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及聚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6605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及聚波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及聚波器。



背景技术:

局部放电是指电力设备绝缘在足够强的电场作用下局部范围内发生的放电。这种放电以仅造成导体间的绝缘局部短接(路桥)而不形成导电通道为限。每一次局部放电对绝缘介质都会有一些影响,轻微的局部放电对电力设备绝缘的影响较小,绝缘强度的下降较慢;而强烈的局部放电,则会使绝缘强度很快下降。这是使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设计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时,要考虑在长期工作电压的作用下,不允许绝缘结构内发生较强烈的局部放电。对运行中的设备要加强监测,当局部放电超过一定程度时,应将设备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

现有技术中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通常包括聚波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聚波器用来将局部放电产生的分散的超声波反射集中至超声波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接收反射的超声波并将超声波传送至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对超声波进行处理,并将其转化成人耳可听的声音,用户可通过声音的强弱来判断放电的强弱。

但现有技术中的聚波器通常面积比较小,直径通常为16cm,捕获到的超声波比较微弱,无法准确捕获到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聚波器为手持式,在对距离较远的局部放电(例如高空中的绝缘子、避雷器、柱上开关以及柱上断路器等)进行检测时,捕获到的超声波比较微弱,且容易受空中的其他超声波所干扰,从而进一步的导致聚波器无法准确获取被测点的局放强度。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波器,提高了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也即提高了聚波器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聚波器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波器,包括聚波器本体以及与所述聚波器本体连接的伸缩杆,所述聚波器本体的直径不小于32cm,伸缩杆全伸时的长度不小于1m。

优选地,所述聚波器本体的直径不大于80cm。

优选地,所述聚波器本体的直径为60cm。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全伸时的长度不大于5m。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全伸时的长度为5m。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杆。

优选地,所述聚波器本体的中心设置有连接部,所述伸缩杆与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聚波器以及用于接收所述聚波器反射的超声波的超声波传感器。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聚波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外侧、用于隔绝杂波的隔音防护板。

优选地,所述隔音防护板为亚克力板,其中,所述亚克力板为透明亚克力板且厚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及聚波器,该聚波器包括聚波器本体以及与聚波器本体连接的伸缩杆,聚波器本体的直径为不小于32cm,伸缩杆全伸时的长度不小于1m。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波器的面积更大,能够将局部放电测试点发出的分散的超声波更多的捕获到,提高了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也即提高了聚波器的灵敏度,另外,与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聚波器相比,在超声波采集时,伸缩杆能够使得聚波器更加接近局部放电测试点,一方面,提高了捕获到的超声波的强度,提高了聚波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空中其他杂波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聚波器,提高了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也即提高了聚波器的灵敏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聚波器的局部放电检测系统。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聚波器包括聚波器本体1以及与聚波器本体1连接的伸缩杆2,聚波器本体1的直径不小于32cm,伸缩杆2全伸时的长度不小于1m。

作为优选地,聚波器本体1的直径不大于80cm。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聚波器本体1的直径在32cm与80cm之间,这比现有技术中的聚波器的直径均大很多,因此能够将将局部放电测试点发出的分散的超声波更多的捕获到,使得获取的数据更加充足,进而使得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但考虑到伸缩杆2的承受能力、空间中杂波的影响以及工作人员在使用聚波器进行检测时的便利性,这里也不宜将聚波器本体1的直径设置的过大,综合各种因素,聚波器本体1的直径在80cm内时,检测效果最好,且工作人员方便操作。

具体地,聚波器本体1的直径为60cm。当然,这里的聚波器本体1的直径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可。

作为优选地,伸缩杆2全伸时的长度不大于5m。

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伸缩杆2以及聚波器与局部放电测试点的安全距离、工作人员使用时的便利性以及伸缩杆2的承受力,这里的伸缩杆2不宜过长,如果太长,否则容易造成伸缩杆2以及聚波器与局部放电测试点的距离太小,安全性差,且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将伸缩杆2全伸时的长度限制在5m以内,以适应远距离局部放电检测中信号较弱的问题。当然,并不限定为此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作为优选地,伸缩杆2全伸时的长度为5m。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情况下,架空线路与地面的距离一般为9m,则当局部放电测试点在该架空线路上时,考虑工作人员的身高在1.7m左右,再考虑工作人员在使用聚波器时会将胳膊伸直,胳膊超过工作人员头顶的长度为0.3m左右,则再加上伸缩杆2全伸时的长度5m,此时聚波器与局部放电测试点的距离大约为2m左右,则即满足了聚波器与局部放电测试点的安全距离,聚波器又距离局部放电测试点最近,一方面,提高了捕获到的超声波的强度,提高了聚波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空中其他杂波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地,伸缩杆2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杆。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聚波器在测试时的安全性能,除了聚波器本体1采用绝缘材料外,要求伸缩杆2也采用绝缘材料,这里的伸缩杆2除了可以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杆,还可以采用其他绝缘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定。

作为优选地,聚波器本体1的中心设置有连接部3,伸缩杆2与连接部3通过螺栓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聚波器本体1与伸缩杆2的角度进行调整。当然,这里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波器,该聚波器包括聚波器本体以及与聚波器本体连接的伸缩杆,聚波器本体的直径为不小于32cm,伸缩杆全伸时的长度不小于1m。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波器的面积更大,能够将局部放电测试点发出的分散的超声波更多的捕获到,提高了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也即提高了聚波器的灵敏度,另外,与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聚波器相比,在超声波采集时,伸缩杆能够使得聚波器更加接近局部放电测试点,一方面,提高了捕获到的超声波的强度,提高了聚波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空中其他杂波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聚波器以及用于接收聚波器反射的超声波的超声波传感器。

作为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聚波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外侧、用于隔绝杂波的隔音防护板。

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波器在对地面上的设备或者线路发生的局部放电进行检测时,为了减弱外部的杂波以及各种噪音,可以在聚波器和超声波传感器的外侧设置隔音防护板,可以减少空中其他杂波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最终得到的局放放电测试点的强度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地,隔音防护板为亚克力板,其中,亚克力板为透明亚克力板且厚度为5mm。

隔音防护板可以采用对20kHz以上声波有良好隔绝效果的材料制成,具体地,隔音防护板为亚克力板;为了美观,这里的亚克力板为透明亚克力板且厚度为5mm。

另外,还可以将该隔音防护板设置成圆弧形,请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音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为方便工作人员的携带,还在隔音防护板上设置了两个把手。

另外,这里的隔音防护板还可以其他类型以及厚度的板,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特别的限定,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