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卷尺及其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42875阅读:2697来源:国知局
智能卷尺及其测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测距装置领域,具体为智能卷尺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卷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量具,大家经常看到的是钢卷尺,建筑和装修常用,也是家庭必备工具之一。分为纤维卷尺,皮尺,腰围尺等,但卷尺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包括卷尺本身的误差和人为读数误差,在一些需要数据精确的场合不适用,如何增加测量的精准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中国专利库中公开了一种可测围的智能卷尺(CN201520763608.X),当用户需测量围长时,则切换智能卷尺的测量模式至测围模式,并将智能卷尺的第二壳体的内凹部分贴合待测部位,再将卷尺带从智能卷尺本体内抽出直至扣合到卷尺带扣合槽中即可完成测量。而且当完成测量后,所述围长的测量读数会保留在智能卷尺中,用户可随时查看,无需在他人的帮助下查看,方便了用户。同时由于通过将格雷码直接设置在卷尺带上,且卷尺带上按指定周期重复设置格雷码,且一个周期内的每一格雷码具有一定宽度的黑码或白码,可通过读取装置读取卷尺带上的格雷码,取代了传统的刻度读取方式,增强了读数的稳定性。

中国专利库中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收发读数的智能卷尺(CN201520764802.X),通过将格雷码直接设置在卷尺带上,且卷尺带上按指定周期重复设置格雷码,而不是通过印制格雷码盘并设置在智能卷尺本体内,减小了智能卷尺的体积;同时,一个周期内的每一格雷码具有一定宽度的黑码或白码,可通过读取装置读取卷尺带上的格雷码,取代了传统的刻度读取方式,增强了读数的稳定性。由于通过红外收发装置来读取卷尺带上格雷码读数,且所述红外收发装置无需触接卷尺带,有效避免卷尺带受损,延长了智能卷尺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智能卷尺测量精度不够,而且读数容易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智能卷尺及其测量方法,在卷尺出口处设置计数滚轮,拉出卷尺时滚轮转动,由滚轮转动的圈数和滚轮的周长可计算出卷尺的刻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同时在卷尺盒下部也设置计数滚轮,方便测量凹面长度,当数据被确定后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上传到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上处理后自动上传云端保存,移动终端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智能卷尺,其包括,卷尺盒1、显示屏2、第一计数滚轮3、发声器4、确认键5、归零键6、电源键7、卷尺8、第二计数滚轮9、轴心10、电源11、处理器12、数据收发模块13、发电模块14。

所述卷尺盒1外部设置有显示屏2、第一计数滚轮3、发声器4、确认键5、归零键6、电源键7,所述卷尺盒1内部设置有第二计数滚轮9、轴心10、电源11、处理器12、数据收发模块13,所述第一计数滚轮3与卷尺盒1固定连接,所述轴心10与卷尺盒1内壁连接,所述卷尺8与轴心10缠绕连接,所述轴心10内部设置有发电模块14,所述轴心10两端分别与卷尺盒1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电源11分别与显示屏2、第一计数滚轮3、发声器4、第二计数滚轮9、处理器12、数据收发模块13、发电模块14连接,所述处理器12分别与显示屏2、第一计数滚轮3、发声器4、第二计数滚轮9、数据收发模块13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尺盒1顶端设置有防滑按键。

优选地,所述卷尺盒1底部设置有充电接口和数据接口。

优选地,所述卷尺盒1外侧设置有能量收集模块,所述能量收集模块为太阳能发电模块或晃动发电模块。

优选地,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3为Wi-Fi模块,移动终端作为共享热点,所述数据收发模块13与移动终端通过wifi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电模块14为转动发电装置,依靠卷尺8的收放带动轴心10转动发电,为电源11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利用智能卷尺测量物体的方法,使用智能卷尺可测量物体的长度、周长。

优选地,利用智能卷尺测量凸面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动电源键7启动智能卷尺,按动归零键6确保读数为0;

(2)拉动卷尺8时,带动第二计数滚轮9转动,第二计数滚轮9将转动的圈数上传到处理器12,处理器12根据圈数和第二计数滚轮9的周长计算出卷尺8被拉出的长度并在显示屏2上显示出来;

(3)当工作人员确定测量到位后,按下确认键5,发声器4自动播报数据,报完后松开确认键5;

(4)按下确认键5的同时,数据收发模块13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移动终端;

(5)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上处理后将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保存,移动终端的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

优选地,利用智能卷尺测量树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动电源键7启动智能卷尺,按动归零键6确保读数为0,运行移动终端上的智能卷尺APP;

(2)拉动卷尺8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待测量的树干绕一周,当卷尺8缠绕一周时,按下确认键5,发声器4自动播报数据,报完后松开确认键5;

(3)按下确认键5的同时,数据收发模块13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智能卷尺APP通过公式d=C÷π计算出树干的直径;

(4)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上处理后将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保存,移动终端的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

优选地,利用智能卷尺测量凹面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动电源键7启动智能卷尺,按动归零键6确保读数为0;

(2)手持智能卷尺,使第一计数滚轮3向下沿凹面曲线上滚动一遍,第一计数滚轮3将转动的圈数上传到处理器12,处理器12根据圈数和第二计数滚轮9的周长计算出卷尺8被拉出的长度并在显示屏2上显示出来;

(3)当工作人员确定测量到位后,按下确认键5,发声器4自动播报数据,报完后松开确认键5;

(4)按下确认键5的同时,数据收发模块13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移动终端;

(5)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上处理后将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保存,移动终端的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测量的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效率高,没有人为读数的误差;操作简易方便,设备成本低廉,可大范围推广;解决了长久以来测量凹面周长的难题;该装置也可以运用于其他领域的测量工作;测量树径时,数据同时保存在云端,既做了数据备份又方便远端的人员查看;移动终端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测树径的原理框图。

图1、图2中,1-卷尺盒、2-显示屏、3-第一计数滚轮、4-发声器、5-确认键、6-归零键、7-电源键、8-卷尺、9-第二计数滚轮、10-轴心、11-电源、12-处理器、13-数据收发模块、14-发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卷尺盒1外部设置有显示屏2、第一计数滚轮3、发声器4、确认键5、归零键6、电源键7,所述卷尺盒1内部设置有第二计数滚轮9、轴心10、电源11、处理器12、数据收发模块13,所述第一计数滚轮3与卷尺盒1固定连接,所述卷尺8与轴心10缠绕连接,所述轴心10内部设置有发电模块14,所述轴心10两端分别与卷尺盒1两侧内壁连接,所述电源11分别与显示屏2、第一计数滚轮3、发声器4、第二计数滚轮9、处理器12、数据收发模块13、发电模块14连接,所述处理器12分别与显示屏2、第一计数滚轮3、发声器4、第二计数滚轮9、数据收发模块13连接。

如图3所示,测量树径时,包括智能卷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一台移动终端可配合多个智能卷尺使用,当智能卷尺测出数据后,通过无线网络自动上传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进行计算,将周长换算成树的直径,之后将树径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备份,移动终端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

实施例1

利用智能卷尺测量凸面长度,包括以下步骤:

(1)按动电源键7启动智能卷尺,按动归零键6确保读数为0;

(2)拉动卷尺8时,带动第二计数滚轮9转动,第二计数滚轮9将转动的圈数上传到处理器12,处理器12根据圈数和第二计数滚轮9的周长计算出卷尺8被拉出的长度并在显示屏2上显示出来;

(3)当工作人员确定测量到位后,按下确认键5,发声器4自动播报数据,报完后松开确认键5;

(4)按下确认键5的同时,数据收发模块13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移动终端;

(5)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上处理后将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保存,移动终端的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

实施例2

利用智能卷尺测量树径,包括以下步骤:

(1)按动电源键7启动智能卷尺,按动归零键6确保读数为0,运行移动终端上的智能卷尺APP;

(2)拉动卷尺8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待测量的树干绕一周,当卷尺8缠绕一周时,按下确认键5,发声器4自动播报数据,报完后松开确认键5;

(3)按下确认键5的同时,数据收发模块13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智能卷尺APP通过公式d=C÷π计算出树干的直径;

(4)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上处理后将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保存,移动终端的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

实施例3

利用智能卷尺测量凹面长度,包括以下步骤:

(1)按动电源键7启动智能卷尺,按动归零键6确保读数为0;

(2)手持智能卷尺,使第一计数滚轮3向下沿凹面曲线上滚动一遍,第一计数滚轮3将转动的圈数上传到处理器12,处理器12根据圈数和第二计数滚轮9的周长计算出卷尺8被拉出的长度并在显示屏2上显示出来;

(3)当工作人员确定测量到位后,按下确认键5,发声器4自动播报数据,报完后松开确认键5;

(4)按下确认键5的同时,数据收发模块13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自动上传至移动终端;

(5)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上处理后将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保存,移动终端的数据和云端数据自动同步更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