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入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8819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粮食入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粮食入仓过程中的一种集水分含量在线检测及含水量超标粮食自动分流功能的粮食入仓系统。



背景技术:

粮食入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质、水分检测、空仓消毒等动作;收获粮食时,在脱粒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夹带一些秸秆、草粒、沙土等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粮食的质量,若收购的粮食水分含量较高,在粮食存储过程中容易引起霉变。

为了避免粮仓内的粮食出现霉变的可能,粮食入仓前,为确保粮食安全,往往需随时检查粮食的水分,不合格的粮食不能入仓,并记录入仓粮食的重量。目前,粮库中多使用人工抽检的方式检测入仓粮食的水分,然而人工抽检耗费人力物力,而且由于粮食水分分布不均匀,人工抽检无法保证所有的粮食都能得到检验。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如公开号为cn10155547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的水分在线检测技术和基于可编程控制单元(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的自动分流控制技术,实时给出入仓粮食的水分含量,并与系统给定水分含量临界值比较,对于水分含量值满足入仓需求的粮食准予入库,而水分含量值超过临界值的粮食则改由其他支路,退出入仓路径。上述该系统和方法的引入,从技术手段上虽然一定程度剔除了高水分粮食入仓的可能性,有效避免了入仓粮食的霉变,但是仍旧存在以下问题:(1)上述系统集成在一台设备中,设备集成度较高,从而导致设备规模庞大,不易运输;在粮库内移动时,由于设备庞大,质量较大,重心较高,移动时需要较多人力,容易引发事故;(2)所述系统没有对粮食进行称重,不利于统计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对粮食进行统计,且整个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实现粮食水分的在线检测、分拣与汇总,并且将设备模块化、小型化的粮食入仓作业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粮食入仓系统,还包括分拣模块,其中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粮食经过检测模块后进入分拣模块,所述分拣模块用于分离含水量超标与含水量合格的粮食,所述检测模块位于第一支架上,所述分拣模块位于第二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用于运输粮食的传送带、位于所述传送带上的水分传感器以及控制所述传送带传输速度的第一控制单元,且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上位机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的入口端设有漏斗,所述传送带的转轴与编码器连接,且所述编码器和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的底部和所述传送带之间设有梳平装置,粮食通过所述梳平装置输送至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上还设有厚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且所述厚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拣模块包括用于运输粮食的溜板、阻止含水量超标的粮食由所述溜板运输的挡板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所述挡板的启闭进而控制粮食是否由所述溜板运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溜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与通孔的一端铰接,所述挡板闭合时,含水量合格的粮食由所述溜板运输,所述挡板开启时,含水量超标的粮食由所述通孔运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与传动装置相连,所述传动装置与第二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通过传动装置控制挡板的启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粮食入仓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还包括称重模块,其中所述检测模块位于第一支架上,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粮食经过检测模块后进入所述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位于第四支架上,所述称重模块用于称量粮食的重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模块包括筒仓、与所述筒仓相连的称重装置以及第四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筒仓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四控制单元与称重装置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粮食入仓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还包括分拣模块以及称重模块,其中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粮食经过检测模块后进入分拣模块,所述分拣模块用于分离含水量超标与含水量合格的粮食,所述检测模块位于第一支架上,所述分拣模块位于第二支架上,其中含水量合格的粮食送入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位于第四支架上,所述称重模块用于称量粮食的重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粮食入仓系统,可实现入仓粮食水分的在线检测、分拣,有效防止高水分粮食的入仓,从而减少粮食霉变的可能;再者,在线检测可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工参与、减少人力物力、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将设备模块化、小型化,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移动性与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粮食入仓系统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粮食入仓系统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粮食入仓系统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检测模块的组成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检测模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分拣模块的组成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分拣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传送模块的组成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称重模块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粮食入仓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0和分拣模块20,其中所述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粮食经过检测模块10后进入分拣模块20,所述分拣模块20用于分离含水量超标与含水量合格的粮食,所述检测模块20位于第一支架11上,所述分拣模块20位于第二支架21上。

本实施例所述粮食入仓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0以及分拣模块20,其中所述检测模10块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所述检测模块20位于第一支架11上,便于运输与移动,通过所述检测模块10可实现入仓粮食水分的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工参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粮食经过检测模块10后进入分拣模块20,所述分拣模块20用于分离含水量超标与含水量合格的粮食,所述分拣模块20位于第二支架21上,便于运输与移动,通过所述分拣模块20实现入仓粮食的分拣,有效防止了高水分粮食的入仓,从而减少粮食霉变的可能。本发明所述系统实现各模块的串联工作,从而降低了检测与分拣部分的高度,降低了设备高度,减小了质量,使设备小型化,便于运输与移动;再者,所述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方便移动与操作。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检测模块10设于第一支架11上,所述第一支架11为可调节支架,且设计为高度可调节,从而可以与后级紧密连接,防止粮食漏出设备;所述第一支架11底部带移动轮,从而方便运输与移动。所述检测模块10包括用于运输粮食的传送带12、位于所述传送带12上的水分传感器13以及控制所述传送带12传输速度的第一控制单元16,所述水分传感器13用于检测所述传送带12上位于所述水分传感器13之间的粮食的水分含量,且所述水分传感器13使用微波透射检测技术。其中所述水分传感器13包括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且所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安装在所述传送带12上层皮带的正上方与正下方,且在所述传送带12的正中位置,天线口与粮食表面平行,正上方天线贴近粮食表面,正下方天线贴近上层皮带,从而可以准确的测试所述传送带12上粮食的水分含量。所述水分传感器13和第一控制单元16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与上位机相连,所述水分传感器13通过检测透射通过粮食的微波信号的幅度与相位变化,将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然后再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水分传感器13检测粮食的含水量并通过传送带12的速度计算确定每段粮食是否符合水分标准。

所述传送带12的入口端设有漏斗14,粮食通过所述漏斗14进入传送带12上,所述传送带12的转轴连接编码器15,所述编码器15和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相连,所述编码器15采集所述传送带12的速度,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将计算的传送带12的速度数据传送至上位机。为了保证粮食平稳的输送,所述漏斗14的底部和所述传送带12之间设有梳平装置17,粮食通过所述梳平装置17输送至传送带12上,可以保证粮食平整,以同一高度进入所述传送带12上,其中,所述传送带12水平放置,粮食高度通过不同型号的齿状梳设置,同时需要通过人机界面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中的粮食厚度。

为了准确的测量所述传送带12上粮食的含水量,所述传送带12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8和厚度传感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18和厚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18和所述厚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数据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6将数据送入所述上位机,由所述上位机计算并修正水分检测数据。其中,所述厚度传感器采用超声反射技术,测量传感器到粮食表面的距离,再根据传感器到传送带表面的距离计算出粮食的厚度。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分拣模块20设于第二支架21上,所述第二支架21底部设有移动轮,便于移动;且所述第二支架21的高度可调节,从而方便粮食的运输。所述分拣模块20包括用于运输粮食的溜板22、阻止含水量超标的粮食由所述溜板22运输的挡板23以及第二控制单元25。其中所述溜板22入口处与所述检测模块10的传送带12的输出口紧密连接,使粮食完全进入溜板22,从而避免粮食在传输过程中的浪费。所述溜板2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铰接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闭合时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挡板23开启时形成第二通道。具体地,所述挡板23闭合时,所述挡板23堵住通孔,使所述通孔被遮挡,含水量合格的粮食从所述溜板运输,此时所述溜板22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合格通道;所述挡板23开启时,由所述通孔形成第二通道,含水量超标的粮食从所述通孔运输,所述第二通道为不合格通道。

为了使所述挡板23闭合时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挡板23开启时形成第二通道,所述挡板23与传动装置24相连,所述传动装置24是气动装置,可以控制所述挡板23的运动,控制粮食朝不同的通道运动,所述传动装置24与第二控制单元25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5控制传动装置24启闭挡板23从而使粮食流入不同的通道。具体地,对于含水量超标的粮食,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5控制所述传动装置24打开所述挡板23,由所述通孔使含水量超标粮食进入不合格通道,不合格通道的粮食再通过传送带或推车运走;对于含水量合格的粮食,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5控制所述传动装置24闭合所述挡板23,由所述溜板22进入合格通道,继续进行后续处理或送入粮仓。为了防止粮食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飞溅,所述溜板22的入口端设有防护装置。

实施例二:

如图2、图4、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粮食入仓系统,与实施例一不完全相同,下面详细说明:

所述粮食入仓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0和称重模块40,其中所述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粮食经过检测模块10后进入称重模块40,所述检测模块20位于第一支架11上,其中经过检测后的粮食送入称重模块40内,所述称重模块40位于第四支架41上,所述称重模块40用于称量粮食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10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详细论述。如图7所示,所述称重模块40设于第四支架41上,所述第四支架41底部设有移动轮,方便移动。所述称重模块40包括筒仓、与所述筒仓相连的称重装置42以及第四控制单元43,所述筒仓通过传动装置与第四控制单元43相连,且所述第四控制单元43与称重装置42相连,所述第四控制单元43通过所述传动装置控制所述筒仓的开启或闭合。具体地,所述筒仓包括缓存仓45以及与位于所述缓存仓45下方的称重仓46,所述缓存仓45和所述称重仓46的底部均为圆锥形,从而方便粮食流出。所述缓存仓45底部出口即为所述称重仓46的入仓口,所述称重仓46底部出口即为整个筒仓的粮食出口。

所述缓存仓45和所述称重仓46上均设有气动阀门,通过传动装置控制阀门的开合,具体地,所述缓存仓45的出口通过第一传动装置47与第四控制单元43相连,所述第四控制单元43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7控制所述缓冲仓45的开启或闭合;所述称重仓46的出口通过第二传动装置48与第四控制单元43相连,所述第四控制单元43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48控制所述称重仓46的开启或闭合。

本实施例中,为了固定所述缓冲仓45,所述缓冲仓45固定在第五支架44上,且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7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44上;为了加快粮食的运输,所述传送模块30的出口在所述缓冲仓45的正上方。

所述第四控制单元43设置称重门限,当所述称重仓46内粮食重量不足设定门限时,所述缓存仓45的出仓口也就是所述称重仓46的入仓口打开,粮食流入所述称重仓46内;当所述称重仓46内粮食达到设定门限时,关闭所述称重仓46的入仓口,通过所述称重装置42进行第一次称重,称重完成后,打开所述称重仓46的出仓口,粮食可经传送带等运送,进行后续处理或送入粮仓,所述称重仓46清仓完毕后,关闭出仓通道,进行第二次称重,将两次称重数据传送入所述第四控制单元43,并计算本次粮食重量并存储。其中第二次称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所述称重仓46内仍旧存有粮食,因此将第一次称重的粮食总量减去第二次称重的粮食总量就是实际粮食的总量。此时打开所述称重仓46的入仓口,所述缓存仓45中的粮食进入所述称重仓46内,重复上述动作,从而实现粮食入仓的不间断工作。

实施例三:

如图3、图4、图6以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粮食入仓系统,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均不完全相同,下面详细说明:

所述粮食入仓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0和分拣模块20以及称重模块40,其中所述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粮食经过检测模块10后进入分拣模块20,所述分拣模块20用于分离含水量超标与含水量合格的粮食,所述检测模块20位于第一支架11上,所述分拣模块20位于第二支架21上,其中含水量合格的粮食送入称重模块40,所述称重模块40位于第四支架41上,所述称重模块40用于称量粮食的重量。

本实施例所述粮食入仓系统,包括检测模块10、分拣模块20以及称重模块40,其中所述检测模10块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所述检测模块20位于第一支架11上,便于运输与移动,通过所述检测模块10可实现入仓粮食水分的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工参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粮食经过检测模块10后进入分拣模块20,所述分拣模块20用于分离含水量超标与含水量合格的粮食,所述分拣模块20位于第二支架21上,便于运输与移动,通过所述分拣模块20实现入仓粮食的分拣,有效防止了高水分粮食的入仓,从而减少粮食霉变的可能;含水量合格的粮食送入称重模块40,所述称重模块40位于第四支架41上,便于运输与移动,通过所述称重模块40称量粮食的重量实现粮食不间断的入仓作业,使称重过程实现不停机称重,因此提高了粮食入仓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所述系统实现各模块的串联工作,所述检测模块10与所述分拣模块20放置在所述称重模块40的前端,从而降低了检测与分拣部分的高度,降低了设备高度,减小了质量,使设备小型化,便于运输与移动;再者,所述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方便移动与操作。

如图8所示,所述含水量合格的粮食通过传送模块30送入所述称重模块40,所述传送模块30设于第三支架31上,所述第三支架31上设有提升传送带或绞龙32。其中所述第三支架31为斜坡,斜坡的角度可调节,从而方便调节粮食出口高度,所述第三支架31底部带移动轮,方便移动。若使用所述提升传送带或绞龙32,可抬升粮食高度,方便进入后续处理模块,且所述传送模块30入口与所述分拣模块20紧密连接,使合格粮食完全进入所述传送模块30。

本发明中,如只使用所述检测模块10就可以实现粮食水分的检测;使用所述检测模块10与分拣模块20实现含水量合格粮食的入仓;使用所述传送模块30与称重模块40实现入仓粮食的称重;使用检测模块10、分拣模块20、传送模块30、称重模块40实现含水量合格粮食的称重与入仓等。

综上,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粮食入仓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分拣模块以及称重模块,其中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量,所述检测模块位于第一支架上,便于运输与移动,通过所述检测模块可实现入仓粮食水分的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减少人工参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粮食经过检测模块后进入分拣模块,所述分拣模块用于分离含水量超标与含水量合格的粮食,所述分拣模块位于第二支架上,便于运输与移动,通过所述分拣模块实现入仓粮食的分拣,有效防止了高水分粮食的入仓,从而减少粮食霉变的可能;含水量合格的粮食送入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位于第四支架上,便于运输与移动,通过所述称重模块称量粮食的重量实现粮食不间断的入仓作业,使称重过程实现不停机称重,因此提高了粮食入仓的工作效率。本发明所述系统实现各模块的串联工作,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分拣模块放置在所述称重模块的前端,从而降低了检测与分拣部分的高度,降低了设备高度,减小了质量,使设备小型化,便于运输与移动;再者,所述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方便移动与操作。

2.本发明所述粮食入仓系统,所述分拣模块包括用于运输粮食的溜板、阻止含水量超标的粮食由所述溜板运输的挡板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溜板入口处与所述检测模块的传送带的输出口紧密连接,使粮食完全进入溜板,从而避免粮食在传输过程中的浪费。所述溜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铰接有挡板,所述挡板闭合时形成第一通道,所述挡板开启时形成第二通道。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