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胚外壁均匀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9412发布日期:2018-06-01 21:2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胚外壁均匀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胚外壁均匀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瓶胚是宝特瓶成型之前的雏形,它的管壁厚、透明度高,又可以用一般的塑料瓶盖密封,再加上摔不破、能立在桌上等优点,可以做许多取代试管的用途。

瓶胚生产后,外壁经常出现凸起,凹陷等状况,外壁不均匀,后续吹瓶工作中,将会导致瓶体破裂的危险,吹出的瓶体质量不合格,因此需要提前检测瓶胚外壁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壁均匀性检测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瓶胚外壁均匀性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瓶胚外壁均匀性检测装置,包括带输送装置,所述带输送装置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上倒扣有瓶胚,所述带输送装置正上方设有若干个沿带输送装置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倒置的动力伸缩杆,所述动力伸缩杆底端固接有水平放置的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为圆盘状,所述支撑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个检测机构,若干个所述检测机构呈环形分布,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滑板,所述滑板靠近支撑底板中心轴的一端固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支撑底板中心轴的一侧固接有拉力检测探头,所述拉力检测探头连接有拉力检测仪,所述拉力检测探头另一端连接有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另一端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通过铰链与滑板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置于连接杆靠近支撑底板中心轴的一侧,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瓶胚外表面接触。

本装置使用的时候,通过动力伸缩杆带动支撑底板向下运动,使多个检测机构夹住瓶胚,使拉力检测探头始终受到拉力的牵扯,遇到凸起或者凹陷,拉力检测探头将检测到不同的拉力,拉力检测仪将出现波动,通过本装置有效检测出瓶胚外壁和合格的产品,保证瓶胚质量,使吹瓶机进行有效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动力伸缩杆为液压缸、气压缸、电液动推杆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滑板置于支撑底板底部开设的滑道内,所述滑道沿支撑底板径向设置,所述滑板通过压紧螺栓紧固在支撑底板上,便于适应不同外径大小的瓶胚,提高本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端为锥台形,截面积较小的一端朝上,所述立柱底端为圆柱形,便于瓶胚倒扣在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滑道一侧设有刻度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瓶胚外壁均匀性检测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检测出瓶胚外径不合格产品,保证瓶胚质量,提高吹瓶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支撑底板仰视图。

图中:带输送装置1、检测机构2、动力伸缩杆3、支撑底板4、滑板5、压紧螺栓6、铰链7、拉力弹簧8、拉力检测探头9、定位块10、连接杆11、支撑杆12、滚轮13、瓶胚14、立柱15、滑道16、刻度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瓶胚外壁均匀性检测装置,包括带输送装置1,带输送装置1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立柱15,立柱15上端为锥台形,截面积较小的一端朝上,立柱15底端为圆柱形,便于瓶胚倒扣在立柱15上,立柱15上倒扣有瓶胚14,带输送装置1正上方设有若干个沿带输送装置1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包括倒置的动力伸缩杆3,动力伸缩杆3为液压缸、气压缸、电液动推杆中的一种,动力伸缩杆3底端固接有水平放置的支撑底板4,支撑底板4为圆盘状,支撑底板4底部设有若干个检测机构2,若干个检测机构2呈环形分布,检测机构2包括滑板5,滑板5置于支撑底板4底部开设的滑道16内,滑道16沿支撑底板4径向设置,滑道16一侧设有刻度线17,滑板5通过压紧螺栓6紧固在支撑底板4上,便于适应不同外径大小的瓶胚,提高本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滑板5靠近支撑底板4中心轴的一端固接有定位块10,定位块10远离支撑底板4中心轴的一侧固接有拉力检测探头9,拉力检测探头9连接有拉力检测仪,拉力检测探头9另一端连接有拉力弹簧8,拉力弹簧8另一端固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顶端通过铰链7与滑板5连接,连接杆11底端固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置于连接杆11靠近支撑底板4中心轴的一侧,支撑杆12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3,滚轮13与瓶胚14外表面接触。

本装置使用的时候,通过动力伸缩杆3带动支撑底板4向下运动,使多个检测机构2夹住瓶胚14,使拉力检测探头9始终受到拉力的牵扯,遇到凸起或者凹陷,拉力检测探头9将检测到不同的拉力,拉力检测仪将出现波动,通过本装置有效检测出瓶胚外壁和合格的产品,保证瓶胚质量,使吹瓶机进行有效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