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移动终端检测和协同定位闪电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255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使用移动终端检测和协同定位闪电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电定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移动终端检测和协同定位闪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通常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肉眼看到的一次闪电,其过程是很复杂的。当雷雨云移到某处时,云的中下部是强大负电荷中心,云底相对的下垫面变成正电荷中心,在云底与地面间形成强大电场。在电荷越积越多,电场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云底首先出现大气被强烈电离的一段气柱,称梯级先导。这种电离气柱逐级向地面延伸,每级梯级先导是直径约5米、长50米、电流约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约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级一级地伸向地面,在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便突然向上回击,回击的通道是从地面到云底,沿着上述梯级先导开辟出的电离通道。回击以5万公里/秒的更高速度从地面驰向云底,发出光亮无比的光柱,历时40微秒,通过电流超过1万安培,这即第一次闪击。相隔百分之几秒之后,从云中一根暗淡光柱,携带巨大电流,沿第一次闪击的路径飞驰向地面,称直窜先导,当它离地面5—50米左右时,地面再向上回击,再形成光亮无比光柱,这即第二次闪击。接着又类似第二次那样产生第三、四次闪击。通常由3—4次闪击构成一次闪电过程。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5秒,在此短时间内,窄狭的闪电通道上要释放巨大的电能,因而形成强烈的爆炸,产生冲击波,然后形成声波向四周传开,这就是雷声或说“打雷”,同时在放电的瞬间会产生EMP(电磁脉冲),雷电电磁脉冲就是与雷电放电相联系的电磁辐射。闪电电磁辐射与核爆炸电磁辐射非常相似,所辐射出的电磁波从VLF(甚低频)到UHF(甚高频),很宽频的电磁脉冲,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能够耦合到电器或电子系统中,从而产生干扰性的浪涌电流或浪涌电压。电磁脉冲对精密的电子元器件有很强的干扰,甚至烧坏电子元器件。

闪电的危害

由于闪电蕴含的能量巨大,闪电击中后强大的雷电流流过生物体,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和生物效应是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体有一定的电阻,强大的电流流经人体时在瞬间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得人体皮肤以及内部器官碳化,就是“烧焦”了,而生物效应则是电流流过心脏时会使心肌纤维颤动,导致心脏跳动的停止。每年都有人被电击身亡,雷电对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有的闪电检测技术

1. 闪电检测网络如:美国的闪电检测网络(U.S. National Lighting Detecting Network),中国国家闪电监测定位网。

NLDN通过布置在不同地区的很多个传感器节点,来对闪电进行检测,它为美国的电力系统部门,天气预报系统和其他的一些政府部门,以及一些商业部门提供服务,包括实时的数据和历史数据。但是NLDN需要布置专用的传感器节点,而且普通民众使用需要付费。

2. 商业个人便携闪电检测设备

比较流行的一种是使用电池的寻呼机大小的个人雷电专用检测设备,这种设备在一些户外工作的人中比较受欢迎,比如高尔夫球运动者,露营者,体育运动者以及一些其他的户外运动者。这种设备通过检测EMP(电磁脉冲)的强度来判断闪电相对使用者的距离,但是它有缺点就是容易误判距离,当然它也不能定位闪电发生的位置。还有一些其他的专业雷电检测设备,性能较好,但是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移动终端检测和协同定位闪电的方法,解决了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容易误判距离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使用移动终端检测和协同定位闪电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S1、通过使用智能设备的磁力计以一定的频率采集雷电数据;

S2、对磁力计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S3、对划分后的帧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S4、智能设备的处理单元计算闪电放电位置距离移动终端的距离,同时将闪电ID、距离、时间戳以及移动终端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服务端;

S5、服务端定位某一时刻闪电放电的位置,生成闪电放电热图返回智能设备客户端。

S6、智能设备客户端接收服务端返回的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2包括:

S 21、首先对步骤S1采集的磁力计信号进行分帧,并对每个窗口数据进行处理;S 22、对采集到的磁力计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使用滤波器对信号滤波处理,去除噪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3包括:

S31A、对步骤S2中所得到的信号数据进行时域分析;

S31B、对步骤S2中所得到的数据信号,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函数对数据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对信号的频域进行分析;

S32、对步骤S31A和S31B中经过分析所得到的时域信息和频域信息的分析,提取出特征,确定放电时间,同时触发麦克风采集数据;

S33、通过对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检测雷声到达的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中,服务器根据不同移动终端上传的信息,根据时间戳确定某一闪电放电时放电位置区域内检测到闪电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并结合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上传的距离信息通过几何原理定位出闪电放电的位置,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到的不同闪电信息,生成闪电放电热图,并回传到智能设备的客户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6中,智能设备的客户端通过网络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信息,并根据信息给予用户安全提示,同时提供客户端查看附近的闪电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精准获得闪电距离,且性价比高,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场景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使用移动终端检测和协同定位闪电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S1、通过使用智能设备的磁力计以一定的频率采集雷电数据;

S2、对磁力计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S3、对划分后的帧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S4、智能设备的处理单元计算闪电放电位置距离移动终端的距离,同时将闪电ID、距离、时间戳以及移动终端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服务端;

S5、服务端定位某一时刻闪电放电的位置,生成闪电放电热图返回智能设备客户端。

S6、智能设备客户端接收服务端返回的信息。

所述步骤S2包括:

S 21、首先对步骤S1采集的磁力计信号进行分帧,并对每个窗口数据进行处理;S 22、对采集到的磁力计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使用滤波器对信号滤波处理,去除噪声。

所述步骤S3包括:

S31A、对步骤S2中所得到的信号数据进行时域分析;

S31B、对步骤S2中所得到的数据信号,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函数对数据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对信号的频域进行分析;

S32、对步骤S31A和S31B中经过分析所得到的时域信息和频域信息的分析,提取出特征,确定放电时间,同时触发麦克风采集数据;

S33、通过对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检测雷声到达的时间。

所述步骤S5中,服务器根据不同移动终端上传的信息,根据时间戳确定某一闪电放电时放电位置区域内检测到闪电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并结合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上传的距离信息通过几何原理定位出闪电放电的位置,根据不同时刻定位到的不同闪电信息,生成闪电放电热图,并回传到智能设备的客户端。

所述步骤S6中,智能设备的客户端通过网络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信息,并根据信息给予用户安全提示,同时提供客户端查看附近的闪电信息。

该方法通过使用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和麦克风组合使用,来对闪电进行检测和测距,并结合区域内的多个手机对闪电进行定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一种使用移动终端检测和协同定位闪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使用智能设备的磁力计以一定的频率采集数据;

S2、对磁力计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帧,然后对信号进行降噪,并通过使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S3、对划分后的帧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并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时间序列的帧数据进行时频域变换进行分析,由于闪电放电瞬间产生能量极高的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由于短时内能量极强的电磁脉冲具有很高的能量,智能设备的精密传感器(磁力计)会受到这种短时高能电磁脉冲的影响,导致采集到的磁力计数据产生异常,而且这种干扰具有一定的模式,通过结合对信号时域和频域的分析,检测这种干扰,确定闪电放电时间,由于电磁脉冲的传播速度等同于光速,速度极快,一定区域内误差可忽略不计,检测到放电时,触发扬声器采集声音数据,由于雷声的时频特性,也具有一定的模式,通过算法检测雷声到达的时间;

S4、智能设备的处理单元根据LEMP和雷声到达的时间差,计算闪电放电位置距离手机的距离,并将闪电ID,距离,时间戳,手机位置等相关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服务器;

S5、服务器根据同一区域的不同位置的手机上传回的信息,使用几何定位的方法,定位某一时刻闪电放电的位置,根据不同闪电的位置不同位置闪电的放电次数生成闪电放电热图返回智能设备客户端;

S6、客户端接收服务端返回的信息,给予用户主动安全提示,用户也可通过客户端查看附近的闪电历史放电信息。

由于闪电产生的电磁脉冲会对精密的sensor产生瞬时很强的电磁干扰,导致数据异常,通过检测这种模式的EMP干扰,来确定闪电放电的时间,同时闪电放电时,在闪电通道中,电流极强,温度可骤升至2万摄氏度,气压突增,导致空气剧烈膨胀,形成震荡,产生雷声,而雷声和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不同,从而电磁脉冲和雷声到达的时间不同,通过使用TOA来计算闪电发生放电时距离手机的距离,区域内的手机检测到雷电信号时,通过网络将雷电的距离和自身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戳等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通过不同位置的手机上传的数据来对闪电进行定位,并生成闪电放电分布热图,然后将信息返回手机终端显示,用户可邻居这些信息判断闪电信息,及时远离危险区域,保护人身安全。

由于智能手机内部内置了丰富的传感器,如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麦克风,光线传感器以及距离传感器。基于这些传感器,通过多个移动终端的配合,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上述方法。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现方式对本发明做的进一步阐述,不应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现只局限于以上说明。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均应视为有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