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量测装置及其光学部件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32831发布日期:2018-06-30 11:1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光学量测装置及其光学部件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量测装置及其光学部件的安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对光学部件进行调整(adjustment)的安装方法以及采用此安装方法的光学量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光学量测装置,例如光谱仪(spectrometer),需要进行精密的组装来制作,以使多个光学元件,例如透镜(lens)、光栅(grating)、反射镜(reflector)以及光感测器(photodetector),能处于适当的位置(position)与方位(orientation),让光学量测装置可以维持一定的准确度(accuracy)与精密度(precision)。

一般而言,在进行上述精密组装的过程中,会启动光学量测装置,并调整这些光学元件的位置与方位来进行校正(calibration)。校正完毕后,这些光学元件会被固定,以使这些光学元件的布置(arrangement)能保持不变。否则,一旦这些光学元件的配置因震动(vibration)而发生改变,将会容易造成准确度与精密度降低,导致光学量测装置的量测结果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量测装置,其壳体具有至少一能暴露部分光学部件的开口,其可供胶材(adhesive)涂布,以帮助固定光学部件于壳体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部件的安装方法,应用于上述光学量测装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量测装置,其包括一壳体以及一光学组件(optical assembly)。壳体包括壁板,而壁板具有至少一开口。光学组件配置于壳体内,并包括一光学部件。光学部件具有一背面。壁板遮盖背面,而至少一开口暴露部分背面。光学部件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内,并且被限制沿着一转轴(rotational axis)而相对壁板转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光学量测装置还包括一连接壁板与背面的固化胶,其中固化胶从至少一开口延伸至背面,并固定光学部件于壁板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背面具有一与转轴平行的中心线,固化胶相对中心线而在背面呈镜像对称分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固定胶由多条均匀胶条所构成,各条均匀胶条的延伸方向不平行转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量测装置还包括一轴杆。轴杆连接光学部件,并可转动地插设于壳体内,以使轴杆与光学部件皆沿着转轴而相对壁板转,其中转轴为轴杆的一中心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部件包括一承载件与一光学元件。承载件具有背面,并连接轴杆。光学元件固定于承载件上,其中承载件位于光学元件与壁板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载件包括一板体。板体具有背面以及一相对背面的承载面,其中光学元件固定于承载面上。连接部连接板体与轴杆,并凸出于承载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为聚焦镜、反射式准直镜或光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量测装置还包括一固定件,其用以固定轴杆,以使轴杆不相对壁板转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固定件为一固定栓,而壳体具有一贯孔以及一与贯孔连通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贯孔的延伸方向,其中轴杆可转动地插设于贯孔,而固定栓插设于固定孔,并用于压迫轴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量测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挡块。至少一挡块固定于至少一开口中,并遮盖背面,以使外界光线无法从至少一开口进入壳体内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壁板还具有一外表面、一相对外表面的内表面以及至少一凸块,内表面面对背面,而至少一凸块形成于至少一开口中,并具有一从至少一开口的侧壁延伸的端面。端面位于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而至少一挡块具有一抵靠端面的凸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挡块不接触光学组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至少一开口的形状为条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部件沿着转轴而相对壁板可转动的角度小于90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部件的安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光学部件可转动地配置于一壳体内,并限制光学部件沿着一转轴而相对壳体转动。接着,利用光学部件沿着转轴而相对壳体的转动来校正光学部件。在校正光学部件之后,在至少一开口中形成一连接光学部件与壁板的固化胶(cured adhesive)。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形成固化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至少一开口涂布一胶材,其中胶材黏着光学部件与壁板。接着,固化胶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光学部件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轴杆可转动地插设于壳体内。接着,连接轴杆与光学部件,其中转轴为轴杆的一中心轴。沿着转轴而相对壳体自转轴杆时,光学部件沿着转轴而相对壳体转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轴杆具有螺纹,而连接轴杆与光学部件的方法包括将轴杆螺锁于光学部件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部件的安装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至少一挡块固定于至少一开口中,以遮盖光学部件,以使外界光线无法从至少一开口进入壳体内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部件包括一承载件与一光学元件,在将光学部件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内之前,固定光学元件于承载件上。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校正光学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经过光学部件的一检测光线,监测至少一光学参数。接着,沿着转轴而相对壳体转动光学部件,以将至少一光学参数调整在一合格范围内。之后,当至少一光学参数处于合格范围内时,固定光学部件于壳体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固定光学部件于壳体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至少一开口中形成一连接光学部件与壳体的固化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固定光学部件于壳体内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形成固化胶以前,令一固定件固定轴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固定件固定轴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插设一固定栓于壳体内,并使固定栓压迫轴杆,其中固定栓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轴杆的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插设固定栓的方法包括将固定栓螺锁于壳体内。

基于上述,由于开口暴露部分光学部件,因此固化胶可以从开口直接形成,并连接壳体与光学部件,以帮助固定光学部件于壳体上,让光学部件与壁板之间难以产生相对运动,以帮助维持光学量测装置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学量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的光学量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C是图1A中沿线1C-1C剖面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图1D是图1A中沿线1D-1D剖面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E是图1D中的光学部件的安装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学量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而图1B是图1A中的光学量测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A与图1B,光学量测装置100包括壳体110与光学组件120,而光学组件120配置于壳体110内。壳体110可包括一块盖板(cover,未绘示),以使壳体110能包围整个光学组件120,从而保护光学组件120以及减少外界光线对光学组件120的干扰。此外,壳体110(包含盖板)的内表面可为黑色,或是涂有低反射率的膜层,以降低光线的反射,减少光学量测装置100内部所产生的杂散光(stray light)。

为了清楚呈现本实施例光学量测装置100的构造,图1A与图1B所绘示的是移除盖板之后的光学量测装置100。关于上述盖板,其可以是硬板(rigid plate),例如金属板或陶瓷板,并且可以用螺锁(screwing)或胶黏(adhering)来组装。所以,盖板的主要构造简单,纵使图式没有绘示出盖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仍然可以知道如何据以实施上述盖板。

光学组件120包括多个光学部件。以图1A与图1B为例,光学组件120包括五个光学部件121、122、123、124与125。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部件121为光输入部,并具有挡光片(baffle)121a与狭缝(slit,未绘示)。挡光片121a具有供光线穿透的孔洞(aperture),并配置于狭缝与光学部件122之间,而挡光片121a在孔洞周围的部分能遮挡入射角过大的光线,以降低或消除杂散光。光学部件122为反射式准直镜(reflective collimating mirror)。光学部件123包括光栅与固定此光栅的基座,其中光栅例如是平面光栅(planar grating)。光学部件124可用来作为聚焦镜(focusing mirror),其中光学部件122与124能反射光线。光学部件125为光感测器,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

在图1A与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光学量测装置100可为光谱仪,而光学组件120包括五个光学部件121至125,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量测装置100可为干涉仪(interferometer)或单光仪(monochromator),而光学组件120所包括的光学部件的数量可为至少一个,其中光学组件120可包括分光镜(beam splitter)、光纤(fiber)及/或余弦校正器(cosine corrector)。因此,图1A与图1B所示的光学量测装置100仅供举例说明,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量测装置(例如光学量测装置100)并不限定只能是光谱仪,也不限定光学组件(例如光学组件120)所包括的光学部件的数量与种类。

图1C是图1A中沿线1C-1C剖面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A与图1C,壳体110包括一块壁板111,而壁板111具有至少一开口111h。以图1A为例,壁板111具有两个开口111h。壁板111遮盖光学部件124,而这些开口111h皆暴露部分光学部件124。详细而言,光学部件124与壁板111相邻(adjacent to),且光学部件124具有背面242b,其中壁板111遮盖背面242b,而这些开口111h暴露部分背面242b,如图1C所示。

请参阅图1C,光学量测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固化胶130,其连接壁板111与背面242b。固化胶130可由胶材固化(cured)而成,其中此胶材可为宾汉流体(Bingham fluid),所以胶材在没固化而变成固化胶130以前,胶材可以被涂布(applied)在表面上。由于壁板111的开口111h暴露光学部件124的背面242b,因此胶材可以容易地从开口111h涂布在背面242b与壁板111上,并能进入背面242b与壁板111之间的缝隙。等到胶材固化之后,会形成从开口111h延伸至背面242b的固化胶130,其能固定光学部件124于壁板111上,以使光学部件124与壁板111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relative motion)。如此,光学部件124能被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与方位上,以帮助维持光学量测装置100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各个开口111h的形状为条状,且这些条状的开口111h的延伸方向与形状实质上彼此相同。例如,各个开口111h可沿着垂直方向而延伸,如图1A所示。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111h可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或是沿着不平行也不垂直水平方向的倾斜方向延伸,而壁板111所具有的开口111h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或是两个以上。此外,开口111h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矩形或三角形等几何形状,且这些几何形状的开口111h可呈阵列排列。至少两个开口111h的形状可以明显不同。例如,其中一个开口111h的形状是矩形,另一个开口111h的形状是三角形。

图1D是图1A中沿线1D-1D剖面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A与图1D,光学量测装置100还可包括至少一挡块140。挡块140固定于开口111h中,并遮盖背面242b,其中挡块140的数量可以相同于开口111h的数量。以图1A与图1D为例,壁板111所具有的开口111h的数量为两个,所以光学量测装置100所包括的挡块140的数量也为两个。这些挡块140能分别固定于这些开口111h中,以使壁板111能遮盖整面背面242b,让外界光线无法从开口111h进入壳体110内部。

如此,外界光线无法从任何一个开口111h进入壳体110内部,以降低会干扰光学部件125(光感测器)的杂散光。此外,挡块140固定于开口111h的方法可以是胶黏、螺锁或干涉配合(interference fit)。以胶黏为例,挡块140可采用黑色胶材将壁板111固定于开口111h,而黑色胶材具有低反射率,并能吸收光线,从而能有效防止外界光线进入光学量测装置100内部。

各个挡块140可具有凸缘(flange)142,而开口111h可配合(fitting)凸缘142。具体而言,壁板111还具有外表面111a、内表面111b以及至少一凸块111c。内表面111b相对于外表面111a,并面对光学部件124的背面242b。凸块111c形成于开口111h中,并具有从开口111h侧壁延伸的端面111e,而端面111e位于内表面111b与外表面111a之间,其中端面111e的形状可以是环形。在这些挡块140分别固定于这些开口111h之后,挡块140能插设于开口111h内,并且可以埋入壁板111中,而凸缘142会抵靠凸块111c的端面111e,如图1D所示。

上述凸块111c与凸缘142之间的抵靠能阻挡从凸缘142与开口111h之间缝隙进入的外界光线,以有效阻止外界光线进入光学量测装置100的内部,进而更能减少外界光线对光学组件120的干扰。然而,须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即使没有凸缘142,挡块140也能阻止大部分外界光线进入光学量测装置100的内部,所以挡块140不限定一定要具有凸缘14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在开口111h内的挡块140不会接触光学部件124。如此,当挡块140遭到碰撞时,挡块140不会碰触到光学部件124而改变光学部件124原来的位置与方位,进而减少对准确度与精密度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是利用挡块140来遮盖开口111h,以阻挡外界光线,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利用胶带或电路板等其他物体来遮盖开口111h。或者,壳体110还可以包括从壁板111延伸的外墙(fence,未绘示),其中此外墙与壁板111围绕成一块可供其他元件(例如电路板)配置的容置区域,而此外墙也能阻挡外界光线,从而达到减少外界光线对光学组件120干扰的效果。因此,壁板111的开口111h不限定只能使用挡块140来遮盖。

光学部件124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元件的组件(assembly)。以图1D为例,光学部件124可包括承载件242与光学元件241,其中光学元件241固定于承载件242上。承载件242具有背面242b,并位于光学元件241与壁板111之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241为聚焦镜,其为一种反射镜,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元件241的固定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光学元件,例如光栅或反射式准直镜。

图2A至图2E是图1D中的光学部件的安装方法的示意图。以上主要描述光学量测装置100大体上的构造,接下来将配合图2A至图2D详细说明光学部件124的细部构造以及安装方法。

请参阅图2A与图2B,其中图2B是图1A中的光学量测装置100的剖面立体示意图,其详细呈现光学量测装置100的局部构造以及光学部件124,而图2A为图2B的爆炸示意图。在光学部件124的安装方法中,会将光学部件124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110内,并限制光学部件124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壁板111转动。也就是说,配置于壳体110内的光学部件124基本上只能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壁板111转动,不会与壁板111相对移动,也不会沿着其他转轴而转动。

须说明的是,在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转轴R1实质上是平行于水平面(horizontal level),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R1也可实质上垂直于水平面。所以,光学部件124可以上下转动(如图2B所示),或是左右转动。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R1也可以不平行,也不垂直于水平面,以使光学部件124能沿着倾斜的转轴R1而相对壁板111转动。

光学量测装置100还包括轴杆(shaft)150,而轴杆150能使光学部件124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110内,并能限制光学部件124基本上只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壁板111转动。详细而言,在将光学部件124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110内的过程中,可将轴杆150可转动地插设于壳体110内,以使轴杆150能沿着转轴R1而相对于壳体110而转动,其中转轴R1为轴杆150的中心轴(central axis),所以轴杆150是沿着转轴R1而自转(spinning)。

壳体110具有可供轴杆150插设的贯孔112h,其中轴杆150可以与贯孔112h余隙配合(clearance fit)。如此,轴杆150得以可转动地插设于贯孔112h。此外,壳体110还可包括块体(block)112,而轴杆150是插设于块体112内。块体112具有贯孔112h,并连接壁板111,而轴杆150从贯孔112h可转动地插设于块体112内。接着,连接轴杆150与光学部件124,以使轴杆150与光学部件124能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壁板111作同步转动。

连接轴杆150与光学部件124的方法可以是将轴杆150螺锁于光学部件124中。详细而言,轴杆150可为肩螺丝(shoulder screw),并具有螺纹151,而承载件242具有螺孔C11。在光学部件124配置于壳体110内,以及轴杆150插设于贯孔112h之后,轴杆150会对准(aligning to)并可螺锁于螺孔C11。如此,轴杆150得以连接光学部件124的承载件242,以使光学部件124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110内,从而限制光学部件124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壳体110转动。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轴杆150也可采用其他手段来连接光学部件124,例如胶黏或干涉配合。所以,轴杆150与光学部件124之间的连接方法不限定只能用螺锁。

另外,在将光学部件124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110内之前,可先固定光学元件241于承载件242上,完成光学部件124的组装。承载件242包括板体P1,而光学元件241是固定于板体P1上。板体P1具有背面242b以及与背面242b相对的承载面242a,而光学元件241固定于承载面242a上,其中光学元件241可采用胶黏、螺锁或干涉配合而固定于承载面242a上。此外,承载件242还可包括连接部C1。连接部C1连接板体P1与轴杆150,并具有螺孔C11。所以,轴杆150螺锁于连接部C1。连接部C1可凸出于承载面242a,以使光学元件241能抵靠连接部C1,从而定位(positioning)光学元件241。

承载件242还可包括枢转部C2。枢转部C2连接板体P1,并且凸出于承载面242a。枢转部C2位于连接部C1的对面,并且可为一根凸柱,如图2A所示,而在光学元件241固定于承载件242上之后,光学元件241会位在枢转部C2与连接部C1之间。壳体110更具有对准枢转部C2的枢转孔114h,而枢转部C2能插入于枢转孔114h中,并与枢转孔114h余隙配合,以使枢转部C2能在枢转孔114h内转动。此外,枢转孔114h、螺孔C11以及贯孔112h三者是共轴(coaxial),以使枢转部C2、连接部C1以及轴杆150都能沿着同一条转轴R1而相对壁板111转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部件124包括光学元件241与承载件(holder)242,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部件124可以只包括光学元件241,而不包括其他元件,例如承载件242。举例而言,光学元件241可以具有螺孔C11,以使轴杆150能直接与光学元件241螺锁。因此,光学部件124不限定要像图2A般包括光学元件241与承载件242。

当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壳体110,自转已连接光学部件124的轴杆150时,光学部件124会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壳体110转动。如此,可以利用轴杆150的自转来调整光学部件124的方位。因此,在将光学部件124可转动地配置于壳体110内之后,利用光学部件124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壳体110的转动来校正光学部件124,以进行光学部件124的安装。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部件124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壁板111可转动的角度A1可小于90度,例如角度A1可以是4度、5度、10度、30度、45度或60度,但其他实施例不限定角度A1一定要小于90度。

请参阅图2C,在校正光学部件124的方法中,可根据经过光学部件124的检测光线(measured ray)L1,监测至少一个光学参数,例如光强感度(intensity sensitivity,单位例如是计数/秒,counts/second)、波长解析度(wavelength resolution)或波长准确度(wavelength accuracy)。也就是说,当校正光学部件124时,可以启动光学量测装置100,并且侦测从外部光源所提供的检测光线L1。

在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检测光线L1会从光学部件121进入光学量测装置100内部。接着,检测光线L1会依序经过光学部件122(反射式准直镜)与光学部件123(光栅)。在检测光线L1入射于光学部件123之后,光学部件123会将检测光线L1色散(dispersing),以使检测光线L1分成多条具不同波长的检测光线L2。接着,这些检测光线L2皆入射于光学部件124(聚焦镜),并且被光学部件124集中反射至光学部件125(光感测器),以使光学部件125接收并量测这些检测光线L2,进而监测光学参数。此外,壳体110还可包括锯齿状的杂散光消除结构113,以消除来自光学部件124的杂散光。

在光学部件125量测这些检测光线L2期间,可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壳体110转动光学部件124,以改变检测光线L2对光学部件125的照射,进而调整光学参数。所以,可以利用光学部件124沿着转轴R1而相对壳体110的转动,将光学参数调整在合格范围内,以完成光学部件124的校正。当光学参数处于合格范围内时,固定光学部件124于壳体110内,其中固定光学部件124的手段有多种,例如螺锁及/或胶黏,而本实施例是采用固定件与固化胶130来固定。

光学量测装置100还可包括固定件,其用以固定轴杆150,以使轴杆150不相对壁板111转动。固定件的实施态样有多种,例如螺丝或插销(bolt)。在本实施例中,光学量测装置100所包括的固定件为固定栓(fixing bolt)160。当光学参数处于合格范围内时,可先利用固定栓160来固定光学部件124。详细而言,插设固定栓160于壳体110内,并使固定栓160压迫轴杆150,其中固定栓160可碰触轴杆150的肩部152(如图2A所示)。如此,轴杆150会被固定栓160固定,同时也固定光学部件124。壳体110块体112具有供固定栓160插设的固定孔112p。固定孔112p与贯孔112h连通,且固定孔112p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贯孔112h的延伸方向,以使固定栓160能压迫到轴杆150,从而固定光学部件124。此外,固定栓160可为螺丝,而固定孔112p可为螺孔,所以插设固定栓160的方法可将固定栓160螺锁于壳体110内。

请参阅图2D,在固定栓160压迫轴杆150之后,正常情况下,光学参数仍处于合格范围内,即光学部件124的校正基本上已完成。此时,在开口111h中形成固化胶130,其连接光学部件124与壳体110。形成固化胶130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从开口111h涂布胶材,其中胶材黏着光学部件124与壁板111。之后,固化此胶材以形成固化胶130,其中胶材可为热固型树脂或光固化树脂(例如紫外光固化树脂,UV-curing resin),所以固化胶材的方法可以是加热或照光。在形成固化胶130之后,可将挡块140插设并固定于开口111h中,以遮盖光学部件124。

请参阅图2E,其绘示光学量测装置100在其挡块140处的侧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固化胶130可在背面242b上呈现对称分布(symmetric distribution),例如镜像对称分布(reflective symmetric distribution)。以图2E为例,背面242b具有中心线242c,其与转轴R1平行,而固化胶130相对中心线242c而在背面242b呈镜像对称分布。具体而言,固定胶130可由多条均匀胶条(uniform adhesive bar)132所构成,且各条均匀胶条132的粗细均匀而具有实质上固定的外径(constant outer diameter),其中这些均匀胶条132的质量更可实质上彼此相同。从图2E来看,各条均匀胶条132基本上是以中心线242c作为对称轴(symmetric axis)而镜像对称。此外,各条均匀胶条13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转轴R1。

由于固化胶130相对中心线242c而在背面242b呈镜像对称分布,且中心线242c与转轴R1平行,因此当固化胶130因温度而发生体积变化时,这些均匀胶条132的体积变化量会彼此相近,甚至几乎相等,以至于膨胀后的固化胶130不易产生让光学部件124转动的力矩(torque)。因此,当光学量测装置100处于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时,呈镜像对称分布的固化胶130能帮助维持光学部件124的位置与方位不变,从而降低杂散光的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光学部件124的校正工作可交由下游厂商来执行。详细而言,在光学组件120刚配置于壳体110内之后,不具有固化胶130的光学量测装置100可以出货贩售给下游厂商,而下游厂商会执行上述光学部件124的校正,并形成固化胶130与挡块140,以完成安装光学部件124的工作。因此,虽然本实施例的光学量测装置100包括固化胶130与挡块140,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量测装置100也可以不包括固化胶130与挡块140。

须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安装方法是以安装光学部件124(聚焦镜)为主,但是其他实施例的安装方法也可以是安装不同种类的光学部件,例如狭缝、光栅、反射式准直镜以及分光镜。因此,在此强调,本发明并不限制安装方法只能用在安装聚焦镜(光学部件124)。也就是说,光学部件121、122、123以及125也可以选用图2A至图2D所揭露的安装方法来安装。

综上所述,利用壳体所具有的开口来暴露部分光学部件,以使固化胶能从开口直接形成,并连接壳体与光学部件,以帮助固定光学部件于壳体上,让光学部件与壁板之间难以产生相对运动。如此,即使光学量测装置遭到碰撞,固化胶也能将光学部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与方位上,以帮助维持光学量测装置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此外,供固化胶填入的开口是形成于壳体的壁板111,所以即使光学部件与壁板之间的存有相当狭窄的缝隙(gap),仍不会影响固化胶的形成。也就是说,以上实施例所揭露的开口设计能容许光学部件紧邻(adjacent)于壁板,以在光学部件与壁板之间形成体积狭小的缝隙,从而有助于缩小光学量测装置的整体体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