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漏斗地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806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漏斗地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漏斗地磅。



背景技术:

由于半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半固态物质的称量中,需要装入容器后放可称量,在半固态物质的在灌注入容器内后,不平整的液面会使液面较高的一侧偏重,使称量的准确度下降,对于大量半固态物质的称量更是如此。

在铅酸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一次称量质量较大的铅膏,小容量的称量装置不适宜运用于此;采用地磅测量时,由于半固态的铅膏流入容器中,液面高低不均匀容易导致测量不准确,另外对于容器内的铅膏在地磅上测量后,需要移出地磅方可进行后续的灌装、分装等操作,对于一次称量质量大的半固态物品而言,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漏斗地磅,其测量准确度更高,且分装半固态状的物质较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自动漏斗地磅,包括称料漏斗、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磅体上设置有不少于三个相互协同测量的计压器,所述的计压器呈等分圆周阵列设置于磅体上;各计压器上对应设置有等高的承重柱,各承重柱的上平面齐平并设置于下承重环下方;下承重环的上方固定有若干减震弹簧,以承重柱为中心,减震弹簧对应设置于各承重柱的两侧;减震弹簧上方设置有上承重环,下承重环的钩合件自下承重环向上延伸钩合上承重环,并使上承重环在装载状态下呈水平设置;称料漏斗可分离地安装于上承重环内环上并与之相锁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计压器数目为4-6个;所述的减震弹簧的数目为承重柱数目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斗内部还设置有若干红外感应器,所述的红外感应器与计压器电连接,并在红外感应器感应漏斗内液面水平启动计压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感应器的数目不少于三个,且各红外感应器呈圆周设置于液面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称料漏斗的出料口高于承重柱的底部,且带间距地设置于磅体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钩合件与称重柱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半固态物料灌注至称料漏斗时,冲击称料漏斗,减震弹簧能够降低物料对漏斗壁的冲击力;减震弹簧将上承重环弹回时,钩合件限制减震弹簧弹起上承重环的上弹幅度,多次小幅度振荡,使半固态物料在震荡下向水平延展;

2.通过内部设置的若干个红外感应器,在称料漏斗内部的半固态物料液面呈水平时,启动磅体的计压器,测出漏斗内部的质量;当采用三个以上的红外感应器时,多个红外感应器相互协同感应后启动计压器,还能使测定的数据更加准确。

3.当称料漏斗的出料口高于承重柱的底部,且带间距地设置于磅体上方时,还能在磅体和称料漏斗出料口之间设置传送带,或者是物料传送车,便于物料的直接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系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状态和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称料漏斗1、磅体2,磅体2上设置有四个呈等分圆周阵列设置,且相互协同测量的计压器21;各计压器21上对应设置有等高的承重柱3,各承重柱3的上平面齐平并设置于下承重环42下方;下承重环42的上方固定有八个减震弹簧43,以承重柱3为中心,每两个减震弹簧43对应设置于各承重柱3的两侧;减震弹簧43上方设置有上承重环41,下承重环42的钩合件与称重柱对应设置,均自下承重环42向上延伸钩合上承重环41,并使上承重环41在装载状态下呈水平设置;称料漏斗1可分离地安装于上承重环41内环上并与之相锁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斗内部还设置有三个红外感应器11,各红外感应器11呈圆周设置于液面线上方,所述的红外感应器11与计压器21电连接,并在红外感应器11感应漏斗内液面水平启动计压器21。

进一步的,所述的称料漏斗1的出料口高于承重柱3的底部,且带间距地设置于磅体2上方。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