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176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保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如核电站、核试验等均使用放射源进行勘探,未彻底处理的化工废水流经的地区,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地下水资源污染。如不及时发现,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然而我国的水资源又相对短缺,水资源等问题可能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然而,现有的水污染检测装置,在下雨天或着有风时,由于稳定性较差,容易倾斜甚至跌倒,使检测装置进水不能够再使用。因此,急需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本体,所述检测器本体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检测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上方设置有挡块,所述检测器本体下方固定连接有浮体,所述浮体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内部安装有水质检测器,所述检测管底部固定安装有重块。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本体内部包括控制器、蜂鸣报警器与电池组,所述蜂鸣报警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安装在控制器右侧,所述电池组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质检测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管上设置有透水孔。

优选的,所述水质检测器至少设置有三组,且水质检测器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块顶部与浮体底部均为圆弧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通过浮体的设计,使检测器本体位于水面上方,与水分离,防止检测器本体内部进水烧毁控制器内部电路,且浮体底部为圆弧形,比检测管的截面积大,稳定性更好;通过重块的设计,能够增加底部重量,防止轻微的干扰,就能够使检测器本体产生剧烈的晃动;通过挡块的设计,在下雨天能够为检测器本体挡雨,由于顶部采用圆弧形设计,不会在挡块上积累雨水;通过蜂鸣报警器的设计,当水质检测器检测到水质污染时,将会发出刺耳的报警声。该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该装置稳定性较好,不会严重倾斜或跌倒,并且当检测到污染时,能够发出报警声,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检测器本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检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检测器本体、2 浮体、3 支撑柱、4 挡块、5 控制器、6 电池组、7 蜂鸣报警器、8 检测管、9 水质检测器、10 重块、11 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器本体1,所述检测器本体1上方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与检测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上方设置有挡块4,所述检测器本体1下方固定连接有浮体2,所述挡块4顶部与浮体2底部均为圆弧形,所述浮体2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检测管8,所述检测管8上设置有透水孔11,所述检测管8内部安装有水质检测器9,所述水质检测器9至少设置有三组,且水质检测器9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管8底部固定安装有重块10,所述检测器本体1内部包括控制器5、蜂鸣报警器7与电池组6,所述蜂鸣报警器7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6安装在控制器5右侧,所述电池组6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水质检测器9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该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使用时,浮体2使检测器本体1悬浮在水面上,检测器本体1与水面分离,检测管8插入到水面下方,水质检测器9对水质进行监控,水质检测器9把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当水质发生污染,控制器5给蜂鸣报警器7发出信号,蜂鸣报警器7便会报警,当有风或有人为误碰时,由于底部重块10和浮体2,能够防止检测器本体1产生剧烈晃动,而导致检测器本体1进水而使内部电路损坏。该地下水资源污染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该装置稳定性较好,不会严重倾斜或跌倒,并且当检测到污染时,能够发出报警声,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