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在神经电屏蔽实验过程维持神经活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3100发布日期:2019-04-03 01:2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能够在神经电屏蔽实验过程维持神经活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生理测试用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在神经电屏蔽实验过程维持神经活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电生理学方法是用电生理仪器、微电极、电压钳及膜片钳技术等记录或测定整体动物或离体器官组织、神经和细胞离子通道等的膜电位改变、传导速度和离子通道的活动的方法。常用于在屏蔽干扰的环境中精确地测定包括各种器官的自发性电活动(如心电、脑电、神经电)、诱发电位和离子通道开放和关闭的等电活动。而神经电屏蔽实验装置是一种用于医用电刺激动物神经干活动和肌肉组织反应的测试的设备。主要通过将神经及肌肉组织分离后对神经给予电刺激后研究神经放电与肌肉反应的强度等。

公告号为CN28248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生理测试用实验装置,该装置由机壳、盖板、电极及固定夹组成,机壳内同时安装有供放置动物神经干检测的一组可移动的导电极组件和供动物肌肉标本检测的标本固定夹。它可满足医学上对神经干和肌肉组织同步实验,主要是在装置内同时安装有检测动物神经与肌肉组织的放置神经干可移动的电极组件和固定肌肉组织标本的固定夹,故可同时进行实验同步分析。克服了传统的神经屏蔽盒与肌槽分开的缺点。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容易、成本低等特点。该实验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实验要求,但是因为神经一般是较细,实验中一般用的蛙类的坐骨神经仅有0.1-0.5mm,如果长时间放置在本装置上进行实验,其样本的活性会在1-5分钟内因失水而失去活性影响实验的进一步开展,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此进行解决,只能依靠快速进行实验来缩短失水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在神经电屏蔽实验过程神经在长时间放置时容易出现因失水而失去活性影响实验的进一步开展,因此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神经电屏蔽实验过程维持神经活性的装置,该装置通过对神经进行保鲜,能够长久保持实验过程中实验样本不失水并且为样本维持生命体征所需的基本养料,从而使得样本活性得到位置,实验能够持续进行,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能够在神经电屏蔽实验过程维持神经活性的装置,包括与实验装置本体连通的保鲜装置,所述保鲜装置主要由雾化机构以及增氧机构构成,雾化机构产生的雾化物质经过增氧机构的增氧后进入到实验装置本体内部。神经电屏蔽实验装置是一种用于医用电刺激动物神经干活动和肌肉组织反应的测试的设备。主要通过将神经及肌肉组织分离后对神经给予电刺激后研究神经放电与肌肉反应的强度等,本领域人员通过对动物神经进行电刺激而获得相应的实验参数等。因此用于做实验的实验装置本体是现有结构,电刺激信号通过输入端子加到放在导电极上的动物神经标本上即可在输出端子上获得电传导信号,由于导电极间可以移动,这样就可满足长短不同的神经干标本检测需要。同样,将与动物神经标本相连的肌肉一端固定在固定夹上,另一端则通过小钩引至外接肌张力换能器进行肌肉组织牵拉运动,从而得到相牵拉力信息。上述二种信号通过相关端子或换能器送至二次仪表进行显示、记录并分析其结果。但是对于神经一般是较细,实验中一般用的蛙类的坐骨神经仅有0.1-0.5mm,一些其它的动物实验用神经甚至更细,如果长时间放置在该实验装置本体上进行实验,其样本的活性会在1-5分钟内因失水而失去活性影响实验的进一步开展,从而导致实验参数不完整或者不准确,本方案则是在该装置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神经的“保鲜”装置,并且将该保鲜装置与实验装置本体连接为一体,在结构上紧凑并且合理,同时满足本方案的要求,长久的保持实验过程中实验样本不失水并且为样本维持生命体征所需的基本养料,从而保证了动物神经的活性,后续的实验能够持续进行,得到完整和准确的实验参数。

进一步地,保鲜装置还包括内部中空的密封壳体,密封壳体与实验装置本体连接为整体结构,密封壳体中设置有挡板将密封壳体内部分为设置雾化机构的腔室和设置增氧机构的腔室,并且设置增氧机构的腔室在设置雾化机构的腔室和实验装置本体之间,同时将设置增氧机构的腔室与实验装置本体内部连通,为了确保雾化机构产生的雾化物质能够快速且稳定地进入到设置增氧机构的腔室中,将挡板设置略矮一点,在挡板与密封壳体内腔顶部存在间隙,雾化机构产生的雾化物质便于从该间隙穿过,雾化机构优选雾化器,雾化器设置在密封壳体的腔体中,空气通过空气增压机来增压,并且空气增压机设置在保鲜装置和实验装置本体外部,空气增压机与雾化器连通。启动空气增压机,通过导管将空气增压机增压后的空气注入到营养液雾化腔室,这时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及增氧气孔加入的氧气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营养液变成雾状微粒从雾化气化孔口喷出,这是射流式雾化器原理。

为了增加雾化后的物质中氧气含量,保持其活性,通过在保鲜装置和实验装置本体外部设置氧气产生器,密封壳体中设置有增氧腔室,增氧腔室的对称侧壁上设置形成对流通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且进气口和出气口均穿过密封壳体的侧壁,氧气产生器与进气口连通,来实现增氧过程并且形成持续增氧,保证进入实验装置本体中的物质能够在神经有足够的活性。

雾化后的物质需要引导进入实验装置本体中,但是由于实验装置本体和保鲜装置各是密封的,所以要在实验装置本体靠近保鲜装置的侧壁设置有通孔,通孔中安装有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同时与实验装置本体内部和设置增氧机构的腔室连通,且引导装置与实验装置本体内部连通的一端低于引导装置与设置增氧机构的腔室连通的一端,并且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连线与引导装置的中心线垂直,将实验装置本体远离保鲜装置的侧壁设置有雾化高度调节装置,且雾化高度调节装置贯穿该侧壁。这样能够快速将雾化物质引入其中,沿着底部快速充满实验装置本体,雾化物质在实验装置本体中的高度能够进行调整并且排出,保持实验装置本体中充满的物质能够有足够的“活力”,从而使得放置在其中的神经保持长时间的活性,在后续实验得到准确和长久的有效信号,克服了现有实验中神经易失去水分而失去活性影响实验的进一步开展的问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对神经进行保鲜,能够长久保持实验过程中实验样本不失水并且为样本维持生命体征所需的基本养料,因此能够更加长久的保持实验过程中的样本活性,得到长久的有效的信号,为能够更加充分的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了前提的保障,极大了降低了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动物浪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雾化腔,2-雾化口,3-增氧腔,4-出气口,5-引导装置,6-标本实验区,7-雾化高度调节装置,8-电极,9-滑块,10-接线座,11-进气口,12-压缩空气进口,13-雾化器,14-挡板,15-保鲜装置,16-实验装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能够在神经电屏蔽实验过程维持神经活性的装置,包括与实验装置本体16连通的保鲜装置15,所述保鲜装置15主要由雾化机构以及增氧机构构成,实验装置本体16内部设置有标本实验区6、电极8和滑块9,外壁上安装有多个接线座10,这些都是现有结构。电极8和滑块9连接,滑块9能够带动电极8进行移动,电极8设置在标本实验区6的范围中,接线座10外接电源进行通电,被测动物神经干一端与部分肌肉相连,另一端单独放至一个或多个电极上后,通过接线座10输入电脉冲刺激信号,则可根据需要在接线座10上得到其放置一个或多个电极的动物神经输出的神经干动作电位图并送至信息采集的相关记录设备显示、记录、分析其结果。且可与前述的肌肉组织在电刺激下所产生的肌肉牵拉运动的信息进行同步分析。

保鲜装置15还包括内部中空的密封壳体,密封壳体与实验装置本体16连接为整体结构,密封壳体中设置有挡板14将密封壳体内部分为雾化腔1和增氧腔3,雾化腔1是用于设置雾化机构的腔室,增氧腔3是用于增加氧气含量的腔室,增氧腔3设置在雾化腔1和实验装置本体16之间,雾化机构包括雾化器13和设置在保鲜装置15和实验装置本体16外部的空气增压机,雾化器13设置在雾化腔1中,空气增压机设置在通过密封壳体侧壁上的压缩空气进口12与雾化器13连通,增氧腔3的对称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4,二者之间形成对流通道,在保鲜装置15和实验装置本体16外部设置氧气产生器,且氧气产生器与进气口11连通,从而能够持续不断地通入含氧量高的空气,增加雾化腔1出来的物质含氧量,挡板14的侧壁与密封壳体的内腔侧壁和内腔底部无缝连接,防止泄露,挡板14与密封壳体内腔顶部要存在间隙,这样雾化器13产生的雾化物质从该间隙进入到增氧腔3中。

为了能够将雾化且含氧量高的物质快速引入标本实验区6中,在实验装置本体16靠近保鲜装置15的侧壁设置有通孔,通孔中安装有引导装置5,引导装置5同时与实验装置本体16内部和增氧腔3连通,且引导装置5与实验装置本体16内部连通的一端低于引导装置5与增氧腔3连通一端,这样即形成一个高度差,能够快速将雾化后的物质引出到标本实验区6,加快与神经的接触,同时形成对神经的“浸泡”,使得神经能够保持活性,为了增大雾化物质的含氧量,实现最大化接触,将进气口11和出气口4的连线要与引导装置5的中心线垂直,由于待实验神经的类型以及尺寸不同,雾化物质需要数量也不同,同时雾化物质进入到标本实验区6也只能保持一段时间,需要源源不断地进行通入和排出,就需要对标本实验区6中的雾化物质进行更换,在实验装置本体16远离保鲜装置15的侧壁设置有雾化高度调节装置7,且雾化高度调节装置7贯穿该侧壁,这样就能够需要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维持神经活性的要求。

在具体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在储液仓放入营养液,例如营养液为“任氏液”,储液仓即雾化腔1,可以选择性的通过进气口11持续向增氧腔3注入小于0.3MPa的低压力的氧气,然后启动空气增压机,通过导管将空气增压机增压后的空气从压缩空气进口12注入到营养液雾化仓,这时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及增氧气孔加入的氧气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营养液变成雾状微粒从雾化口2喷出,由于本发明是将保鲜装置15和实验装置本体16形成完整的气流通道,雾化后的营养液被引导装置5引入标本实验区6中,其中引导装置5是用于避免雾化气化直接冲击到实验样本同时保证雾化的气体从下到上达到满溢后从雾化高度调节处溢出,使样本处于半浸入或是刚刚全浸入,以便于实验人员对进本进行观及查操作。本发明通过对神经组织的活性保持,能够更加长久的保持实验过程中的样本活性,得到长久的有效的信号。为能够更加充分的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了前提的保障。极大了降低了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动物浪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