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392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车辆不停车称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计重收费,是国内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一种有效手段。考虑到高速公路的运行和场地布置特点,计重收费通常都是采用短台面的动态轴重衡产品。自2003年江苏、河南率先开始计重收费以来,截至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已经对货运车辆的通行费实施计重收费。10余年来,市场上先后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计重收费设备,最早在全国首先推广了单台面秤台结构,经过多年的运行,发现该产品在控制车辆的异常过衡(跳秤、秤台上走”S”形、加减速过秤等方面)上存在缺陷,往往会导致计重收费额的流失;近几年,各地针对性地对现用的轴重衡产品实施改造,由单台面结构升级为双台面、甚至采用整车式结构,其计量精度及防范车辆异常过衡的能力都有所提升。总的来说,目前厂家生产的动态轴重衡可以分为轴重式和整车式两种。

轴重式检测设备具有检测效率高、设备造价低、施工量小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车辆走“S”形过秤、跳秤、点刹车、支千金顶、拖秤等不规范行驶造成的检测误差增大,造成收费车辆的收费纠纷日益增多,无法全面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整车式检测设备具有静态检测精度高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对车辆的记重都是采取动态连续过车的检测方式。由于各设备厂家的技术参差不齐,导致实际使用检测误差只能达到约±1%,在极端的连续多车模式下,由于重量分配问题,可能误差达到±5%以上;同时投入和施工量过大,也限制了这种方式的推广普及。

从以上分析比较看,大多数计重产品生产厂家都采用了双台面结构的轴重衡,计量精度比单台面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秤台结构单改双的升级时,只是将原来的传统的单秤台,简单的组合为双台面秤台,却忽略了对秤台结构的优化改进,这样很容易造成动态汽车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同一车辆多次通过同一秤台,可称重数据却相差很大,并形成波形正态分布的现象。甚至当液态运输车辆通过时,会出现严重超差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司机不规范行车,再加上使用频繁,而造成的秤台刚度不足,从而产生变形,造成传感器受力不均,引发计量精度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量精度高,故障率低,易于安装、维护方便、操作灵活性强的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计量精度高,故障率低,易于安装、维护方便、操作灵活性强的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包括主秤体和辅秤体,主秤体和辅秤体结构相同,每个秤体均包括:秤体面板、两个承重架、四个横梁、两个密封底板、密封中底板、中隔板、边隔板、承载板和传感器;所述的四个横梁的上端面分别与秤体面板的背面焊接相连,且各横梁从左至右、平行分布;所述的横梁之间分别用中隔板和边隔板焊接相连;位于两侧的相邻的横梁的下端面之间通过密封底板相连接,所述的密封中底板的两端边缘分别连接位于中间的两个横梁的下端面;所述的四个横梁两端面分别与两个承重架焊接,以构成全密封闭腔;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于承重架的承载板上。

以上所述的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所述的横梁为30B槽钢横梁。

以上所述的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所述的承载板固定传感器的螺栓孔的直径为34mm;固定传感器的螺栓为M33高强螺栓。

以上所述的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所述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平行于横梁的。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其结构的改进避免现场传感器固定螺栓由于秤台变形、秤台冲击造成螺栓过早被剪断,减少了由于螺栓被剪断造成的故障率;实现了现场安装,而且具有维护方便、操作灵活性增强的优点,安装和更换传感器时由过去必须吊装设备辅助才能完成,变为通过人工就能更换完成,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缩短故障维修周期,避免了因维护而造成的收费站拥堵;与传统结构秤台相比,通过“[]”型结构,使司机在不正常过车时,秤台受到冲击发生的变形减小,卸载时秤体的变形恢复快,明显降低了故障率,并使得台面更加平稳,进而得到更准确的数据,提高了整体计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秤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秤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C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秤体和辅秤体,主秤体和辅秤体结构相同,每个秤体1均包括:秤体面板6、第一承重架2、第二承重架3、四个横梁7、两个密封底板4、密封中底板5、中隔板9、边隔板8、第一承载板10、第二承载板11和传感器;所述的四个横梁7的上端面分别与秤体面板6的背面焊接相连,且各横梁7从左至右、平行分布;所述的横梁7之间分别用中隔板9和边隔板8焊接相连;位于两侧的相邻的横梁7的下端面之间通过密封底板4相连接,所述的密封中底板5的两端边缘分别连接位于中间的两个横梁7的下端面;所述的四个横梁7两端面分别与第一承重架2和第二承重架3的两端焊接,以构成全密封闭腔;所述的传感器安装于承重架的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1上。

以上所述的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所述的横梁7为30B槽钢横梁7。

以上所述的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所述的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1固定传感器的第一螺栓孔12、第二螺栓孔13、第三螺栓孔14和第四螺栓孔15的直径为34mm;固定传感器的螺栓为M33高强螺栓。

以上所述的公路计重用双台面抗冲击秤台,所述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平行于横梁7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