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1905阅读:2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经常需要装表接电,将电能表、负控终端、接线盒联合组装在一起,在此过程需要将电线一端装入电能表或负控终端的接线孔中,另一端相应地与负控终端/电能表或接线盒连接。为了满足美观和标准化的要求,高压装表接电工作对于接线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依靠个人经验和技术装表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一是作业人员的技术差异,装表工艺会存在差异,难以实现标准化;二是依靠个人技术、经验装表,难免会出现失误,而影响装表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作业人员使用该装置可以高效、省力、便捷地完成装表接电工作中电线折弯、布置工作,确保电能表、负控终端、接线盒之间组装的工艺美观和规范。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由仪表固定支架和定位支架组成,仪表固定支架位于定位支架的上方,仪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挂扣,分别用于悬挂电能表和负控终端,定位支架上排布有定位孔,定位销可插在定位孔中,所述定位孔分为A相线上定位孔、A相线下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下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下定位孔、零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下定位孔,其中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上定位孔的数量与相应相线路数量相匹配,即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和C相线上定位孔分别有两组,一组与电能表对应,另一组与负控终端对应,每组中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和C相线上定位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同相的三个孔分三行排列,零线上定位孔的数量是1个,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上定位孔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其对应的电能表或负控终端的接线孔间的水平距离一致;A相线下定位孔、B相线下定位孔和C相线下定位孔的数量分别有四个,分两行排列,每行两个,零线下定位孔有两个,排列在一行,各下定位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与接线盒上其对应接线孔间的水平距离一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仪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卡子,限位卡子左右两端位于电能表或负控终端的外侧,将电能表和负控终端的限定在其中,防止电能表或负控终端左右移位,而影响装表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将与电能表对应的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上定位孔分别进行定义,A1、A2、A3分别代表A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A3、A2、A1排列,B1、B2、B3分别代表B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B3、B2、B1排列,C1、C2、C3分别代表C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C3、C2、C1排列,O1代表零线上定位孔;将与负控终端对应的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上定位孔分别定义,a1、a2、a3分别代表A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a1、a2、a3排列,b1、b2、b3分别代表B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b1、b2、b3排列,c1、c2、c3分别代表C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c1、c2、c3排列,o1代表零线上定位孔;四个A相线下定位孔从左到右分别定义为Ea1、Ea2、Ea3、Ea4,四个B相线下定位孔从左到右分别定义为Eb1、Eb2、Eb3、Eb4,四个C相线下定位孔从左到右分别定义为Ec1、Ec2、Ec3、Ec4,两个零线下定位孔从左到右分别定义为Eo1、Eo2,其中A1、B1、C1、a1、b1、c1处于同一行中并从左到右依次分布,A2、B2、C2、O1、a2、b2、c2、o1处于同一行中并从左到右依次分布,A3、B3、C3(Ea1)、Ea2、Eb1、Eb2、Ec1、Ec2、a3(Eo1)、Eo2、b3、c3、o1处于同一行中并从左到右依次分布,C3与Ea1、a3与Eo1是同一个孔,Ea3、Ea4、Eb3、Eb4、Ec3、Ec4处于同一行中并从左到右依次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使用本发明的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可以简单便捷地将与电能表负控终端连接的装表电线折弯,并准确整齐地与接线盒连接,组装的表计规范、统一。并可避免手工折弯时对线材误碰、误折,具有高效、省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不包含限位卡子)。

图3 为电能表、负控终端固定在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零线线路接线工作示意图。

图5为A相线路接线工作示意图。

图6为B相线路接线工作示意图。

图7为C相线路接线工作示意图。

图8为常用电能表/负控终端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表固定支架,2挂扣,3限位卡子,4支撑杆,5定位支架,6定位孔,7定位销,8电能表,9负控终端,10接线盒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由仪表固定支架1和定位支架3组成。仪表固定支架1和定位支架3之间通过支撑杆5连接。仪表固定支架1主要用于固定表计和负控终端,如在仪表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挂扣2,将表计和负控终端固定在挂扣2上,悬挂在支架上。定位支架3上排布有定位孔4,定位销插6在定位孔4中。

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由仪表固定支架1和定位支架5组成,仪表固定支架1位于定位支架5的上方,仪表固定支架1上设置有两个挂扣2,分别用于悬挂电能表8和负控终端9,定位支架5上排布有定位孔6,定位销7可插在定位孔6中,用于折弯接表的电线。

定位支架5的定位孔4按照其装表时的功用可分为A相线上定位孔、A相线下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下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下定位孔、零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下定位孔,其中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上定位孔的数量与相应相线路数量相匹配,即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和C相线上定位孔分别有两组,一组与电能表对应,另一组与负控终端对应。每组中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和C相线上定位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同相的三个孔分三行排列,零线上定位孔的数量是1个,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上定位孔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其对应的电能表或负控终端的接线孔间的水平距离一致;A相线下定位孔、B相线下定位孔和C相线下定位孔的数量分别有四个,分两行排列,每行两个,零线下定位孔有两个,排列在一行,各下定位孔之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与接线盒上其对应接线孔间的水平距离一致。上定位孔作用是对相应的电线进行定位并利用插入其中的定位销对电能表或负控终端的引下的电线定位并弯折90°,改变电线走向,使得原来竖直走向的电线变成横向(水平)的电线。下定位孔的作用是对相应的电线进行定位并利用插入其中的定位销对横向的电线向下弯折90°,变成竖直走向以接入接线盒。

将与电能表对应的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上定位孔分别进行定义,其排布编号如图4所示,A1、A2、A3分别代表A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A3、A2、A1排列,B1、B2、B3分别代表B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B3、B2、B1排列,C1、C2、C3分别代表C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C3、C2、C1排列,O1代表零线上定位孔。将与负控终端对应的A相线上定位孔、B相线上定位孔、C相线上定位孔和零线上定位孔分别定义,a1、a2、a3分别代表A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a1、a2、a3排列a1、a2、a3分别代表B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b1、b2、b3排列,c1、c2、c3分别代表C相线上定位孔的第一行的孔、第二行的孔、第三行的孔,从左到右依次按照c1、c2、c3排列,o1代表零线上定位孔。四个A相线下定位孔从左到右分别定义为Ea1、Ea2、Ea3、Ea4,四个B相线下定位孔从左到右分别定义为Eb1、Eb2、Eb3、Eb4,四个C相线下定位孔从左到右分别定义为Ec1、Ec2、Ec3、Ec4,两个零线下定位孔从左到右分别定义为Eo1、Eo2,其中A1、B1、C1、a1、b1、c1处于同一行中并从左到右依次分布,A2、B2、C2、O1、a2、b2、c2、o1处于同一行中并从左到右依次分布,A3、B3、C3(Ea1)、Ea2、Eb1、Eb2、Ec1、Ec2、a3(Eo1)、Eo2、b3、c3、o1处于同一行中并从左到右依次分布,C3与Ea1、a3与Eo1是同一个孔,Ea3、Ea4、Eb3、Eb4、Ec3、Ec4处于同一行中并从左到右依次分布。

如此按照上述分布,定位支架5上的定位孔6共有四行孔,孔分布合理,操作简单。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常用电能表和负控终端的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本发明中涉及的尺寸只是针对常用仪表的一种优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构思针对相同或不同规格表计做出的多种变形,均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如图8所示,电能表/负控终端上部宽18cm,高22cm左右,表接线孔处宽17.1cm,其上接线孔孔间中心距离为1.125cm。按照通常接线装表的习惯,将电能表8悬挂在仪表固定支架1左侧的挂扣上,负控终端9悬挂在右侧的挂扣上。左右两侧的挂扣2间的距离为22cm左右,支撑杆4长4cm左右,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挂扣2之间,对悬挂的电能表8的右侧或负控终端9左侧限位。在仪表固定支架1设置限位卡子3,限位卡子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左侧挂扣的左侧和右侧挂扣的右侧,距离左侧挂扣和右侧挂扣的距离均为9cm。限位卡子3与支撑杆4可将电能表和负控终端的左右两侧限定在其中,防止电能表或负控终端左右移位,而影响装表效果。

针对本实施例的仪表尺寸(本发明附图中长度单位为cm),各定位孔的直径和定位销的直径约为0.3cm,A3、A2、A1、B3、B2、B1、C3、C2、C1相邻孔间的水平距离为1.125cm,同样地,a1、a2、a3、b1、b2、b3、c1、c2、c3相邻孔间的水平距离为1.125cm。 A相线下定位孔Ea1与Ea2、B相线下定位孔Eb1与Eb2、C相线下定位孔Ec1与Ec2、零线下定位Eo1与Eo2的水平距离为1.25cm。Ea3与Ea2间的水平距离是0.75cm,处于同一行的Ea3、Ea4、Eb3、Eb4、Ec3、Ec4相邻孔间距离为2.75-2.8cm。O1和a2与支撑杆4的中心线的距离5.46cm。四行孔的行距可设置为0.6cm,行距设置主要考虑电线的粗细,以及接线美观等。

使用时,将需要装线的电能表8、负控终端9悬挂在仪表固定支架1上,将需要装设的线材(电线)放入表计/负控终端的接线孔中,并用螺丝紧固;将线材沿插在定位孔中定位销7弯折,用力拉直;所有接入的线材按此步骤处理好后,将线材下端裁剪到同一水平高度,一一对应将其插入接线盒10,紧固接线螺丝,完成组装。具体使用可参考图4-图7,A相线路接线时,A相线的三根线分别与万能表左侧前三个接线孔连接,竖直引出的电线分别经上定位孔上A3、A2、A1中的定位销向右弯折90°成为横向(水平)电线,经上定位孔A1折弯的电线在a1位置向上折弯,接入负控终端的左一接线孔,经上定位孔A2和A3向右折弯的电线分别用下定位孔Ea1、Ea3向下折弯;与负控终端左二、左三接线孔连接的电线,分别用a2和a3向左横向折弯后,分别用下定位孔Ea2、Ea4向下折弯,向下折弯的电线最后接入负控终端上相对应的接口中。B相线路接线时,B相线的三根线分别与万能表左四、左五、左六接线孔连接,竖直引出的电线分别经上定位孔上B3、B2、B1中的定位销弯折90°成为横向(水平)电线,经上定位孔B1折弯的电线在b1位置向上折弯,接入负控终端的左四接线孔,经上定位孔B2和B3折弯的电线分别用下定位孔Eb1、Eb3向下折弯;与负控终端左五、左六接线孔连接的电线,分别用b2和b3向左横向折弯后,分别用下定位孔Eb2、Eb4向下折弯,向下折弯的电线最后接入负控终端上相对应的接口中。C相线路接线时,C相线的三根线分别与万能表左七、左八、左九接线孔连接,竖直引出的电线分别经上定位孔上C3、C2、C1中的定位销弯折90°成为横向(水平)电线,经上定位孔C1折弯的电线在c1位置向上折弯,接入负控终端的左七接线孔,经上定位孔C2和C3折弯的电线分别用下定位孔Ec1、Ec3向下折弯;与负控终端左八、左九接线孔连接的电线,分别用c2和c3向左横向折弯后,分别用下定位孔Ec2、Ec4向下折弯,向下折弯的电线最后接入负控终端上相对应的接口中。零线可接入电能表和负控终端的左十一接线孔中,电能表8和负控终端9的零线分别用O1和o1向右或向左折弯90°,再分别用Eo1和Eo2向下折弯,向下折弯的电线最后接入负控终端上相对应的接口中。

采用本发明的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可以不依靠作业人员的个人经验和技术,快速、便捷、准确、规范的连接电能表、负控终端及接线盒,实现标准化装表,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