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341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光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弧焊弧光所造成的危害很多,特别是对眼睛可造成严重伤害,焊接眼罩是防治电弧焊弧光危害的专门利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电焊眼罩遮光号是不可调节的,只能更换镜片的方式来改变,同时镜片的取上取下对镜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划伤,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不方便。同时,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自动变光焊接护目镜的响应时间都达不到标准要求,严重损害使用者的眼睛,因此亟需一种测试装置对护目镜的响应时间进行测试,甄别护目镜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其包括背景光模块、触发光模块、待测护目镜、光电隔离模块、放大电路、数据处理主板;所述背景光模块与触发光模块设置在待测护目镜两侧;所述光电隔离模块设置在待测护目镜下部的一侧;所述放大电路连接光电隔离模块;所述数据处理主板连接放大电路。

特别地,所述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还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的一端连接放大电路,另一端连接数据处理主板。

特别地,所述背景光模块选用模拟弧光光源。

特别地,所述数据处理主板选用单片机最小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通过背景光模块、触发光模块、光电隔离模块、放大电路、数据处理主板这几个简单的元器件实现对护目镜反应时间的精确监测,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结构图。

本实施例中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具体包括背景光模块、触发光模块、待测护目镜、光电隔离模块、放大电路、数据处理主板;所述背景光模块与触发光模块设置在待测护目镜两侧;所述光电隔离模块设置在待测护目镜下部的一侧;所述放大电路连接光电隔离模块;所述数据处理主板连接放大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还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的一端连接放大电路,另一端连接数据处理主板。所述背景光模块选用模拟弧光光源。所述数据处理主板选用单片机最小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背景光模块、触发光模块、光电隔离模块、放大电路、数据处理主板这几个简单的元器件实现对护目镜反应时间的精确监测,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护目镜响应时间测试装置,包括背景光模块、触发光模块、待测护目镜、光电隔离模块、放大电路、数据处理主板;所述背景光模块与触发光模块设置在待测护目镜两侧;所述光电隔离模块设置在待测护目镜下部的一侧;所述放大电路连接光电隔离模块;所述数据处理主板连接放大电路。本发明通过背景光模块、触发光模块、光电隔离模块、放大电路、数据处理主板这几个简单的元器件实现对护目镜反应时间的精确监测,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邹科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邹科颖
技术研发日:2016.08.18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