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辊中高补偿的测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5157发布日期:2018-12-14 21:52阅读:26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辊中高补偿的测算方法,用以指导研磨出合理的中高以获得均匀的施压效果。



背景技术:

胶辊在施压时会产生挠度弯曲,从而造成两端施压大而中间施压小,导致不均匀施压。当整体负载较大时,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这种不平衡施压将导致胶辊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中高补偿就是预先将胶辊研磨成中间大、两端小的抛物线型进行弯曲补偿。

目前对中高值的测算尚没有系统高效的方法,通常采取经验预估或预磨不同的中高值进行轧水率或复写纸压痕试验,效率低下且准确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系统化准确的中高测算方法,从而提高中高测算的效率和准确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胶辊中高补偿的测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压痕测试

①清洁目标胶辊及与之对压的另一只辊筒,确保两者表面无油、无水、无脏污,与目标胶辊对压的另一只辊筒,简称对压辊筒;

在目标胶辊与对压辊筒分离状态下,对目标胶辊或对压辊筒的预设压合区域均匀涂抹粉体材料,涂抹宽度需大于压合区宽度;

②对目标胶辊施加压力,使目标胶辊、对压辊筒压合,压力大小与实际工作时使用压力一致;

③待压力稳定后,在目标胶辊、对压辊筒压合状态下,清除压合区以外的粉体材料;

④撤除压力,待目标胶辊、对压辊筒完全分开后,遗留在压合区内的粉体材料吸附在目标胶辊或对压辊筒上,即呈现出压痕形状;

2)中高计算方法

①分别测量压痕两端宽度的最大值,选取其平均值,记为W1,单位毫米;

②如果压痕两端宽度的最大值差异较大,则说明目标胶辊两端受压不一致,需调整施压机构重新测试,直至压痕两端宽度差异不超过2mm;

③测量压痕正中宽度最小值,记为W2,单位毫米;

④测量目标胶辊的直径,记为D1,单位毫米;

⑤测量对压辊筒的直径,记为D2,单位毫米;

⑥按如下公式计算中高值:

中高值A=(W12-W22)x(D1+D2)/(2xD1xD2),单位毫米;

3)以上计算出的中高值为目标胶辊、对压辊筒的合计中高补偿值,具体实施时,若目标胶辊中高补偿值为A1,对压辊筒的中高补偿值为A2,则有A1+A2=A。

步骤1)中,对于深色目标胶辊或对压辊筒,可选择浅色粉体材料;对于浅色目标胶辊或对压辊筒,可选择较深颜色的粉体材料;

所述浅色粉体材料为滑石粉。

步骤1)中,清除压合区以外的粉体材料可采取小毛刷清除或压缩空气吹除。

步骤1)中,所述压痕形状为纺锤形。

本发明首先进行压痕测试,然后根据压痕测试值数据,利用公式直接计算中高值。本发明将中高补偿的测算方法系统化,高效、简单、合理,中高值测算效率明显提高,且准确率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目标胶辊与对压辊筒分离状态下,粉体涂抹区域示意图;

图2为目标胶辊与对压辊筒压合状态下,粉体清除区域示意图;

图3为获取的压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胶辊中高补偿的测算方法,先进行压痕测试,然后根据压痕测试值数据,利用本公式直接计算中高值。

1.压痕测试方法为:

清洁目标胶辊及与之对压的另一只辊筒(简称对压辊筒),确保两者表面无油、无水、无脏污;

如附图1所示,在两辊分离状态下,对目标胶辊或对压辊筒的预设压合区域均匀涂抹粉体材料,涂抹宽度需大于压区宽度;对于深色胶辊可选择浅色粉体材料,例如滑石粉等,对于浅色胶辊可选择较深颜色的粉体材料;

如图2所示,对目标胶辊加压,使目标胶辊、对压辊筒压合,加压大小与实际使用时压力一致;当压力稳定后,在两辊压合状态下,清除压合区之外的粉体材料,可采取小毛刷清除或压缩空气吹除;

如图3所示,撤除压力,待两辊完全分开,遗留在压合区内的粉体在目标胶辊或对压辊筒的表面留下的纺锤形压痕。

2.中高计算方法如下:

分别测量压痕两端最宽处的宽度,选取其平均值,记为W1,单位毫米;

如两端的宽度最大值差异较大,则说明目标胶辊两端受压不一致,需调整施压机构重新测试,直至两端宽度差异不超过2mm;

测量压痕中间最窄处的宽度,记为W2,单位毫米;

测量目标胶辊直径,记为D1,单位毫米;

测量对压辊筒直径,记为D2,单位毫米;

带入公式计算中高补偿值A=(W12-W22)x(D1+D2)/(2xD1xD2)。

以上中高补偿值A为对压的两只辊筒的合计中高补偿值,即具体实施时,若目标胶辊中高补偿值为A1,与之对压的另一只辊筒的中高补偿值为A2,则有A1+A2=A。

A1和A2是通过研磨手段分别赋予目标辊筒的中高和与之对压的另一只辊筒的中高(一对轧辊才可以形成对压),也就是两只辊的中高之和既为本方法计算之中高,他们之间的分配可以是任意的,只要保证A1+A2=A即可,例如,如果A2=0,则A1=A;如果A2=1/2A,则A1=1/2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