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浅层地震勘探锤击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0501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用浅层地震勘探锤击垫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浅层地震勘探配件,特别是一种教学用浅层地震勘探锤击垫板,适用于野外浅层反射波、折射波、瑞雷波等地震勘探教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浅层地震勘探教学中仍普遍采用人工锤击的方式作为震源的激发,使用的锤击震源垫板,基本上是一块厚度为2~3cm的方形钢板。在进行野外浅层地震勘探实习过程中,由于地表不平整,垫板受到锤击时容易发生二次震动,产生干扰信号。而且时间久了,方形钢板中心部位也会因锤击凹陷,这更降低了钢板底面与地面的耦合面积,导致信号失真严重。

重要的是,即使地表平整,平底垫板也会因受力在介质表面产生较强的垂向剪切力,该作用力会产生面波、横波干扰,产生的纵波能量不能有效的集中并近乎垂向传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供一种教学用浅层地震勘探锤击垫板。该锤击垫板既能避免受锤击发生反弹或移动,而且能够将产生的纵波能量有效集中,降低其他干扰波(面波、横波等)的影响;同时搬运灵活,适用于浅层地震勘探教学领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浅层地震勘探锤击垫板,由垫板、穿孔、锥脚、提手四部分组成,所述的垫板底面向内凹陷呈球面型结构,上部有凸台,凸台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穿孔,所述的锥脚焊接在底部凹表面,所述的提手连接穿孔用于提取或搬运锤击垫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锥脚有三个,焊接于垫板底面圆弧的三等分点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垫板整体呈倒扣的碗状,由硬钢铸成。

相较于传统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锤击垫板底面向内凹陷可以使锤击的能量向中心集中,减少能量损失,并且锤击垫板焊接有三个锥脚,用于插入松软地表,增大了与地面的耦合面积,使得锤击垫板在锤击后仍然稳定、不反弹,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避免二次震动带来的杂乱波的影响,提高了震源信号的质量。

此外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易于搬运,满足了浅层地震勘探教学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垫板,2、穿孔,3、锥脚,4、提手,5、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学用浅层地震勘探锤击垫板,包括垫板(1)、穿孔(2)、锥脚(3)、提手(4)四部分组成,所述的垫板(1)底面向内凹陷呈球面型结构,上部有凸台(5),凸台(5)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穿孔(2),所述的锥脚(3)焊接在底部凹表面,所述的提手(4)连接穿孔(2)用于提取或搬运垫板(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锥脚(3)有三个,焊接于垫板(1)底面圆弧的三等分点处。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垫板(1)整体呈倒扣的碗状,由硬钢铸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搬运方便。使用时将垫板(1)插入激发点位置进行锤击,完成一次激发后,若要移动到下一个激发位置,直接抓取提手(4)向上提取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