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裂缝储层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裂缝储层快速预测方法根据叠前地震资料的品质,采用去噪-拉平-切除的组合优化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在优化处理后的道集上,拟合某一时间点各道的振幅值,将该时间点各道的拟合值减去看作均匀介质的各道近道集振幅值的平均值,得到各道的差值;求其标准差作为异常值,可用该异常值有效地表征裂缝储层发育强度;异常值看作是裂缝和流体的综合影响的结果;以采样率为步长,移动时间点,得到整个地震数据的异常值数据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裂缝储层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去噪-拉平-切除的组合优化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一,采用四阶多项式拟合进行去噪处理;
步骤二,采用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实现道集拉平处理;
步骤三,叠前远道集在经过去噪、拉平处理后,若仍然存在杂乱,道集数据缺损、噪音干扰严重现象,需要对数据采取切除30°以外的道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裂缝储层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四阶多项式拟合进行去噪处理包括:
(1)基于AVO曲线拟合,采用四阶多项式拟合方法拟合叠前道集某一时刻的数据点振幅值,得到拟合曲线;
(2)选择初始参数,将拟合曲线分别向上向下移动,对比同一偏移距的数据,去除高于向上移动值和低于向下移动值的采样点值,用相同偏移距的多项式拟合值代替;
(3)检验拟合的AVO曲线,是否与正演道集AVO曲线趋势一致,一致则输出去噪道集,否则调整参数值大小,重复(1)和(2),输出去噪后道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裂缝储层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实现道集拉平处理包括:
(1)将一定偏移距内的道集进行叠加作为初始道S(t);在一定时窗t内,分别计算各道与初始道的相关系数R(t,I),采用如下公式求取,其中t1、t2为时窗的起止时间,X(t-τ,I)为输入道,I为道号,τ=0,1,2……n,n为互相关函数的长度;
(2)选择相关系数最大的一道作为模型道,从某道开始依次在指定可移动时窗T范围内,以某个时窗t滑动求取与相邻道的相关系数,所用公式与(1)中所述相同;
(3)将相关系数最大时所滑动的时窗作为当前道的剩余时差,在指定时间段T内,各道减去看作剩余时差的时间之后,输出拉平道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裂缝储层快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计算AVO异常值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对优化处理之后的叠前道集一条测线同一时间点上的振幅值进行多项式拟合,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来实现;
第二步,根据均匀介质与各向异性介质在入射角0°-6°时其值基本相同,首先根据第一步得到某一时刻各道的拟合值,同时根据深度和偏移距的关系计算近道集角度,并求取各道入射角0°-6°的近道集振幅值的平均值,将道集各道的拟合值减去看作均匀介质的各道近道集振幅值的平均值,得到各道的差值;
第三步,利用如下公式:
其中bi为原始值,bii为拟合值,M为叠前道集某一道的总道数,i为道号,S为某道的标准差;统计各道的差值,计算标准差S作为各道此时间点的异常值,异常值看作是裂缝和流体综合影响的结果,用该异常值有效地表征裂缝储层发育强度;
第四步,以采样率为步长,移动时间点,循环第一步-第三步,得到整条线的地震数据的异常值;
第五步,改变测线,循环第一步-第四步,得到整个地震数据的异常数据体,通过剖面和平面成图,得到裂缝储层预测的图形效果,实现裂缝储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