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输送管道内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2752发布日期:2018-11-14 00:4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输送管道新型内检测装置,应用于油气输送管道的无损检测。



背景技术:

油气输送管线以其经济、高效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管线在敷设完成和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缺陷而影响使用安全,因此需进行定期检测。目前多使用内检测法,如漏磁、超声等,漏磁检测因其对管线工艺因素要求低应用最多,但现在的漏磁检测器仅能检测管线缺陷的相对壁厚及尺寸,无法给出管线的形状变化,同时很多管线(特别是小口径海底管线)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形大,无法进行检测,检测时还可能存在卡堵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输送管道新型内检测装置(简称检测装置),能够全面检测管道形态及是否存在缺陷,该检测装置具有操作简便、重量轻、通过能力强、受管线工艺因素影响小、占用空间小等特点,能够实现管道的全面检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油气输送管道新型内检测装置由驱动检测单元、万向联轴器ⅰ、漏磁检测单元、万向联轴器ⅱ、信息储存单元、摆式联轴器、里程测量单元组成;驱动检测单元通过万向联轴器ⅰ与漏磁检测单元连接,漏磁检测单元通过万向联轴器ⅱ与信息储存单元连接,信息储存单元通过摆式联轴器与里程测量单元连接,各单元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本发明的驱动检测单元由驱动皮碗、驱动主体、支座、轴、角位移传感器、扭簧、探臂组成,驱动主体的前后两端固定有驱动皮碗,中间位置沿周向布置多个支座,驱动主体内部设密封舱,密封舱内布置信息处理系统;探臂通过轴与支座连接,角位移传感器、扭簧固定在支座上,探臂数量为偶数。

本发明的漏磁检测单元由导板、拉簧、连杆、前固块、心轴、钢刷、永磁体、导磁体、探头盒、探头盒撑簧、探头盒连杆、撑簧、连簧、后固块、约束环组成;心轴中心开有通孔,对应撑簧位置设有槽,前端固定导板,尾端固定约束环;沿心轴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导磁体,对应每个导磁体的前端固定前固块、尾端固定后固块,外表面两端固定永磁体,外表面中部由探头盒连杆、探头盒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探头盒撑簧一端固定在导磁体上的孔内,另一端与探头盒底板接触,导磁体下表面与心轴外圆面配合并固定撑簧,钢刷布置在永磁体外表面并固定在导磁体上;对应每个前固块分别与对应的拉簧、连杆连接,拉簧、连杆另一端与心轴前端连接;后固块布置在约束环内;探头盒外表面呈凸状结构,其内按周向方向并列布置集成电路及多个磁感应传感器,磁感应传感器紧贴探头盒凸起结构处;多个前固块间通过连簧连接;多个后固块间通过连簧连接。

本发明的信息储存单元由主体和支撑皮碗组成,支撑皮碗固定在主体两端,其上布置有透水孔和凹槽,主体内部设有密封舱,密封舱内布置有电源、存储器及控制系统。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采用多个单元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并对各个单元进行优化设计,增强了其在管道内的越障能力和检测可靠性;驱动单元兼作管线形状检测,并与漏磁检测组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描述管线的实际状况,提高检测质量和准确度,还可减小作业强度;漏磁检测单元采用的连杆机构、特型弹簧和钢刷使结构更加紧凑且提高检测精度;探头盒的浮动方式及结构,使传感器很好的贴紧管壁,提高检测精度;特别适用于小口径管线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油气输送管道新型内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油气输送管道新型内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1、驱动检测单元2、驱动皮碗3、驱动主体

4、支座5、轴6、角位移传感器

7、扭簧8、探臂9、万向联轴器ⅰ

10、漏磁检测单元11、导板12、拉簧

13、连杆14、前固块15、心轴

16、钢刷17、永磁体18、导磁体

19、探头盒20、探头盒撑簧21、探头盒连杆

22、撑簧23、连簧24、后固块

25、约束环26、万向联轴器ⅱ27、信息储存单元

28、主体29、支撑皮碗30、摆式联轴器

31、里程测量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1、附图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油气输送管道新型内检测装置由驱动检测单元1、万向联轴器ⅰ9、漏磁检测单元10、万向联轴器ⅱ26、信息储存单元27、摆式联轴器30、里程测量单元31组成;驱动检测单元1由驱动皮碗2、驱动主体3、支座4、轴5、角位移传感器6、扭簧7、探臂8组成,各单元间通过电缆连接;漏磁检测单元10由导板11、拉簧12、连杆13、前固块14、心轴15、钢刷16、永磁体17、导磁体18、探头盒19、探头盒撑簧20、探头盒连杆21、撑簧22、连簧23、后固块24、约束环25组成;信息储存单元27由主体28和支撑皮碗29组成。

一种油气输送管道新型内检测装置的作用就是通过其在管线内部移动,检测管线金属损失和变形状况,实现对管线的全面检测。具体作业过程为:驱动检测单元1通过万向联轴器ⅰ9与漏磁检测单元10连接,漏磁检测单元10通过万向联轴器ⅱ26与信息储存单元27连接,信息储存单元27通过摆式联轴器30与里程测量单元31连接,各单元之间通过电缆联通,共同组成检测装置;驱动检测单元1用于带动整套装置在管道内移动并检测管线变形,漏磁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管道金属损失状况,里程测量单元31用于测量移动里程,检测到的信息全部通过电缆传递到信息储存单元27内储存。驱动检测单元1的作业机理为:驱动检测单元1上布置有多个探臂8,在管内移动时,每个探臂8将随着对应接触的管壁变化带动相应轴5相对于支座4转动,角位移传感器6即可测得信息并经过内置到驱动主体3内的信息处理系统处理后传递到信息储存单元27存储;漏磁检测单元10的作业机理为:由导磁体18、永磁体17、钢刷16磁路块,漏磁检测单元10上沿心轴15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磁路块,磁路块与接触的管壁形成磁回路,当管壁出现缺陷后出现漏磁现象,由紧贴管壁的探头盒19内设置的磁感应传感器检测到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信息储存单元27,磁路块前后端分别固定有前固块14和后固块23,连杆13一端通过销轴与销轴15前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前固块14连接,后固块24由固定在销轴尾端的约束环25定位,拉簧12、撑簧22使磁路块始终紧贴管壁,探头盒19通过探头盒连杆连接到导磁体18的外表面上并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探头盒撑簧20使探头盒19凸出部分紧贴管壁,探头盒19内布置有多个探头及电路板,磁感应传感器贴紧探头盒19凸起结构处,导板11固定在心轴15的前端,用于导向和防撞;信息储存单元27的作业机理为:支撑皮碗29固定在主体28的两端,起支撑作用,主体28内设有密封舱,舱内布置有电源、存储器及控制系统,用于供电、信息处理和储存及信息导出、自检等,支撑皮碗设有透水孔和凹槽,使管道内介质能够穿过并作用到驱动皮碗2上。检测时,将检测装置投放进管道内后,驱动皮碗2在管道内介质的压力驱动下带动整套检测装置在管道内运动,实时存储所检测到的信息,待检测装置自管道内取出后,导出所存信息,经过对导出信息分析,即可实现对管道的检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输送管道新型内检测装置,应用于油气输送管道的无损检测,由驱动检测单元、万向联轴器Ⅰ、漏磁检测单元、万向联轴器Ⅱ、信息储存单元、摆式联轴器、里程测量单元组成;驱动检测单元通过万向联轴器Ⅰ与漏磁检测单元连接,漏磁检测单元通过万向联轴器Ⅱ与信息储存单元连接,信息储存单元通过摆式联轴器与里程测量单元连接,各单元之间通过电缆连接。该检测装置采用多个单元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并对各个单元进行优化设计,增强了其在管道内的越障能力和检测可靠性;驱动单元兼作管线形状检测,提高检测质量和准确度;漏磁检测单元更加紧凑且提高检测精度;探头盒的浮动方式及结构,使传感器很好的贴紧管壁,提高检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韩来聚;张士华;孙永泰;闫彦;高慧;田凯;王宏安;史永晋;初新杰;傅忠尧;李明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