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641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设备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手机软件和平板电脑软件的开发越来越多,尤其需要跟一些大型企业软件内容封接的应用型软件,由于现在大型企业软件,为了防止有些人利用软件来形成连续点击的虚假信号,现多已开发里侦测软件来避免出现这种利用软件形成连续点击的虚假信号,但也造成需要进行新开发的软件测试通过利用仿真测试或者通过人工的慢慢测试,这样会造成开发的盲区和开发上的时效延误,既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智能设备上软件进行测试的省时省力的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包括支架座、支撑杆、移动设备放置架、X轴伸缩模块、Y轴伸缩模块、测试伸缩模块、控制处理模块以及计算机设备;

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支架座,所述移动设备放置架连接支撑杆中间,所述X轴伸缩模块的一端垂直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Y轴伸缩模块的一端垂直连接X轴伸缩模块的另一端,所述Y轴伸缩模块与X轴伸缩模块平行于移动设备放置架,所述测试伸缩模块垂直连接X轴伸缩模块,所述测试伸缩模块与支撑杆平行;

所述测试伸缩模块末端设置触控模块;

所述X轴伸缩模块、Y轴伸缩模块和测试伸缩模块连接控制处理模块;

所述控制处理模块连接计算机设备。

进一步优化,所述计算机设备上设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用于连接计算机设备与智能移动终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移动设备放置架包括放置台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夹持片,所述夹持片通过弹簧连接在放置台两侧。

进一步优化,所述X轴伸缩模块包括X轴杆、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齿轮,所述X轴杆上设有第一凹槽轨道,所述第一凹槽轨道内一侧设有与第一齿轮锁合的卡齿,所述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Y轴伸缩模块包括Y轴杆、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齿轮,所述Y轴杆上设有第二凹槽轨道,所述第二凹槽轨道内一侧设有与第二齿轮锁合的卡齿,所述第二齿轮连接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测试伸缩模块包括测试杆、第三驱动电机以及第三齿轮,所述测试杆上设有第三凹槽轨道,所述第三凹槽轨道内一侧设有与第三齿轮锁合的卡齿,所述第三齿轮连接第三驱动电机,所述触控模块设置在测试杆的底部。

进一步优化,所述触控模块包括触控头、触控控制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触控控制器连接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连接触控头。

进一步优化,所述测试伸缩模块末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设备。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智能移动设备的大小和所要测试的软件,在计算机设备上设定好测试坐标及测试的顺序,计算机设备通过设定好的测试坐标及测试顺序控制X轴伸缩模块、Y轴伸缩模块以及测试伸缩模块对软件进行测试,即准确而又快速地对软件进行测试,省时省力,解决出现开发盲区或者开发时效延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的触控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支架座,

12、支撑杆,

131、放置台,

132、夹持片,

141、X轴杆,

1411、第一凹槽轨道,

151、Y轴杆,

1511、第二凹槽轨道,

161、测试杆,

171、触控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一种智能移动设备测试装置,包括:支架座11、支撑杆12、移动设备放置架、X轴伸缩模块、Y轴伸缩模块、测试伸缩模块、控制处理模块以及计算机设备。

支撑杆12底端连接在支架座11,使支撑杆12竖立在支架座11上;移动设备放置架设置在支撑杆12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支撑杆12上,移动设备放置架包括放置台131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夹持片132,两个夹持片132通过弹簧连接在放置台131两侧;支撑杆12的顶端连接X轴伸缩模块,X轴伸缩模块一端垂直连接支撑杆12,X轴伸缩模块平行于移动设备放置架,X轴伸缩模块包括X轴杆141、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一齿轮,在X轴杆141中间设有第一凹槽轨道1411,在第一凹槽轨道141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齿轮锁合的卡齿,第一齿轮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X轴伸缩模块的另一端连接Y轴伸缩模块,Y轴伸缩模块一端垂直连接X轴伸缩模块,Y轴伸缩模块平行于移动设备放置架,Y轴伸缩模块包括Y轴杆151、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齿轮,Y轴杆151上设有第二凹槽轨道1511,第二凹槽轨道1511内一侧设有与第二齿轮锁合的卡齿,第二齿轮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Y轴伸缩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测试伸缩模块,测试伸缩模块的一端垂直连接Y轴伸缩模块,测试伸缩模块垂直于移动设备放置架,测试伸缩模块包括测试杆161、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齿轮以及触控模块,测试杆161上设有第三凹槽轨道,第三凹槽轨道内一侧设有与第三齿轮锁合的卡齿,第三齿轮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触控模块设置在测试杆161底部;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连接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上设有USB接口,用于连接计算机设备与智能移动设备。

将智能移动设备放置在移动设备放置架上,智能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夹持装置使智能移动设备固定在放置台131上,通过数据线和USB接口将智能移动设备与计算机设备进行连接,计算机设备通过与智能移动设备连接,对智能移动设备的型号进行判断,通过判断后的智能移动设备的型号,并且要测试的软件,进行测试的坐标和次序进行判定,计算机设备上设有不同智能移动设备的的型号、不同信号的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及测试软件的测试位置和测试顺序等信息,计算机设备根据判定后的测试坐标和测试顺序,通过控制处理模块来控制X轴伸缩模块、Y轴伸缩模块和测试伸缩模块进行工作,根据不同的坐标控制X轴伸缩模块的第一驱动电机和Y轴伸缩模块的第二驱动电机,使X轴杆141和Y轴杆151进行伸缩,使测试伸缩模块达到测试的坐标,再控制第三驱动电机工作,使测试杆161的底端上的触控模块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电机,再根据测试的顺序,控制处理模块控制X轴伸缩模块和Y轴伸缩模块到达不同的测试坐标,再控制测试伸缩模块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点击测试;减少了人力上的浪费,节约了时间,而且能够在开发时准确的对智能移动设备上的软件进行测试,避免了开发盲区和开发时效延误的问题;还有通过智能移动设备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当触控模块电机智能移动设备,智能移动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给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根据反馈的信息,通过控制处理模块控制测试伸缩模块,使测试杆161抬升,结束对智能移动设备接触,避免了测试杆161对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产生破坏。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块包括触控头171、触控控制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触控控制器连接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射器连接触控头171。当触控头171触摸到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时,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屏幕与触控头171产生的信号,信号接收器将信息反馈给触控控制器,触控控制器接收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后向信号发送器发送驱动信号,信号发送器通过触控头171将驱动信号反馈给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完成一次点击,使触控模块与屏幕快速反馈且准确。

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同的移动设备可能存在着厚度不同的情况,此时触控头竖直方向如果运动太深,则会对移动设备的显示屏造成损坏,竖直方向如果运动太浅,则可能触碰不到移动设备,则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安装个检测软件,当检测到移动设备的屏幕被触摸时,通过与计算机设备连接的USB线发送触摸信号给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就可以知道触控头已经触摸到移动设备的屏幕,而后计算机设备就可以发送抬起命令到控制处理模块,使得控制处理模块控制第三驱动电机抬起触控头并进行下一次触摸。这样不管移动设备的厚度有多厚,控制处理模块的触控头都能触摸到,并在触摸到后,就可以抬起触控头,避免触控头进一步下探损害屏幕(触摸屏)。

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同设备的型号不一样,可能存在着厚度不同的情况,当触控头竖直方向如果运动太深,则会对移动设备的显示屏产生破坏,竖直方向如果运动太浅,则可能触碰不到移动设备,触控模块中的触控控制器连接计算机设备,当触控头171触摸到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时,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屏幕与触控头171产生的信号,信号接收器将该信号反馈给触控控制器,触控控制器接收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后向信号发送器发送驱动信号,并同时发送触碰信号至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根据触摸控制器发送的触碰信号判定点击完成,计算机设备发送点击信号给控制处理模块进行下一次点击测试。这样不管移动设备的厚度有多厚,控制处理模块的触控头都能触摸到,并在触摸到后,就可以抬起触控头,避免触控头进一步下探损害屏幕(触摸屏)

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同型号的智能移动设备可能存在屏幕厚度不一样的情况,而控制处理模块控制触控头竖直方向的深度影响对实验的测试,如果太深则可能压坏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如果太浅则可能完成不了点击测试,故在所述测试伸缩模块末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设备。当测试伸缩模块触摸到智能移动设备的屏幕时,测试伸缩模块末端的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外部压力时,向计算机设备发送信号,反馈点击完成,计算机设备发送点击信号给控制处理模块进行下一次点击测试。这样根据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判断触控头对屏幕造成的压力大小,当压力达到预设在计算机设备中的范围值时,则可以判定点击完成,计算机设备发送抬升信号给控制处理模块,则控制处理模块控制第三驱动电机对触控头抬升,进行下次点击,如果检测到的压力小于预设范围值时,计算机设备发送下降信号给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继续控制第三驱动电机继续触控头下降,如果检测到的压力大于预设范围值时,计算机设备发送抬升信号给控制处理模块,则控制处理模块控制第三驱动电机对触控头抬升,进行下次点击,这样保证触控头能够对屏幕进行点击,并且在触碰后,既可以抬起触控头进行下一次点击,避免触控头下探太深对屏幕产生损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