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97491发布日期:2018-06-29 21:36阅读:20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的方法。



背景技术:

《GB5606.3-2005卷烟第3部分:包装、卷制技术要求及贮运》中卷烟包装与卷制质量缺陷分为A、B、C类,其中A类为严重质量缺陷,B类为较严重质量缺陷,C类为一般质量缺陷。卷烟外观的指标要求:卷烟表面应洁净,不应有长度大于2.0mm的黄斑,该项属B类即较严重质量缺陷,且在卷烟加工过程中,卷烟表面黄斑缺陷较为常见,严重影响了卷烟的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但在制丝过程中,造成卷烟表面黄斑的原因较多,严重影响了卷烟表面黄斑缺陷的预防及追溯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的方法,通过将制丝过程各工序产生的“黄斑”及将生产过程中与烟丝有接触的不同液体点在卷烟或卷烟纸表面形成的“黄斑”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处理,对黄斑的颜色、形态及随温湿度变化发生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归纳,用以表征各工序及不同液体产生的“黄斑”特征,并建立对应的黄斑特征库。当待测烟支出现表面黄斑缺陷时,将缺陷烟支经同样的温湿度处理,与黄斑特征库进行比对,从而缩小或确定产生黄斑的原因,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降低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

本发明一种减少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

步骤一,制备卷烟样品;

步骤二,对所述卷烟样品进行预处理,使其产生黄斑;

步骤三,对产生黄斑的卷烟样品进行再处理,并根据再处理结果建立对应的黄斑特征库;

步骤四,将待测黄斑烟进行所述再处理后与所述黄斑特征库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优选的,

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选取制丝工艺过程中各工序中的烟丝进行卷接,得到卷烟样品;所述制丝工艺过程包括烟片处理段(含松散回潮、筛分加料等工序)、制叶丝段(含切叶丝、叶丝增温增湿、叶丝干燥等工序)、制膨胀烟丝段、制梗丝段、掺配加香段(含比例掺配、混丝加香及配丝贮丝等工序)。

优选的,

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分别将生产用水、香料、糖料以及烟渍水与所述卷烟样品的卷烟纸或烟丝接触,使所述卷烟样品产生黄斑。

优选的,

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将产生黄斑的卷烟样品置于恒温恒湿箱与烘箱中进行观察统计记录,根据所述观察统计记录建立黄斑特征库。

优选的,

所述恒温恒湿箱的温度为22±2℃,湿度为60±5%,分别在0~120h范围内,以相同时间间隔对产生黄斑的卷烟样品进行观察统计记录。

优选的,

所述烘箱温度设定范围0~120℃,以一定温度梯度设置烘箱温度,并分别在0~2.5h以相同时间间隔对产生黄斑的卷烟样品进行观察统计记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减少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减少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的方法,通过将制丝过程各工序产生的“黄斑”及将生产过程中与烟丝有接触的不同液体点在卷烟或卷烟纸表面形成的“黄斑”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处理,对黄斑的颜色、形态及随温湿度变化发生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归纳,用以表征各工序及不同液体产生的“黄斑”特征,并建立对应的黄斑特征库。当待测烟支出现表面黄斑缺陷时,将缺陷烟支经同样的温湿度处理,与黄斑特征库进行比对,从而缩小或确定产生黄斑的原因,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降低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减少卷烟表面黄斑的发生频次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

101、制备卷烟样品;

本实施例中,步骤101具体包括:选取制丝工艺过程中各工序中的烟丝进行卷接,得到卷烟样品。

制丝工艺过程包括烟片处理段(含松散回潮、筛分加料等工序)、制叶丝段(含切叶丝、叶丝增温增湿、叶丝干燥等工序)、制膨胀烟丝段、制梗丝段、掺配加香段(含比例掺配、混丝加香及配丝贮丝等工序)。如:烟片处理段中含有加料等几个工序,以及再造烟叶也在该工段中加入并与烟叶进行一起加工,再造烟叶是由烟梗等烟草组织经一定的工艺加工而成的类烟叶,加工性能与烟叶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对料液的吸收性及持有性,并且再造烟叶的不同加工方式对其物理性能会造成一定影响,这些有可能会造成最终烟支的黄斑;加料时的料液也有可能导致烟支黄斑,再造烟叶在该工段的处理方式也是产生黄斑的原因。

对制丝工艺过程中各工序进行取样,具体可以为:

如烟片处理段,选取加与不加再造烟叶、加与不加料液的烟丝进行卷接,其它工序按正常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得到卷烟样品。制叶丝段,分别在贮丝柜出口、加香前后、叶丝风选出口、烘丝机出口选取烟丝,其它工序按正常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并得到卷烟样品。此外,还可以分别取膨胀烟丝、膨胀梗丝制成卷烟样品。

102、对卷烟样品进行预处理,使其产生黄斑;

本实施例中,分别将生产用水、香料、糖料以及烟渍水与卷烟样品的卷烟纸或烟丝接触,使卷烟样品产生黄斑。

103、对产生黄斑的卷烟样品进行再处理,并根据再处理结果建立对应的黄斑特征库;

本实施例中,再处理具体是指:将产生黄斑的卷烟样品置于恒温恒湿箱与烘箱中恒温恒湿箱的温度为22±2℃,湿度为60±5%,分别在0~120h范围内,以相同时间间隔对产生黄斑的卷烟样品进行观察统计记录;烘箱温度设定范围0~120℃,以一定温度梯度设置烘箱温度,并分别在0~2.5h以相同时间间隔对产生黄斑的卷烟样品进行观察统计记录。

然后根据观察统计记录及图像进行归纳,建立黄斑特征库。

104、将待测黄斑烟进行所述再处理后与所述黄斑特征库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本实施例中,对待测黄斑烟按照步骤103中提到的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照黄斑特征库,缩小或找出产生黄斑的工序或原因,进而进行改进,降低黄斑的发生频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