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测试风叶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4920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测试风叶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测试风叶连接机构,用于实现电机连接测试风叶,并在一定的夹紧力下转动测试风叶。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机性能和质量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机测试技术的发展与电机工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电机测试是对电机装配质量及技术性能综合评价的重要环节,是电机制造和生产的重要工序,传统的试验设备和方法由于操作时间长,需观测的仪器多,人工读取测试数据和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机试验的质量和精度。随着目前电机设计水平、工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电机原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电机的性能和质量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对电机测试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需要一种自动化的装备来实现电机快速测试,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电机快速装夹和定位,是提高电机测试效率效果的必要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测试风叶连接机构,实现电机快速装夹和定位,是提高电机测试效率

一种电机测试风叶连接机构,由气缸1、固定板2、导柱3、浮动接头4、直线轴承5、导柱支座6、下横板7、顶针组件8、支座9、上横板10、测试风叶11、导向组件12、支持块13、导棒14、挡片15、夹紧组件16、夹紧板17、导套18、连接块19,夹紧气缸座20、夹紧气缸21组成;其中气缸1安装在固定板2下部,气缸1通过浮动接头4连接下横板7,下横板7的四角安装有直线轴承5,导柱3穿过直线轴承5,导柱3下端连接固定板2,导柱3上端安装在导柱支座6中,两块支座9垂直固定在下横板7上,两块支座9上端安装有上横板10,上横板10上安装有导向组件12和夹紧组件16,顶针组件8安装在下横板7上,测试风叶11套在顶针组件8上。

所述的导向组件12,由支持块13、导棒14、挡片15组成,三个支持块13依次排列在上横板10上,导棒14穿过三个支持块13,导棒14两端的支持块13上拧入挡片15,导棒14与导套18配合对夹紧气缸21驱动的夹紧板17起运动导向作用。

所述的夹紧组件16,由夹紧板17、导套18、连接块19,夹紧气缸座20组成,导套18固定连接夹紧板17,导套18穿过导棒14,夹紧气缸座20安装在上横板10上,夹紧气缸21安装在夹紧气缸座20上,夹紧气缸21连接夹紧板17,两块夹紧气缸21驱动夹紧板17同向运动,两块夹紧板17夹住测试风叶11底部,增大测试风叶11顶部所连接电机的旋转扭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机测试装置机构总图。

图2为一种电机测试风叶连接机构结构图。

图3为导向组件结构图。

图4为夹紧组件结构图。

图中:气缸1、固定板2、导柱3、浮动接头4、直线轴承5、导柱支座6、下横板7、顶针组件8、支座9、上横板10、测试风叶11、导向组件12、支持块13、导棒14、挡片15、夹紧组件16、夹紧板17、导套18、连接块19,夹紧气缸座20、夹紧气缸2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机测试风叶连接机构,由气缸1、固定板2、导柱3、浮动接头4、直线轴承5、导柱支座6、下横板7、顶针组件8、支座9、上横板10、测试风叶11、导向组件12、支持块13、导棒14、挡片15、夹紧组件16、夹紧板17、导套18、连接块19,夹紧气缸座20、夹紧气缸21组成;其中气缸1安装在固定板2下部,气缸1通过浮动接头4连接下横板7,下横板7的四角安装有直线轴承5,导柱3穿过直线轴承5,导柱3下端连接固定板2,导柱3上端安装在导柱支座6中,两块支座9垂直固定在下横板7上,两块支座9上端安装有上横板10,上横板10上安装有导向组件12和夹紧组件16,顶针组件8安装在下横板7上,测试风叶11套在顶针组件8上,顶针组件8的顶针插入测试风叶11的圆形内孔中,顶针组件8对测试风叶11的旋转起支撑作用。

所述的导向组件12,由支持块13、导棒14、挡片15组成,三个支持块13依次排列在上横板10上,导棒14穿过三个支持块13,导棒14两端的支持块13上拧入挡片15,导棒14与导套18配合对夹紧气缸21驱动的夹紧板17起运动导向作用。

所述的夹紧组件16,由夹紧板17、导套18、连接块19,夹紧气缸座20组成,导套18固定连接夹紧板17,导套18穿过导棒14,夹紧气缸座20安装在上横板10上,夹紧气缸21安装在夹紧气缸座20上,夹紧气缸21连接夹紧板17,两块夹紧气缸21驱动夹紧板17同向运动,两块夹紧板17夹住测试风叶11底部,增大测试风叶11顶部所连接电机的旋转扭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测试风叶连接机构,主要用于电机的扭力测试,在测试风叶连接入电机输出轴后,通过夹紧组件将测试风叶夹紧,便于后续电机带动测试风叶旋转将所需的测试数据通过传感器读取。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荣;柏玉川;孙华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科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1
技术公布日:2018.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