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668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



背景技术:

罗丹明B又称玫瑰红B,或碱性玫瑰精,俗称花粉红,是一种具有鲜桃红色的人工合成的染料。经老鼠试验发现,罗丹明B会引致皮下组织生肉瘤,被怀疑是致癌物质。罗丹明B在溶液中有强烈的荧光, 用作实验室中细胞荧光染色剂、有色玻璃、特色烟花爆竹等行业。曾经用作食品添加剂,但后来实验证明罗丹明B会致癌,现在已不允许用作食品染色。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不法商贩仍将罗丹明B添加到食品中。目前国家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能够快速检测食品中罗丹明B的方法很少,而且不能随查随检,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技术监督、农业、卫生等部门来说,要实现现场抽查食品并得出检测结果,就变得难以实现,所以,本公司结合现实之需设计出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能够快速检测食物中的有害成分并短时间得出结果,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能够快速检测样品中的罗丹明B,因其结构简单,所以便于携带,以解决目前缺少罗丹明B的检测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包括一筒体,所述筒体的根部设有引流管,所述筒体的中部设有第一脱脂棉,所述筒体的根部设有第二脱脂棉,所述第一脱脂棉与所述第二脱脂棉之间设有中性氧化铝,部分所述第二脱脂棉填充于所述引流管内,所述第一脱脂棉背离于所述引流管的一侧设有杆芯;

所述引流管呈圆锥形,所述引流管大口径的一端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

上述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其中,所述的筒体为1毫升注射器。

上述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其中,所述的中性氧化铝为中性氧化铝200目。

上述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其中,所述的筒体长度为80毫米,所述第一脱脂棉至所述第二脱脂棉的距离为40毫米。

上述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其中,位于所述的筒体内,所述中性氧化铝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脱脂棉容积与所述第二脱脂棉容积的总和。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的技术方案效果体是:

1.操作简单、反应快速、敏感性高;

2.结构简单,便于携带,适合现场检测;

3.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序号:中性氧化铝1、第一脱脂棉2、杆芯3、第二脱脂棉4、筒体5、引流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罗丹明B。

如图1所示,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包括一筒体5,筒体5的根部设有引流管6,筒体5的中部设有第一脱脂棉2,筒体5的根部设有第二脱脂棉4,第一脱脂棉2与第二脱脂棉4之间设有中性氧化铝1,部分第二脱脂棉4填充于引流管6内,第一脱脂棉2背离于引流管6的一侧设有杆芯3;

引流管6呈圆锥形,引流管6大口径的一端与筒体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是基于层析柱原理,通过洗脱剂使罗丹明B和其它色素得到有效分离,判断罗丹明B是否存在,其检测过程如下:

首先把杆芯3取出,将罗丹明B的样品溶液加入到筒体5中,然后加入洗脱剂,罗丹明B和样品溶液中的其它物质在中性氧化铝1层中完成分离,根据位置和颜色来判断样品溶液中是否含有罗丹明B。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为了携带方便,采用的筒体5为1毫升注射器针筒,其中,筒体5的制作是用1毫升注射器中添加少量第二脱脂棉4,用杆芯3将其顶到注射器低端,部分第二脱脂棉4进入到引流管6然后加入中性氧化铝1至0.5毫升刻线处,再加入少量第一脱脂棉2,用杆芯3顶实,杆芯3保留在柱中,得到筒体5;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其中,筒体5长度为80毫米,第一脱脂棉2至第二脱脂棉4的距离为40毫米,在筒体5中,中性氧化铝1的容积大于第一脱脂棉2容积与第二脱脂棉4容积的总和,检测区域范围大,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的,第一脱脂棉2与第二脱脂棉4的作用是防止中性氧化铝1漏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为了使检测效率最大化,采用的中性氧化铝1为中性氧化铝200目。中性氧化铝200目具有很多毛细孔和较高的活性,敏感性高,能够提高罗丹明B检测柱的准确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食品中罗丹明B检测柱,能够快速检测样品,方便样品检测,体积小,便于携带,其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生产、成本低。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