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氯盐胶凝材料中氯离子的迁移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中存在腐蚀性离子,且所有海洋工程中的构件都处于不同水位,有一定的水压力作用,所以离子在混凝土构件中存在离子迁移,当离子迁移至构件中钢筋的表面,则会产生钢筋锈蚀,从而破坏构件,对结构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影响。所以离子在胶凝材料中的迁移规律对研究海洋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非常重要。但离子在胶凝材料中的迁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试验周期很长,为此,目前很多做法是利用混凝土加电压的方法来促使离子在混凝土中进行迁移。但是,不同的胶凝材料的种类,水化产物不同,孔溶液中的离子种类以及数量也不同,在电压的作用下,由于电导率的不同,造成不同种类的胶凝材料彼此之间没有可比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海洋环境受水压作用下,氯离子在胶凝材料中迁移的装置和氯离子迁移规律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氯盐胶凝材料中氯离子的迁移评价方法,采用水压加压迁移装置处理含氯盐胶凝材料试件,对加压之后的试件切片,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所述的加压迁移装置包括水箱、空压机、试件安装装置和管道,所述的水箱与空压机通过管道相连,空压机与试件安装装置通过管道相连。
所述的加压压力范围为0.1~1.5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空气压缩机对压力管中的水进行加压,通过水箱中的压力水对试件进行压力渗透,达到规定龄期后,对试件进行均匀切片,处理后取样测试各片的氯离子浓度梯度,可以有效评价含有氯离子的胶凝材料在其内部的迁移,能更加符合海洋工程服役环境的实际情况,又能在短时间在实验室实现氯离子在胶凝材料中的迁移规律的有效评价。该评价方法可以有效的缩短不加压缓慢迁移所导致的测试周期较长的问题,利用水压迁移避免了电压迁移导致离子含量多的胶凝材料虽然有比较好的渗透性却迁移速度过快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加压迁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胶凝材料试样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含氯盐胶凝材料中氯离子的迁移评价方法,采用水压加压迁移装置处理含氯盐胶凝材料试件,对加压之后的试件切片,测定氯离子的浓度。
所述的加压迁移装置包括水箱、空压机、试件安装装置和管道,所述的水箱与空压机通过管道相连,空压机与试件安装装置通过管道相连。
进一步来说,该加压迁移装置通过空气压缩机对管道中的水进行加压,通过水箱中的压力水对试件进行压力渗透。
优选的,所述的加压压力范围为0.1~1.5Mpa。
优选的,所述的加压完成时间为待试件在压力渗透达到规定龄期,即试件砂浆上表面出现渗水后1~1.5小时。
所述的含氯盐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碱激发胶凝材料、镁质胶凝材料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是对含氯盐胶凝材料通过加压促使氯离子迁移后,对试件进行切片测定氯离子浓度,以获得氯离子在试件中的浓度梯度。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附图1,一种通过水压促使含氯盐的胶凝材料的试件中氯盐迁移的加压迁移装置,其包括水箱1,水箱1通过管道连接空压机2,管道上设置阀门,空压机2通过压力管3连接试件安装装置5,压力管3上设置有压力表4,试件安装装置5上部安装有渗透液体收集器6。空压机通过管道中的水进行施加压力。管道与试件接触,通过管道中的水对试件产生压力渗透。
参照附图2的含氯盐胶凝材料试件处理流程图说明如下:试件在加压迁移装置上进行迁移试验后,对试件沿轴向进行均匀分层切片,切片后粉碎磨细,过筛,取样稀释震荡溶出,最后采用离子色谱进行氯离子浓度测定。
具体如下:
试件先在加压迁移装置上进行迁移处理,加压的压力范围为0.1~1.5Mpa,加压的完成时间为试件砂浆上表面出现渗水后1~1.5小时。
在加压迁移装置上进行了迁移试验后,10cm厚的胶凝材料试件按照10mm的厚度进行切割取样,分为10层,分别对每一层样品进行粉碎磨细,过0.08μm筛,取10g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水固比10:1),震荡后利用离子色谱进行氯离子浓度的测试。
所述的含氯盐胶凝材料可以选自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碱激发胶凝材料、镁质胶凝材料的其中一种或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