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4243发布日期:2019-04-09 21:2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勘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地质勘探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其中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获得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其中钻探是很常用的一种物探手段,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如何更好地利用钻孔进行深入细致的探测工作,一直是地质勘探技术研究工作者追求的,当前利用钻孔进行的探测技术主要有综合测井(包括电测、声测、放射性、电磁、光学等测井方法)、孔间断面扫描(ct)等,这些方法技术主要是进行孔壁或两孔间断面的地质探测。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探测范围小,探测结果也不够精确,而且工作效率不高,无法直观探测出存在的溶洞等地质缺陷,因此,现有技术还是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质勘探装置,能够提高地质勘探作业效率,保证勘探作业的精准度,从而根据地质情况提前作出应对措施,避免路面、山体坍塌的情况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质勘探装置,包括勘探机构和监视主机,勘探机构顶部通过牵引线与第一驱动电机,监视主机上设有数据传输导线,数据传输导线一端与监视主机连接,另一端与勘探机构连接,数据传输导线中间部分与牵引线缠绕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勘探机构包括顶板和底板,底板上设有控制模块,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保护网以及向外凸起的弧形弹片,控制模块设置在顶板、底板和保护网所形成的空间内,保护网上设有声波发生接收装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声波发生接收装置为至少四个,多个声波发生接收装置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多个声波发生接收装置等夹角均布设置,多个声波发生接收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保护网上还设有摄像头,摄像头正上方设有照明灯,摄像头、照明灯均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发送模块和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型号为at89c52。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顶板上方设有吊板,吊板上设有吊环,牵引线一端与吊环连接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吊板与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蜗杆段,吊板底面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有涡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接杆上端与吊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连接杆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板底部设有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牵引线穿过导轮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质勘探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声波发生与接收到反射声波的时间差,检测地面下方地质缺陷,从而在地面塌陷、山体滑坡之前作出反应,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2)利用摄像头配合声波检测,能够提升装置的检测精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勘探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吊板与底板连接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勘探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勘探机构1,监视主机2,第一驱动电机3,数据传输导线4,导轮5,顶板6,底板7,弧形弹片8,控制模块9,保护网10,声波发生接收装置11,摄像头12,照明灯13,吊板14,吊环15,连接杆16,蜗杆段17,第二驱动电机18,涡轮19,牵引线20,电容传感器21,数据传输导线接头2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地质勘探装置,包括勘探机构1和监视主机2,勘探机构1顶部通过牵引线20与第一驱动电机3,监视主机2上设有数据传输导线4,数据传输导线4一端与监视主机2连接,另一端与勘探机构1连接,数据传输导线4中间部分与牵引线20缠绕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勘探机构1包括顶板6和底板7,底板7上设有控制模块9,顶板6和底板7之间设有保护网10以及向外凸起的弧形弹片8,控制模块9设置在顶板6、底板7和保护网10所形成的空间内,保护网10上设有声波发生接收装置1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声波发生接收装置11为至少四个,多个声波发生接收装置1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多个声波发生接收装置11等夹角均布设置,多个声波发生接收装置11与控制模块9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保护网10上还设有摄像头12,摄像头12正上方设有照明灯13,摄像头12、照明灯13均与控制模块9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模块9包括信号接收发送模块和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型号为at89c52。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顶板6上方设有吊板14,吊板14上设有吊环15,牵引线20一端与吊环15连接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吊板14与顶板6之间设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上设有蜗杆段17,吊板14底面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8,第二驱动电机18的转轴上设有涡轮19。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接杆16上端与吊板14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连接杆16与顶板6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板7底部设有电容传感器21,电容传感器21与控制模块9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牵引线20穿过导轮5与第一驱动电机3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监视主机2可设置在汽车上,监视主机2上的数据传输导线4与缠绕在牵引线20上的数据传输导线4之间通过数据传输导线接头22连接,可实现监视主机2的便携移动。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驱动电机3运行,使牵引线带动勘探机构在勘测孔中下移,当移动到待检测高度之后,控制模块9控制声波发生接收装置持续发出声波并收集反射的声波,将不同方位上的声波发生和接收到的时间差进行计算,计算得出勘探机构1与四周勘测孔壁的间距,根据间距值确定地质缺陷程度,另外检测过程中还能够通过摄像头进行地质情况观察,为了保证检测的全面性,同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8,利用蜗轮蜗杆机构使勘探机构1绕牵引线20轴向转动,从而实现不同方向的地质勘测,而勘探机构1四周的弧形弹片8则避免了孔壁对声波发生接收装置11以及摄像头12、照明灯13的碰撞损伤,勘探机构1底部的电容传感器21则避免了勘探机构底部落入地下水中导致设备的损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地质勘探装置,包括勘探机构和监视主机,勘探机构顶部通过牵引线与第一驱动电机,监视主机上设有数据传输导线,数据传输导线一端与监视主机连接,另一端与勘探机构连接,数据传输导线中间部分与牵引线缠绕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地质勘探作业效率,保证勘探作业的精准度,从而根据地质情况提前作出应对措施,避免路面、山体坍塌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雷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