ,即为三分量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水平方位角;

利用三分量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水平方位角φ,对X、Y分量进行旋转处理,获得水平径向R与切向T:

Ri=xi cos(φ)+yi sin(φ)

(3)

Ti=-xi sin(φ)+yi cos(φ)

其中,Ri、Ti分别为旋转后水平径向、切向分量瞬时振幅;

同样,对检波器Z分量、水平径向R分量振幅值(Zi,Ri)作偏振分析,画出(Zi,Ri)振幅值连线图,即矢端曲线图,对其进行线性拟合,估算出倾角范围;参考倾角范围,在直方图中寻找瞬时能量最大值的位置,求出其对应的检波器相对波传播方向垂向方位角θ,即完成矢量分解与计算垂向方位角;

对观测井任意两个三分量检波器P波进行矢量分解,获得相应垂向方位角为θ1、θ2,同时,对其中一个检波器S波进行矢量分解,获得垂向方位角β2

第二步:由已知地层介质速度模型,根据snell定律,从三分量检波器出发,沿波传播路径逆方向,建立以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有两个P波函数LP1=fP1(H)、LP2=fP2(H)与一个S波函数LS2=fS2(H);

具体地,建立函数关系的具体实现如下:

假设两个检波器之间垂直距离为h0,给出距离第二个检波器地下任意深度H,根据声波测井,分成从浅到深N层纵横波速度层[Vp1,Vp2,......,VpN-1,VpN]、[Vs1,Vs2,......,VsN-1,VsN],且深度H亦分为相应N层[H1,H2,......,HN-1,HN];

根据snell定律,由两个P波垂向方位角θ1、θ2与一个S波垂向方位角β2,得到与深度H有关的水平距离:

<mrow> <msub> <mi>L</mi> <mrow> <mi>P</mi> <mn>1</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f</mi> <mrow> <mi>P</mi> <mn>1</mn> </mrow> </msub> <mrow> <mo>(</mo> <mi>H</mi> <mo>)</mo> </mrow> <mo>=</mo> <mrow> <mo>(</mo> <msub> <mi>H</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h</mi> <mn>0</mn> </msub> <mo>)</mo> </mrow> <mo>&CenterDot;</mo> <mi>t</mi> <mi>a</mi> <mi>n</mi>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n>1</mn> </msub> <mo>)</mo> </mrow> <mo>+</mo>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2</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H</mi> <mi>i</mi> </msub> <mo>&CenterDot;</mo> <mfrac> <mrow> <msub> <mi>Vp</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Vp</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i>s</mi> <mi>i</mi> <mi>n</mi>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n>1</mn> </msub> <mo>)</mo> </mrow> </mrow> <msqrt> <mrow> <mn>1</mn> <mo>-</mo> <msup> <mrow> <mo>(</mo> <msub> <mi>Vp</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Vp</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i>sin</mi> <mo>(</mo> <msub> <mi>&theta;</mi> <mn>1</mn> </msub> <mo>)</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sqrt>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4</mn>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L</mi> <mrow> <mi>P</mi> <mn>2</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f</mi> <mrow> <mi>P</mi> <mn>2</mn> </mrow> </msub> <mrow> <mo>(</mo> <mi>H</mi> <mo>)</mo> </mrow> <mo>=</mo>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H</mi> <mi>i</mi> </msub> <mo>&CenterDot;</mo> <mfrac> <mrow> <msub> <mi>Vp</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Vp</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i>s</mi> <mi>i</mi> <mi>n</mi>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n>2</mn> </msub> <mo>)</mo> </mrow> </mrow> <msqrt> <mrow> <mn>1</mn> <mo>-</mo> <msup> <mrow> <mo>(</mo> <msub> <mi>Vp</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Vp</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i>s</mi> <mi>i</mi> <mi>n</mi> <mo>(</mo> <msub> <mi>&theta;</mi> <mn>2</mn> </msub> <mo>)</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sqrt>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5</mn> <mo>)</mo> </mrow> </mrow>

<mrow> <msub> <mi>L</mi> <mrow> <mi>S</mi> <mn>2</mn> </mrow> </msub> <mo>=</mo> <msub> <mi>f</mi> <mrow> <mi>S</mi> <mn>2</mn> </mrow> </msub> <mrow> <mo>(</mo> <mi>H</mi> <mo>)</mo> </mrow> <mo>=</mo>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H</mi> <mi>i</mi> </msub> <mo>&CenterDot;</mo> <mfrac> <mrow> <msub> <mi>Vs</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Vs</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i>s</mi> <mi>i</mi> <mi>n</mi> <mrow> <mo>(</mo> <msub> <mi>&beta;</mi> <mn>2</mn> </msub> <mo>)</mo> </mrow> </mrow> <msqrt> <mrow> <mn>1</mn> <mo>-</mo> <msup> <mrow> <mo>(</mo> <msub> <mi>Vs</mi> <mi>i</mi> </msub> <mo>/</mo> <msub> <mi>Vs</mi> <mn>1</mn> </msub> <mo>&CenterDot;</mo> <mi>s</mi> <mi>i</mi> <mi>n</mi> <mo>(</mo> <msub> <mi>&beta;</mi> <mn>2</mn> </msub> <mo>)</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sqrt>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6</mn> <mo>)</mo> </mrow> </mrow>

其中,LP1、LP2分别为浅层、深层三分量检波器任意深度H对应的P波传播距离检波器径向水平距离,LS2为深层检波器任意深度H对应的S波传播距离检波器径向水平距离。

第三步:设置与震源位置有关的目标函数OPJ=||fP1(H)-fP2(H)||+||fP1(H)-fS2(H)||,当OPJ→0时,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 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fP1(H0)+fP2(H0)+fS2(H0))/3,即所求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

具体地,计算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的具体实现为:

建立与震源位置有关的目标函数,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fP1(H0)+fP2(H0)+fS2(H0))/3,实现P、S波联合定位,目标函数如下:

OPJ(H)=(LP1-LP2)+(LP1-LS2)

(7)

=(fP1(H)-fP2(H))+(fP1(H)-fS2(H))

当OPJ→0时,表示一个检波器P波水平距离同时与另一个检波器P波、S波水平距离相交,该交点位置即为震源位置。

其中,快速计算出最优解深度H0与相应水平距离L0采用牛顿二分法,具体实现如下:

快速找出两个深度H1、H2,使得OPJ(H1)·OPJ(H2)≤0;

选取中间值H3=(H1+H2)/2,比较OPJ(H1)、OPJ(H2)、OPJ(H3),如果OPJ(H1)·OPJ(H3)≤0,则令新的深度组合H1=H1、H2=H3,如果OPJ(H2)·OPJ(H3)≤0,则令新的深度组合H1=H2、H2=H3

重新计算中间值目标函数,再进行比较,如此迭代,直至最后符合收敛误差,得到最优解H0=(H1+H2)/2,代入目标函数,计算出最优水平距离L0=(fP1(H0)+fP2(H0)+fS2(H0))/3,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如图1-2所示,一种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快速定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矢量分解模块、函数建立模块和结果计算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

所述矢量分解模块,其用于对同一事件微地震数据进行矢量分解,获得两个三分量检波器的垂向方位角;

所述函数建立模块,其用于根据snell定律,建立三分量检波器为起点 的垂向深度H与水平距离L之间的函数关系;

所述结果计算模块,其用于建立与震源点位置有关P&S波深度目标函数,通过扫描深度,使得目标函数最小,计算出震源点相对三分量检波器垂直深度与水平距离,实现P、S波联合快速定位。

下面用井中微地震模型数据来验证本发明P、S波脸很快速定位处理效果。

如图2所示,由两个三分量检波器和一组“X”型震源点组成。

图3-1至图3-3为模拟的中心震源点处井中微地震三分量数据,包含一组P、S波信息,即同时激发P波、S波。

图4-1和图4-2是对图3-1至图3-3中X、Y、Z三分量进行矢量分解结果。可以看出,图中P分量主要包含P波信息、S分量主要包含S波信息,实现了从原始矢量到沿波传播与垂直传播方向标量P波、S波。对所有震源点进行矢量分解,除了获得各自P波、S波信息外,同时获得一组垂向方位角,如图5所示。

然后,由已知速度模型(实际上可以从声波测井中获得)(参加图6),设置较深检波器为原点,根据公式(4)、(5)、(6),计算深度从H=0开始,对应检波器P波、S波水平距离,再根据公式(7),计算三条有关H函数曲线交点,对应的深度、水平距离即为所求的震源点位置。图7为通过本发明方法计算出所有震源点位置示意图,而图8则是对应误直方图,可以看出,绝大数震源点定位误差在1米以内,说明了本发明震源定位的可行性。

最后,给模型增加随机噪音,如图9-1至图9-3所示,分析噪音对本发明震源定位结果敏感性。同样,根据流程图1,对含有噪音数据进行矢量分解(如图10-1和图10-2),获得垂向方位角(如图11)。再根据垂向方位角,开展P、S波联合定位,反演出所有震源点位置,如图12所示。而图13是图12反演结果与真实位置误差直方图,可以看出,最大误差为,但是 大多数误差都在3米以内,说明了本发明对噪音存在一定抗噪性,有一定程度的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合力”与“分离”假设,完成井中微地震三分量矢量分解,获得关键的、代表P波、S波传播方向与检波器Z分量交角的垂向方位角。利用该方位角,结合snell定律,建立与震源位置有关的目标方程,通过牛顿二分法,快速反演出震源点位置,实现井中微地震P&S波联合定位处理。模型数据测试,说明了本发明定位处理简单、易行,同时对噪音敏感分析,亦说明本发明具有一定程度抗噪性,为井中微地震野外现场实时快速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