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磺胺类药物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800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特别是检测猪肉、鸡肉、虾、鱼等样本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磺胺类药物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其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磺胺类(SAs)药物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治疗禽霍乱、禽伤寒、禽副伤寒、禽白痢、鸡传染性鼻炎、火鸡亚利桑那病等,此外对家禽各种球虫病、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等,也有较好效果。磺胺类药物虽然应用广泛,但与此同时,这类药物显著的毒副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研究发现其可影响泌尿系统功能,引起结晶尿,血尿等反应及致癌性。磺胺类药物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以血、肝、肾含量最高。且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所以在体内维持时间长。还能透入脑膜积液和其他积液,以及通过胎盘进入胎循环,对孕妇及婴儿及其不利,还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导致结石而损害肾脏。由于磺胺类药物存在严重副作用,人体中长期存在磺胺类药物会导致许多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且有潜在的致癌性,我国农业部第235号文件规定其残留限量为100ug/kg。目前,检测磺胺类药物残留,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免疫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法等仪器方法,精准度高、灵敏度高,但是大型仪器昂贵且需要专业检测技术人员,难以实现大样本现场筛查。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价格低廉,快速,但是灵敏度不够,适用于微量物质的检测和鉴定,在痕量物质方面的检测,难以发挥优势。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analysis,CLlA)技术将高灵敏的化学发光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结合起来,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不需要十分昂贵的仪器设备等特点。CLIA不需要外来光源,具有比荧光免疫分析更高的信噪比,比常规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抗背景干扰能力强,其灵敏度比ELISA高1至2个数量级,检测范围可达6个数量级,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分析方法的精密度,CLIA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痕量或超痕量物质的检测技术。CLIA在兽医学、医学、食品分析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磺胺类药物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试剂盒,采用该试剂盒进行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时不仅具备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而且具有反应速度较快的特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磺胺类药物检测试剂盒,其包含的主要试剂有:包被有抗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的聚苯乙烯化学发光板。所述的磺胺类药物标准品溶液6瓶,浓度分别为0ug/L、2ug/L、4ug/L、8ug/L、16ug/L、32ug/L。酶标抗原浓缩液:是由磺胺类药物与牛血清蛋白偶合制成的人工抗原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制备得到。酶标抗原稀释液:0.01-0.02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0.5-1%的牛血清蛋白。发光底物液。发光底物液分为A、B液。A液为化学发光底物-鲁米诺和发光增强剂-对甲苯酚溶液,B液为过氧化氢脲溶液。复溶液。复溶液具体为2倍浓缩磷酸盐缓冲液,使用前用双蒸水稀释至工作浓度后使用,用于样品前处理。洗涤液。洗涤溶液具体为含有吐温-20(Tween-20)缓冲液的20倍浓缩磷酸盐缓冲液,使用前用双蒸水稀释至工作浓度后使用,用于实验过程中洗涤化学发光板。本发明溶液的配制:本发明试剂盒中涉及的酶标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原溶液、化学发光溶液及洗涤溶液及其配方对本发明试剂盒检测的灵敏度影响很大;其中各溶液的主要成分及其配制方法如下。1、酶标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原溶液:用磺胺类药物与偶联蛋白偶联制备的人工抗原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制备得到,将所得酶标磺胺类药物抗原稀释成1:5000的工作浓度。2、酶标抗原稀释液:0.01-0.02M磷酸盐缓冲液,pH7.0-8.0,0.5-1%的牛血清蛋白。3、发光底物液:A液为鲁米诺含量为0.01M、对甲苯酚含量为0.001MpH8.8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B液为每100mL溶液含柠檬酸2.1g,无水Na2HPO42.82g,0.75%的过氧化氢脲0.64mL的水溶液。4、复溶工作液:pH值为7.5-7.8,含有2-4%酪蛋白,0.1-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百分比为重量体积比。5、洗涤液:pH值为7.2-7.5、含有0.8-1.2%吐温-20,0.3-0.6‰叠氮化钠,0.1-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百分比为质量体积比。6、包被缓冲液:pH值为9.2-9.6、0.1-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百分比为重量体积比。7、封闭溶液配制:含有5-8%脱脂奶粉,pH值7.2-7.6、0.1-0.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百分比为质量体积比。本发明化学发光板的包被:本发明中包被化学发光板采用将抗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置于设定的包被溶液中,以设定的浓度,在37℃恒温箱中反应包被。本发明采用的是pH9.2-9.6磷酸盐缓冲液。本发明中微孔板中所包被的抗磺胺类药物在碱性环境下可以很好的结合在微孔板塑料表面上,可以经受多次洗板,采用的抗体包被浓度可以从10mg/ml-20mg/ml。包被好的微孔板可以用封闭溶液封闭,封闭液中惰性蛋白优选BSA,需加入NaN3防止变质。酶标磺胺类药物抗原溶液的制备:本发明中酶标磺胺类药物抗原溶液浓度是决定本发明中磺胺类药物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测定范围及灵敏度的重要因素。本发明中涉及的酶标磺胺类药物抗原溶液可以用酶标磺胺类药物稀释液稀释成1:4000的工作浓度。按照上述酶标磺胺类药物抗原溶液浓度制备的试剂盒可以达到很好的线性范围(标准线范围可以达到2-32ug/L)。化学发光溶液的配制:本发明采用辣根过氧化酶标记底物发光系统,主要是鲁米诺-过氧化氢系统。所述发光底物液A液为鲁米诺含量为0.01M、对甲苯酚含量为0.001MpH8.8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B液为100mL溶液含柠檬酸2.1g,无水Na2HPO42.82g,0.75%的过氧化氢脲0.64mL的水溶液,所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所述鲁米诺为化学发光底物,对甲苯酚为发光增强剂。本发明的原理是将抗体-抗原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与酶催化的高度灵敏性结合起来,利用酶催化底物的化学发光反应检测产物浓度。本发明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有望对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发挥重要作用。附图说明图1磺胺类药物半抗原合成路线。图2磺胺类药物半抗原鉴定图。图3磺胺类药物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试剂盒标准曲线图。图4表1磺胺类药物试剂盒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图5表2磺胺类药物交叉反应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磺胺类药物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的合成与鉴定(1)磺胺类药物半抗原合成称取0.5g-2g磺胺嘧啶溶于经干燥后的四氢呋喃中,通氮气保护,加入0.24-1马来酸酐常温搅拌溶解,加入10-50mgDMAP体进行催化反应,用TLC薄层板监测反应进行,直至没有原料或原料点很浅,停止反应,硅胶柱净化,浓缩得产物。产率>80%。(2)免疫原的制备称取34.8mg半抗原溶解于2mLDMF溶液中,加入各60mgEDC和60mgNHS(溶于2mL水中)进行活化30分钟,加入到132-440mg载体蛋白BSA溶于5mL水溶液中,调溶液PH8-9,室温进行偶联制备出免疫原,用0.01mol/LPB缓冲液透析3天,每天早晚更换透析液,透析完成后用于动物免疫制备出抗体。分装,于-20℃保存备用。(3)包被原的制备称取34.8mg半抗原溶解于2mLDMF溶液中,加入各60mgEDC和60mgNHS(溶于2mL水中)进行活化30分钟,加入到180-520mg载体蛋白VOA溶于5mL水溶液中,调溶液PH8-9,室温进行偶联制备出免疫原,用0.01mol/LPB缓冲液透析3天,每天早晚更换透析液,透析完成后用于动物免疫制备出抗体。分装,于-20℃保存备用。(4)磺胺类药物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的鉴定将载体蛋白、磺胺类药物半抗原、磺胺类药物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用pH7.4的PBS配成0.5mg/mL的溶液,以0.01mol/LpH7.4PBS调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00~750nm范围内扫描,得到载体蛋白、磺胺类药物半抗原、磺胺类药物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的吸收曲线。三者出现不同的吸收曲线,表明磺胺类药物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5)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动物免疫将上述步骤得到的免疫原注入Balb/c小鼠体内,免疫剂量为150μg/只,使其产生抗血清。B.细胞融合和克隆化取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按8:1(数量配比)比例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得到稳定分泌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的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细胞冻存和复苏将杂交瘤细胞用冻存液制成5×106个/ml的细胞悬液,在液氮中长期保存。复苏时取出冻存管,立即放入37℃水浴中速融,离心去除冻存液后,移入培养瓶内培养。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增量培养法:将杂交瘤细胞置于细胞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进行培养,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将得到的培养液进行纯化,得到单克隆抗体,测定效价,冻存-20℃保存备用。实施例2:酶标抗原的制备A.称取2mgHRP溶解于0.5mL双蒸水中;加入0.5mL新配制的0.06mol/LNaIO4溶液,4℃避光作用30min;B.加入160mmol/L的乙二醇0.5mL,室温作用30min;C.加入磺胺类药物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2mg,混匀后装入处理过的透析袋中,置1000mL的0.05mmol/L磷酸钠缓冲液中透析,4℃过夜;D.透析液吸至10mL的离心管中,加0.25mL新配的5g/LNaBH4液,混匀后置4℃2h;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硫酸铵溶液,4℃作用30min,在4℃下3000rpm离心25min,弃上清;E.将沉淀溶于1.5mL0.02mol/LpH7.0-7.50.2-0.4%NaN30.2-0.3mol/L硼酸盐缓冲液中,吸入透析袋内,在0.02mol/LpH7.0-7.50.2-0.4%NaN30.2-0.3mol/L硼酸盐缓冲液透析,4℃过夜(中途更换硼酸盐缓冲液3次);F,将透析液中液体吸至微量离心管中,4℃下10000rpm离心30min,将上清液吸出,加等量甘油,混匀,-20℃保存备用。实施例3CLEIA检测方法的建立(1)抗体与包被抗原浓度的优选(方阵法)纵向用每种包被抗体按1、2、4、8、16、32、64、128μg/mL的系列稀释度包被化学发光板,100μL/孔,置于37℃恒温箱2h后,拍干;以150μL/孔封闭溶液封闭,37℃恒温箱放置2小时,洗板一次,拍干;加入50μL/孔一系列稀释的酶标磺胺类药物抗原(1:1000至1:512000),室温(20~25℃)孵育15min,洗板五次,最后一次拍干;分别加入50μL/孔的化学发光A、B液,测定发光强度值。以发光强度值随包被抗原的浓度有明显梯度变化的包被抗原浓度和抗体稀释度为最佳浓度进行特异性测定。(2)抗体灵敏度的测定根据上述对包被抗体及酶标抗原浓度的优选实验,选择并确定酶标抗原浓度为1:4000,包被抗体浓度为8.0μg/mL进行抗体的灵敏度的测定:A.包被:用0.05MpH9.6的碳酸盐包被溶液将抗磺胺类药物抗体配成8.0μg/mL的溶液,每个聚苯乙烯板化学发光板反应孔中加100μL,37℃恒温箱2h。弃去孔内溶液,拍干。B.封闭:用封闭溶液封闭上述已包被的化学发光板,150μL/孔,37℃恒温箱2h然后洗板一次,拍干。C.加样:加不同浓度的磺胺类药物标准品溶液50μL/孔,再加入50μL/孔稀释的酶标磺胺类药物抗原(1:4000)于上述已封闭的反应孔中,室温(20~25℃)避光孵育15min,然后洗板五次,最后一次拍干。D.发光:于各反应孔中加入临时配制的化学发光溶液100μL/孔,反应3min后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E.检测结果以抑制率计算:相对发光强度(%)=RLU/RLU0,RLU是标准品或者样品溶液测定的发光强度值,RLU0是空白(浓度为0的标准溶液)的发光强度值。计算50%抑制率时药物的浓度即为该抗体的灵敏度。实施例4检测磺胺类药物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试剂盒(1)检测磺胺类药物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试剂盒的组成A.包被有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的固相载体(化学发光板);B.磺胺类药物标准品溶液:0、2、4、8、16、32ug/L。C.酶标磺胺类药物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溶液:用人工抗原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制备得到,使用时用稀释液稀释至工作浓度。D.酶标磺胺类药物半抗原-载体蛋白偶联物稀释液:磷酸钠、NaCl缓冲溶液。E.发光溶液:A液为鲁米诺、对甲苯酚溶液,B液过氧化氢脲溶液,使用时A液、B液等体积混匀,现配现用。F.复溶液,使用时用双蒸水稀释至工作浓度。G.洗涤液:使用时用双蒸水稀释至工作浓度。(2)化学发光板的制备用包被液将抗磺胺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稀释成4.0μg/mL,每孔加入100μL,37℃恒温箱放置2h,倾去包被液,拍干,然后每孔加入封闭液150μL,37℃恒温箱放置2h,倾去孔内液体,洗涤液洗涤一次,拍干,用锡箔纸真空密封保存。实施例5检测磺胺类药物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应用(1)试剂的配制A.洗涤液:将试剂盒中提供的浓缩洗涤液用去离子水按1:19倍稀释后使用。B.工作液:将试剂盒中提供的浓缩磷酸盐缓冲液用去离子水按1:1倍稀释后使用。C.化学发光溶液:使用前将A液与B液按体积比1:1混匀。D.酶标抗原工作液:将酶标抗原稀释液和酶标抗原浓缩液按10:1体积比混合并混匀。(2)样品前处理A.猪肉、鸡肉、鱼肉用均质器均质样本;称取2.0g±0.05g样本至50ml聚苯乙烯离心管中,加入200μl0.1M氢氧化钠,加入3.8ml乙腈,再加入2ml乙酸乙酯,涡动混匀,3000g以上,室温(20~25℃)离心5min;移取3ml上层有机相至10ml洁净干燥玻璃管中,于50~60℃水浴氮气流下吹干;加入1ml正己烷,用涡旋仪涡动1min,再加1ml复溶工作液,用涡旋仪涡动1min,3000g以上,室温(20~25℃)离心5min;除去上层有机相,取下层水相用于分析。B.虾肉称取2.0±0.05g样本至50ml聚苯乙烯离心管中,加入200ul0.1M氢氧化钠,加入3.8ml乙腈,涡动混匀,再加入2ml乙酸乙酯,涡动混匀,3000g以上,室温(20~25℃)离心5min;移取3ml上层有机相至10ml洁净干燥玻璃管中,于50~60℃水浴氮气流下吹干;加入1ml正己烷,用涡旋仪涡动1min,再加1ml复溶工作液,用涡旋仪涡动1min,3000g以上,室温(20~25℃)离心5min;除去上层有机相,取下层水相用于分析。(3)检测步骤A.加样:加标准品/样本50μL到对应的微孔中,再加入酶标抗原工作液50μL/孔,轻轻振荡混匀,用盖板膜盖板后置25℃避光环境中反应15min。B.洗涤:小心揭开盖板膜,将孔内液体甩干,用洗涤工作液250μL/孔,充分洗涤7次,每次间隔10s,用吸水纸拍干;C.加发光溶液:每孔加入新配制的发光底物100μL,震荡约30秒左右,用盖板膜盖板后室温放置3min。D.检测:直接放入微孔板发光分析仪内测量读数。(4)结果判断所获得的标准品和样品发光强度值的平均值除以第一个标准(0标准)的发光强度值再乘以100,以抑制率为纵坐标,磺胺类药物浓度的对数为横坐标作标准曲线,每一个样品的浓度可以从标准曲线上读出。相对发光强度(%)=RLU/RLU0,RLU是标准品或者样品溶液测定的发光强度值,RLU0是空白(浓度为0的标准溶液)的发光强度值。实施例6试剂盒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值间的符合程度,试剂盒准确度常用回收率表示。精密度又称可重复性,常用变异系数表示。按照实施例5的样本提取方法,以1ug/kg、2ug/kg、4ug/kg三个浓度的磺胺类药物分别对猪肉、鸡肉、鱼肉、虾肉样本进行添加回收,每种样本每个浓度各4个平行,用三批试剂盒进行测定,计算样本的平均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结果见下表。表1磺胺类药物试剂盒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定从表可知,猪肉、鸡肉、鱼肉、虾肉样品中磺胺类药物三个浓度均添加的平均回收率范围在89.2-101.5%之间,批内、批间均变异系数小于10%。实施例7试剂盒特异性试验特异性用交叉反应率来表示,交叉反应率是指抗体与结构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发生结合的能力。交叉反应率小,可证明抗体的特异性高。以磺胺嘧啶作为基准标准品,交叉反应率为100%,选择磺胺类药物,将不同浓度的磺胺类药物,替代磺胺嘧啶标准溶液,测定其标准曲线,并计算IC50抑制浓度,计算交叉反应率。计算结果如下表。表2磺胺类药物交叉反应率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