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58354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血液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血液检测为最常见的医疗检测方式,现有的采血管大多采用真空管采血方式,当由于真空管是否漏气无法直观判断,在采血过程中可能碰到漏气的真空管,使采血过程中不顺畅,容易造成采血事故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快速判断是否报废的血液检测采样管。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包括采样管本体、采样管密封盖、底座塞、弹性橡筋线和活塞;

所述采样管本体为透明直管结构,所述采样管密封盖密封固定盖设于所述采样管本体一端口;所述底座塞设置于所述采样管本体的另一端口;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采样管本体内壁,所述活塞和所述采样管密封盖之间形成负压腔;绷紧的所述弹性橡筋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塞,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管本体中部内壁突出有活塞挡环;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挡环的靠近底座塞一侧;所述活塞挡环和所述底座塞之间为活塞活动腔;所述底座塞中设置有导通通道,所述导通通道将外界和活塞活动腔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活动腔中还包括活塞限位顶柱,所述活塞限位顶柱,所述活塞限位顶柱与所述弹性橡筋线并列平行设置,所述活塞限位顶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塞,另一端与所述活塞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管密封盖的盖顶为橡胶顶,且盖顶厚度为3-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纵截面轮廓为波浪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塞包括塞头和底座;所述塞头塞入采样管本体的另一端口中,其中所述活塞限位顶柱和所述弹性橡筋线的一端连接在塞头上;所述底座为直径大于所述采样管本体的盘形结构,所述导通通道导通外界的出口位于所述底座上侧边缘。

进一步的,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的方法,具体如下:

还没采血时,本装置中负压腔对所述活塞的吸力大于所述弹性橡筋线对活塞的拉力,因此活塞上端紧贴于所述活塞挡环上;当负压腔出现漏气等质量问题时,负压腔中的负压丧失,活塞会被弹性橡筋线拉下,此时可以判断该装置报废,便于即时发现报废的采血管;

准备采血时:采血护士将采血针的抽血针管插入人体血管,另一端针管穿过采样管密封盖的盖顶,并插入至所述负压腔中,在负压作用下人体中的血夜被吸入负压腔中,随着血夜的进入,负压腔中的负压逐渐变小,直至负压腔对活塞的吸力小于所述弹性橡筋线对活塞的拉力;此时活塞所受的合力向下,活塞向下运动,使负压腔继续维持一定的负压,继续快速吸入血夜,使采血过程中的吸血进程保持,有效的提高了采血效率,直到活塞运动到与活塞限位顶柱末端接触。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在采血之前就能根据活塞的位置来判断采血管是否变质漏气,能有效减少采血的事故发生率,同时采用弹性橡筋线配合活塞的方式使负压腔持续维持一定的负压,使快速吸入血夜状态维持,使采血过程中的吸血进程保持,有效的提高了采血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3所示的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包括采样管本体16、采样管密封盖1、底座塞12、弹性橡筋线9和活塞8;

所述采样管本体16为透明直管结构,所述采样管密封盖1密封固定盖设于所述采样管本体16一端口;所述底座塞12设置于所述采样管本体16的另一端口;所述活塞8设置于所述采样管本体16内壁,所述活塞8和所述采样管密封盖1之间形成负压腔3;绷紧的所述弹性橡筋线9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塞12,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8;所述采样管本体16中部内壁突出有活塞挡环7;所述活塞8位于所述活塞挡环7的靠近底座塞12一侧;所述活塞挡环7和所述底座塞12之间为活塞活动腔5;所述底座塞12中设置有导通通道11,所述导通通道11将外界和活塞活动腔5导通,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具体原理如下:本装置中负压腔3对所述活塞8的吸力大于所述弹性橡筋线9对活塞8的拉力,因此活塞8上端紧贴于所述活塞挡环7上;当负压腔3出现漏气等质量问题时,负压腔3中的负压丧失,活塞8会被弹性橡筋线9拉下,此时可以判断该装置报废,便于即时发现报废的采血管;其采血过程下文方法中还有详细描述。

所述活塞活动腔5中还包括活塞限位顶柱10,所述活塞限位顶柱10,所述活塞限位顶柱10与所述弹性橡筋线9并列平行设置,所述活塞限位顶柱10的一端固定连接底座塞12,另一端与所述活塞8间距设置,起到限制活塞向下的行程作用。

所述采样管密封盖1的盖顶2为橡胶顶,且盖顶2厚度为3-5毫米,保持一定的厚度使采血针插进采样管中状态下不漏气,同时避免了过厚,造成不易插入的情况。

所述活塞8的纵截面轮廓4为波浪锯齿状,维持活塞的密封性的同时降低接触面积,降低阻力。

所述底座塞12包括塞头21和底座20;所述塞头21塞入采样管本体16的另一端口中,其中所述活塞限位顶柱10和所述弹性橡筋线9的一端连接在塞头21上;所述底座20为直径大于所述采样管本体16的盘形结构,所述导通通道11导通外界的出口14位于所述底座20上侧边缘,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手臂会堵塞导通通道11导通外界的出口14,造成无法平衡气压的作用。

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的方法,具体如下:

还没采血时,本装置中负压腔3对所述活塞8的吸力大于所述弹性橡筋线9对活塞8的拉力,因此活塞8上端紧贴于所述活塞挡环7上;当负压腔3出现漏气等质量问题时,负压腔3中的负压丧失,活塞8会被弹性橡筋线9拉下,此时可以判断该装置报废,便于即时发现报废的采血管;

准备采血时:采血护士将采血针的抽血针管插入人体血管,另一端针管穿过采样管密封盖1的盖顶2,并插入至所述负压腔3中,在负压作用下人体中的血夜被吸入负压腔3中,随着血夜的进入,负压腔3中的负压逐渐变小,直至负压腔3对活塞8的吸力小于所述弹性橡筋线9对活塞8的拉力;此时活塞8所受的合力向下,活塞8向下运动,使负压腔3继续维持一定的负压,继续快速吸入血夜,使采血过程中的吸血进程保持,有效的提高了采血效率,直到活塞8运动到与活塞限位顶柱10末端接触;

综上:本发明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在采血之前就能根据活塞的位置来判断采血管是否变质漏气,能有效减少采血的事故发生率,同时采用弹性橡筋线配合活塞的方式使负压腔持续维持一定的负压,使快速吸入血夜状态维持,使采血过程中的吸血进程保持,有效的提高了采血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检测采样管,包括采样管本体、采样管密封盖、底座塞、弹性橡筋线和活塞;所述采样管本体为透明直管结构,所述采样管密封盖密封固定盖设于所述采样管本体一端口;所述底座塞设置于所述采样管本体的另一端口;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采样管本体内壁,所述活塞和所述采样管密封盖之间形成负压腔;绷紧的所述弹性橡筋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塞,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本发明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在采血之前就能根据活塞的位置来判断采血管是否变质漏气,能有效减少采血的事故发生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霞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飞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0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