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外科用尿检取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51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泌尿外科用尿检取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泌尿外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背景技术: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目前取尿一般是采用手持一次性尿杯进行取尿,存在以下问题:不容易把握中段尿,容易撒到手上,造成环境空气污染,容易倾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泌尿外科用尿检取尿装置,能够分离保留初段尿、尿液不易洒出、不污染环境。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泌尿外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具有共同杯壁a的小尿杯和大尿杯,所述小尿杯和大尿杯的开口处设有集尿漏斗,所述杯壁a的上方设有导尿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尿板位于小尿杯一端的底部设有浮杆,所述导尿板的前后两侧设有转轴,所述杯壁a的上方具有两个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转轴安装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漏斗的下口处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小尿杯和大尿杯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和转轴的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进一步的,所述导尿板与浮杆间的夹角等于&。

进一步的,所述大尿杯的顶部设有取尿口,所述取尿口上螺接有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漏斗的顶部拆卸安装有导尿罩。

进一步的,所述小尿杯的容量为10~20ml,大尿杯的容量为30~250ml。

使用前将导尿板向小尿杯一侧倾斜,使导尿板与位于大尿杯上方的限位块抵接,使用者手持大尿杯接尿,当尿液从集尿漏斗中流下时,使用者的初段尿沿着导尿板进入小尿杯,小尿杯中的尿液上升到浮杆位置时,浮杆在尿液对其的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导尿板转动直至导尿板与位于小尿杯上方的限位块抵接,导尿板向大尿杯一侧倾斜,使用者的尿液沿着导尿板进入大尿杯进行中段尿的收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将初段尿分离保留,收集中段尿,尿液不易洒出、不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集尿漏斗、2-小尿杯、3-大尿杯、4-导尿板、5-浮杆、6-限位块、7-取尿口、8-盖体、9-转轴、10-杯壁a、11-导尿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一,一种泌尿外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具有共同杯壁a10的小尿杯2和大尿杯3,小尿杯2和大尿杯3的开口处设有集尿漏斗1,杯壁a10的上方设有导尿板4。

其中,导尿板4位于小尿杯1一端的底部设有浮杆5,导尿板4的前后两侧设有转轴9,杯壁a10的上方具有两个转轴安装孔(图中未示出),转轴9转动安装在转轴安装孔中。

其中,集尿漏斗1的下口处设有两个限位块6,两个限位块6分别位于小尿杯2和大尿杯3的上方。

其中,限位块6和转轴9的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其中,导尿板4与浮杆5间的夹角等于&。

其中,大尿杯3的顶部设有取尿口7,取尿口7上螺接有盖体8。

其中,小尿杯2的容量为10~20ml,大尿杯3的容量为30~250ml。

作为优选,小尿杯的容量为15ml,大尿杯的容量为60ml。

使用前将导尿板4向小尿杯2一侧倾斜,使导尿板4与位于大尿杯3上方的限位块6抵接,使用者手持大尿杯3接尿,当尿液从集尿漏斗1中流下时,使用者的初段尿沿着导尿板4进入小尿杯2,小尿杯2中的尿液上升到浮杆5位置时,浮杆5在尿液对其的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导尿板4转动直至导尿板4与位于小尿杯1上方的限位块6抵接,导尿板4向大尿杯3一侧倾斜,使用者的尿液沿着导尿板4进入大尿杯3进行中段尿的收集,尿液大约到达大尿杯3容量的一半时停止收集。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集尿漏斗1的顶部拆卸安装有导尿罩1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泌尿外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具有共同杯壁A的小尿杯和大尿杯,所述小尿杯和大尿杯的开口处设有集尿漏斗,所述杯壁A的上方设有导尿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将初段尿分离保留,收集中段尿,尿液不易洒出、不污染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慧;王芳;郑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英慧
技术研发日:2017.07.07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